- 年份
- 2024(619)
- 2023(953)
- 2022(736)
- 2021(781)
- 2020(708)
- 2019(1439)
- 2018(1319)
- 2017(2307)
- 2016(1315)
- 2015(1449)
- 2014(1422)
- 2013(1391)
- 2012(1329)
- 2011(1270)
- 2010(1370)
- 2009(1324)
- 2008(1377)
- 2007(1151)
- 2006(1027)
- 2005(1026)
- 学科
- 学(5900)
- 济(4928)
- 经济(4926)
- 经济学(2176)
- 管理(1926)
- 理论(1785)
- 业(1660)
- 教育(1552)
- 企(1524)
- 企业(1524)
- 中国(1308)
- 方法(1095)
- 图书(1055)
- 财(1049)
- 书馆(1037)
- 图书馆(1037)
- 审计(914)
- 教学(902)
- 图书馆学(868)
- 和(839)
- 年(704)
- 研究(702)
- 水产(698)
- 务(695)
- 财务(695)
- 财务管理(694)
- 各类(692)
- 动物(661)
- 企业财务(657)
- 业经(655)
- 机构
- 大学(21418)
- 学院(19210)
- 研究(7933)
- 济(6588)
- 经济(6450)
- 科学(5387)
- 中国(5374)
- 管理(5178)
- 所(4554)
- 京(4553)
- 理学(4112)
- 理学院(4034)
- 研究所(4025)
- 管理学(3933)
- 管理学院(3891)
- 范(3798)
- 师范(3747)
- 财(3641)
- 农(3559)
- 江(3216)
- 师范大学(3118)
- 中心(3113)
- 教育(3047)
- 北京(2961)
- 财经(2899)
- 农业(2880)
- 业大(2722)
- 院(2682)
- 经(2672)
- 经济学(2670)
共检索到3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彦聪
明洪武四年,宋濂因议论孔庙祀典而遭贬谪,他构想的"天子立学之法"也引发了一场孔子圣师地位论争。选择贝琼对宋濂的驳斥作为突破口,来揭示这场论争的真相:"天子立学之法"是身处"道统"与"治统"夹缝中的宋濂回应朱元璋兴学国策的"折衷之策";由于"天子立学之法"动摇了在学校祭祀体制中确立孔子先圣地位的"贞观之制",故而遭到贝琼的严词驳斥;"天子立学之法"与朱元璋推行以孔子为核心的一元化的学校祭祀体制的立场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这从根本上导致宋濂的构想成为泡影。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连起
2009年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 560年。公元前500多年的孔子是一个面含微笑的东方圣人("夫子莞尔"),他正直善良、智慧通达、乐观向上、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和终极关怀。他在世时可能都没影响到当时的鲁国,却在死后影响了中华民族2500多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慧明
试析孔子“学为人”的教育思想张慧明重视“做人”的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在我国尤其突出。孔子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构造了一套完整的“学为人”的教育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诞生于这个年代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晓珠
"学"与"思"是《论语》中被反复论及的两个重要的教育概念,二者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习"与"思考"并不同。《论语》中的"学"与"思"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但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并非同等重要,而是"学"重于"思"。孔子在《论语》中对"学""思"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阐发是较为深入的,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套内涵深刻,体系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形塑有巨大意义。重回孔子学思理论阐发的文本《论语》来对孔子的"学""思"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孔子学思理论的文化内涵,更深刻地理解其教育意义与价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晓
本文从哲学角度切入终身学习的现实可能性问题,通过探讨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的哲学原点及其现实意义,论证终身教育的实践性。分别阐述:孔子"仁人"教育目的所隐含的"为学日益"的终身学习思想;孔子从"体知"出发探寻一条"为学日益"的路径;孔子阐释终身学习哲学原点"体知"的实践教育学意蕴。力求使中国传统终身学习哲学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发挥其在当代终身教育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哲学原点 体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陶
孔子与杜威是中西教育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对各自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位大哲在基本的哲学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皆有会通之处。深入比较这两种在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思想,可以促进东西方教育哲学的相互理解与借鉴。
关键词:
杜威 孔子 教育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钢
孔子教师形象的欧洲汉学建构,自十六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开其先声,又历经四百余年的发展变迁,迄今未绝。在不同历史时期,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建构基于宗教、启蒙和还原等价值取向定位的差异,呈现出各有所别的演化表征与特质。在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建构的完整历程中,其致力于对孔子教师形象所能提供独特价值的发掘和运用的本质追求乃是一以贯之的,此种态势在当下及未来欧洲汉学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建构中,仍将继续彰显。
关键词:
孔子教师形象 欧洲汉学 启蒙运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俊贤
孔子的会计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管理会计学思想,体现了会计信息对国家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孔子的管理会计学思想表现在强调会计的管理功能、做好收入和支出工作以及努力使会计制度化等方面,在当今利用会计信息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节约公共财力及反腐倡廉等方面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孔子家语 管理会计学 会计思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钢
美国汉学中的孔子研究是在还原取向指引下进行的,对孔子教师形象的去圣化研究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必然选择,而孔子教师形象中的榜样与典范成分则是其圣人化教师形象得以确立的合理性依据所在。在美国汉学界看来,孔子本质上乃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人师典范,而孔子之学与教则构成了其人师典范形象的两大表征。历史地考量,作为教师的孔子堪称是一名失败的成功者,他的一生命运多舛而志趣难酬,但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而其立身行道式的教师风范也一举奠定了中国教师传统的核心精神基础。
关键词:
美国汉学 孔子 教师形象 还原取向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鑫焱 王永灿
孔子的仁,从仁产生的心理学基础上看,仁是知、情、意的统一。而正是因为道德认知,使仁由超越变为内在,转化成自身崇高的德性;正是因为道德感情,使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正是因为道德意志,使仁成为一种生命境界;正是这三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才使人从小人转化为君子,进而转化为圣人的儒家理想人格。
关键词:
孔子 仁 知 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学通
(一)孔子传略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年73岁。他是商代后裔宋国公族的大夫之后,上代因宋国内战避乱来到鲁国,就做了鲁国人。父亲作过鲁国的鄹邑宰。幼年时相当贫贱,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仍保持着低级贵族“士”的地位。他非常好学,也是非常博学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国家 郭玉峰
本文通过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学观地分析、解读,结合孔子教学思想及切身体会和自考生的特殊情况,从自觉意识的树立、"志"与"学"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等三个方面出发,吸收、借鉴《论语》中关于为学的思想,给自考生树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为学观,为自考生在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的目标而奋斗。
关键词:
论语 为学观 自考生 终身学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立贵 程兴爱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关键词:
孔子,文献目录学,文献搜集,文献整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