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8)
- 2023(5136)
- 2022(4260)
- 2021(3876)
- 2020(3235)
- 2019(7212)
- 2018(6726)
- 2017(13871)
- 2016(6819)
- 2015(7227)
- 2014(6826)
- 2013(6677)
- 2012(6114)
- 2011(5313)
- 2010(5614)
- 2009(5558)
- 2008(4366)
- 2007(3924)
- 2006(3599)
- 2005(3442)
- 学科
- 济(28579)
- 经济(28562)
- 融(24593)
- 金融(24593)
- 银(21523)
- 银行(21514)
- 行(20970)
- 业(18742)
- 管理(15802)
- 中国(15629)
- 企(14600)
- 企业(14600)
- 中国金融(10933)
- 方法(10769)
- 数学(10108)
- 数学方法(10056)
- 财(9869)
- 地方(9296)
- 制(8729)
- 农(8105)
- 务(7009)
- 财务(6997)
- 财务管理(6990)
- 企业财务(6672)
- 贸(6631)
- 贸易(6621)
- 业经(6536)
- 易(6524)
- 体(6491)
- 农业(6261)
- 机构
- 学院(85192)
- 大学(82356)
- 济(40765)
- 经济(40030)
- 中国(30303)
- 管理(29327)
- 研究(28173)
- 理学(24778)
- 理学院(24564)
- 管理学(24165)
- 管理学院(24030)
- 财(20687)
- 银(16376)
- 财经(16249)
- 京(16132)
- 中心(15844)
- 银行(15828)
- 融(15594)
- 金融(15305)
- 行(14825)
- 经(14748)
- 科学(14633)
- 经济学(14550)
- 农(14521)
- 所(13445)
- 经济学院(13412)
- 人民(13062)
- 江(12677)
- 财经大学(12226)
- 研究所(12050)
- 基金
- 项目(54655)
- 科学(42756)
- 研究(41408)
- 基金(39856)
- 家(33999)
- 国家(33714)
- 科学基金(29060)
- 社会(27599)
- 社会科(26426)
- 社会科学(26422)
- 省(22147)
- 基金项目(20679)
- 教育(18174)
- 划(17379)
- 自然(16963)
- 编号(16675)
- 自然科(16614)
- 自然科学(16611)
- 资助(16384)
- 自然科学基金(16341)
- 发(13289)
- 成果(13170)
- 重点(12712)
- 创(12277)
- 国家社会(12043)
- 部(11668)
- 性(11614)
- 创新(11536)
- 课题(11413)
- 融(11334)
共检索到13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两者的统计角度、范围和创造渠道并不一致。近期社融与M2增速背离主要是金融去杠杆的结果当前,社会上对社会融资规模与M2走势差异议论较多、看法各异。事实上,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由于两者统计的角度、范围和创造的渠道并不一致,互有不对应项目,因而二者并不存在数量上的对等关系。从历史上看,两者走势接近、相关性较高。近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增速差距有所扩大,主要是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亚光 王凡
M2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指标,可为研判货币供给状况、经济增长预期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虽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M2的经济指导意义有所下降,但自2017年4月以来,M2同比增速一直维持个位数增长,对各经济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重点分析M2增速趋势性回落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
关键词:
M2 去杠杆 同业存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阳
当前M1和M2增速背离是非复苏型背离货币现象是实体经济的反映,在经济的不同阶段货币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常来看,M1和M2增速背离出现在经济的复苏阶段。理想状态下,经济经历衰退和萧条阶段使得市场完成出清,并逐渐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在货币层面上就表现为M2增速放缓,M1增速上升。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为新一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去杠杆和资金"脱实向虚"等热点讨论,以银行体系负债方(含影子银行,称作M3)以及实体经济部门负债方(称作广义社会融资)的变化为入手点,定义并估算了资金在实体部门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流转情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两者背离关系逐渐显现。这种微观融资需求高涨与宏观资金面趋紧的背离现象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样本期内其他时期,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两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突变,保持在高位小幅波动且持续期较长,并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正向效应较M2更强。故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采取适度宽松的定向调控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两者之间背离关系的扩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当前,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为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今后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准"工具,而非"中期借贷便利"或"抵押补充贷款"等"类再贷款"工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范建军
当前,M1与M2增速"剪刀差"问题引发各方广泛关注。M1增速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近一年来政府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超量发行,使银行存款明显"活期化",这是造成M1、M2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M2增速明显回落,则是因为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同业存单大量发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考虑到M2增速指标已失去其应有的政策参考价值,今后应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现金+活期存款"等更能如实反映实体经济现实购买力变化指标的稳定增长上来。建议央行在补充银行间市场基础货币供应时,优先采用"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磊
2013年上半年,深圳市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出现了明显背离,本文对两者背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企业技术升级及其节能减排因素,是造成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用电量增速 GDP增速 背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奇霖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注意资产泡沫膨胀。此后,"一行三会"将此做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国内正式进入了"货币政策收紧+严监管"的金融去杠杆周期。市场上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方有各方的观点与看法,各种表述层出不穷,但对于金融去杠杆的内涵、具体怎么去杠杆以及去杠杆何时结束等核心问题的讨论却比较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奇霖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注意资产泡沫膨胀。此后,"一行三会"将此做为重点任务予以推进。国内正式进入了"货币政策收紧+严监管"的金融去杠杆周期。市场上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方有各方的观点与看法,各种表述层出不穷,但对于金融去杠杆的内涵、具体怎么去杠杆以及去杠杆何时结束等核心问题的讨论却比较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理解当前"金融去杠杆"中的流动性分层,是把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4月10日以来,中国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推进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金融去杠杆政策态度之严厉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在此情形下,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引入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正生 张璐
理解当前"金融去杠杆"中的流动性分层,是把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走向的关键4月10日以来,中国银监会密集下发监管文件,推进开展银行业"三套利""三违反"和"四不当"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指向同业、银行理财、委外等业务,金融去杠杆政策态度之严厉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在此情形下,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引入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又有 蔡定洪 胡章灿 张翼
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债务持续上升,成为导致企业部门杠杆率和总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国企内部而言,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出现了"杠杆率背离"现象,即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并且持续下降,但其债务规模和宏观杠杆率(债务占GDP比重)的增速较高,并在绝对水平上超过了央企。本文针对"杠杆率背离"现象,依据国有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国企内部的杠杆率差异。研究发现:央企与地方国企存在不同的负债机制,央企的债务增速与中央财政支出增速正相关,与GDP增速负相关,与物价及利率不相关;而地方国企的债务增速与地方财政支出、GDP增速、物价和信用利差均呈正相关,与基准利率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当前环境下,虽然地方国企的微观杠杆率(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且持续下降,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主要来自资产扩张而不是利润积累,加之存在隐性负债和过于依赖低成本融资的问题,因此地方国企的潜在债务风险总体上高于央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杠杆率 债务 去杠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方方 沈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任碧云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M2和M1增长速度变化轨迹的考察,发现先后共出现过四次M2和M1增速剪刀差的逆向扩大现象。通过对四次出现在不同时期的M2和M1增速剪刀差逆向扩大现象的产生背景、不利影响以及宏观应对措施的分析,认为此种现象虽然产生的背景不尽相同,但货币更多在虚拟经济领域重复周转,没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却是其共同结果;同时,一旦出现此种情形,通常都会伴随下一轮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基于此,本文针对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国际、国内整体经济运行环境,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M2增长速度 M1增长速度 逆向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