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
2023(1690)
2022(1486)
2021(1408)
2020(1098)
2019(2437)
2018(2395)
2017(4103)
2016(2139)
2015(2340)
2014(2410)
2013(2329)
2012(2130)
2011(2027)
2010(2022)
2009(1930)
2008(1894)
2007(1650)
2006(1564)
2005(1473)
作者
(6144)
(5260)
(5125)
(4966)
(3453)
(2524)
(2360)
(2069)
(1892)
(1875)
(1859)
(1802)
(1784)
(1770)
(1701)
(1674)
(1656)
(1536)
(1501)
(1393)
(1313)
(1266)
(1246)
(1238)
(1226)
(1194)
(1105)
(1100)
(1042)
(1001)
学科
(9467)
经济(9452)
管理(4686)
(4194)
地方(3760)
(3377)
企业(3377)
中国(2898)
方法(2719)
(2681)
贸易(2677)
(2626)
(2587)
(2341)
数学(2261)
数学方法(2195)
地方经济(2017)
业经(1962)
(1811)
(1795)
教育(1686)
(1615)
(1515)
农业(1490)
理论(1467)
(1395)
金融(1395)
及其(1323)
问题(1208)
(1187)
机构
大学(30924)
学院(30090)
研究(12797)
(12661)
经济(12391)
管理(9479)
中国(9173)
理学(7864)
科学(7731)
理学院(7679)
管理学(7537)
管理学院(7465)
(6796)
(6522)
研究所(5895)
(5544)
中心(5326)
(5297)
(5252)
师范(5214)
(4799)
(4754)
师范大学(4442)
北京(4308)
经济学(4211)
财经(4139)
(4051)
(3753)
(3748)
业大(3736)
基金
项目(19191)
科学(14827)
研究(14246)
基金(13502)
(11971)
国家(11872)
科学基金(9672)
社会(9364)
社会科(8690)
社会科学(8686)
(7142)
基金项目(6704)
教育(6536)
(6346)
自然(5804)
自然科(5676)
自然科学(5674)
编号(5582)
自然科学基金(5569)
资助(5274)
成果(5032)
重点(4573)
课题(4415)
(4375)
(4173)
(3962)
创新(3767)
国家社会(3754)
(3715)
中国(3671)
期刊
(16277)
经济(16277)
研究(10660)
中国(7524)
学报(5246)
教育(5113)
管理(4620)
(4509)
科学(4497)
(4376)
大学(3983)
学学(3634)
农业(2859)
(2840)
金融(2840)
经济研究(2823)
技术(2511)
(2368)
财经(2274)
国际(2102)
(2062)
问题(2052)
业经(2050)
(1977)
世界(1729)
(1634)
资源(1601)
改革(1560)
(1560)
(1464)
共检索到52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赟  高力克  
面对当代自由主义所隐含的个人主义泛滥、道德缺失、国家职能弱化等阙失,社群主义三大主将桑德尔、麦金太尔、泰勒分别从哲学、道德和政治三方面对其展开理论批判。社群主义的批判揭示了自由主义的理论短板,并且促使后者进行了理论调整。然而,过于强调共同体和共同善之优先性的社群主义,一方面难以避免其在正义问题上的相对主义立场,从而削弱了其批判并改进现实政治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其低估了个人权利和共同善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和烈度,从而为极权主义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伟  
自由主义是现代性的核心,它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诉求。自由主义教育思潮对传统教育价值的颠覆既没有为教育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也没有为正当教育价值的确立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使教育以及"善的教育"的存在的合法性受到威胁。自由主义不仅已成为挑战传统教育观念从而影响教育实践的坚硬立场,而且它所拥有的民间力量也构成了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实践方案。"范美忠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不仅涉及自由主义在国家政治中的价值取向,也涉及教育应如何面对自由主义的价值挑战。正当教育价值的寻获必须从对自由主义教育价值的批判入手。反思与批判自由主义是当前教育哲学必然的担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洁  
新自由主义以社会进步的名义粉饰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物质不平等,市场社会主义者对这一荒谬的平等观给予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并指出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是对平等的威胁,更成为自由的桎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而贫穷和失业作为资本逻辑的副产品,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难以根除。基于此,市场社会主义所建构的资本主义替代方案不仅追求机会平等,也极力纠正物质不平等。然而,由于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平等蓝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理论乌托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竟辉  
批判新自由主义是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一个重要议题。作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的阶级立场决定了其必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对新自由主义釜底抽薪式地批判,就必须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而要呈现、揭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面相与实质,就必须对其理论基础、阶级立场、政治图谋和实践危害进行全方位解读。这既是当前批判新自由主义所要掌控的逻辑前提,也是实现"两个巩固"所要把握的实践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邓久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进一步从经济中"脱嵌",最终使得"经济"成功脱嵌于"社会"。在经济"脱嵌"中,市场"脱嵌"非常关键。文章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角度重新梳理市场的本源,认为市场脱嵌是一项严密的计划和系统工程,自由市场是一种伪善和乌托邦。同时,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完全收缩于市场,使得市场脱嵌于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反过来也会有害于市场本身。经济"嵌入"社会的前提是市场"嵌入"经济,而市场"嵌入"首先需要的是经济理论回归本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伟伟  
关怀伦理在对自由主义的剖析中,揭示了后者面临的三大困境:即对人性假设的困境、自由的困境和平等的困境。主张用血肉丰满的现实的人来代替自由主义设置的空洞成熟的理性人;认为自由的概念(特别是对消极自由的推崇)并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和良善的生活;驳斥自由主义的平等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脱离现实的土壤,主张在活生生的具体情境中考虑平等概念,真正实现差别的平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春学  
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以自由市场作为核心,配之以有限政府、道德秩序作为其相应的基础,并认为这样一种组合将能够在创造经济繁荣的过程中保障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但是,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阵营内部,对这些理念及组合的论证,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并没有一种逻辑上一致的分析,可以说是各种分析的杂烩。对于自由市场本质的理解,芝加哥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持有不同的论证思路和观点。前者的论证基于均衡的概念,而后者的论证则是基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至于这类经济学家基于"一致同意"对有限政府的论证,以及对基于纯粹个人主义社会观的所谓"道德秩序"的追求,却充满乌托邦的色彩。他们以"消极自由"的名义为自由市场提供辩护时,不仅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与自己所倡导的政治自由和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而且也与欧美近代以来的主流文明趋势发生对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颖  
"逆全球化"是当前国际社会一大热点现象,以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边境俢墙、控制移民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爆发为标志,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以美英为代表的曾经的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如今成为"逆全球化"的积极煽动者和决策执行者,不顾国际责任与担当,试图从本国利益出发,向国家主义回归。通过"逆全球化"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表现可以发现,"逆全球化"背后体现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失衡诱发的深刻危机。新自由主义"效率"与"公平"的失衡,不仅是"逆全球化"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且显露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与"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的虚伪,也是当前欧美国家政治、文化领域出现全球化逆动的根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海祥  吴东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公共领域民营化改革已成为席卷全球的且无法抗拒的浪潮。尽管拉美等国被动的民营化实践证明:缺乏普适性的西式"休克疗法"并不能使公共事业改革走向"善治",然而随着皮埃尔.布迪厄的去世和乔姆斯基的"投降","对新自由主义的思考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自由主义"蔓延的野火之中,欧美民营化的"典范"被无限制复制,甚至在中国,民营化也渐趋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微不足道,但布迪厄们的批判却警告我们:在对新自由主义民营化的"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自由市场、民主等主张顶礼膜拜时,更应该反思"普世价值"的普适性,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之于中国发展的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霸权突破了原有制度框架和传统主权形式的约束,凭借过剩资本的不均衡地理空间分布,以利润为中心拓展资本权力结构,使全球空间呈现出"不平衡地理发展"状态,并且充满了对立和矛盾。面对错综复杂的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问题,除已有的诸如基于"个人"主义或"自由社会"之上的"多元化"构想等克服和抵御方案之外,大卫·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与《新帝国主义》书中对认识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霸权的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大卫·哈维通过构建"资本—帝国主义"解释性框架,为发展中国家摆脱以利润为核心的资本积累体制,建立以人的幸福为出发点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同时还认为在当前人类发展的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长安  丁晓钦  
20世纪7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兴起,经济金融化现象出现,随着后来冷战结束,西方金融资本在全球过度扩张,攫取巨额利益,导致了各种问题。2008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再次爆发了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后,由于金融寡头的统治根基没有受到实质影响,维护其利益的新自由主义依然占主导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金融化基础上又呈现出金融政治化、精英分裂化、民主空壳化、军事扩散化等新特征。文章认为,当前西方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动向,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应对新变局而采取的策略,反映了资本主义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困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何志全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自20世纪30年代后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进程中汇聚、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说。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借助全球化工具"华盛顿共识"在全球公共政策及经济实践中得到推广并取得统治地位。然而,一系列国际经济政治事件及生态灾变表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已招致实践的严肃批判,足以警示学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需立足于实践标准,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角度正本清源,否则,全球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极力推崇自由市场机制,其中,新古典经济学构建了逻辑化的市场来为市场出清辩护,奥地利学派则将自由市场与企业家才能发挥结合在一起,而这成为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然而,奥地利学派的分析逻辑却存在严重局限:(1)在市场主体的"异质"内涵的设定上,仅仅关注自然性差异,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差异;(2)在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的理解上,将自然性差异嵌入在理性分析框架中,从而忽视了社会性差异带来的权力因素对理性的侵蚀;(3)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认知上,主要从警觉性而非创造性来定义企业家精神,进而理想化了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和企业家的逐利行为;(4)在社会大众的能力认知上,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忽视了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往往会被错误的信息以及强烈的诱惑所误导;(5)最终,在分析思维和范式上,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根基于科学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却又陷入了根植于神秘主义认知观的"科学不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钱伟刚  
资源配置方式是经济理论的基础内容,对理解中国道路变迁有积极的启发价值。从完成三大改造、实行对外开放,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始终在"政府和市场"的统分结合过程中探索适宜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边界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可以从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三个层面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加把握好新时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资源配置视角来看,应该要准确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关系、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关系、内生演化与外部规制的关系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李中伟  
当今社会出现了以学校出身为主要标准来衡量、招聘、选拔、任用人才的"校历主义"倾向。其产生有社会的标签化现象、管理的简单化倾向、高校的过度分层、第一学历教育出现的某些问题等多种根源。"校历主义"对社会的危害主要是:助推应试教育,强化择校行为;复辟等级观念,扭曲选才用人制度;打击后天努力,违背成才规律;否定继续教育,阻碍学习型社会建设;损害高等教育的多元特色发展等。遏制"校历主义"的发展,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个体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