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3)
- 2023(6571)
- 2022(5371)
- 2021(4734)
- 2020(3888)
- 2019(8648)
- 2018(8365)
- 2017(15392)
- 2016(7780)
- 2015(8882)
- 2014(8753)
- 2013(8536)
- 2012(8471)
- 2011(7895)
- 2010(8357)
- 2009(7690)
- 2008(7456)
- 2007(7057)
- 2006(6718)
- 2005(5905)
- 学科
- 济(58407)
- 经济(58363)
- 管理(18689)
- 地方(17567)
- 业(14274)
- 中国(13550)
- 方法(13213)
- 地方经济(12284)
- 数学(11471)
- 数学方法(11408)
- 企(10631)
- 企业(10631)
- 农(10540)
- 学(10109)
- 业经(9945)
- 融(7191)
- 金融(7191)
- 环境(7179)
- 农业(7071)
- 发(7020)
- 关系(6999)
- 经济学(6766)
- 制(6633)
- 和(6574)
- 财(6224)
- 银(5752)
- 银行(5742)
- 产业(5670)
- 体(5659)
- 行(5645)
- 机构
- 大学(118340)
- 学院(117437)
- 济(60118)
- 经济(59006)
- 研究(49397)
- 管理(38923)
- 中国(36227)
- 理学(31822)
- 理学院(31379)
- 管理学(30870)
- 管理学院(30631)
- 科学(27202)
- 京(25621)
- 财(25467)
- 所(24910)
- 研究所(22267)
- 中心(21319)
- 经济学(20057)
- 财经(19393)
- 江(19309)
- 农(17932)
- 院(17888)
- 经济学院(17634)
- 经(17529)
- 北京(16878)
- 范(16567)
- 师范(16439)
- 科学院(15004)
- 州(14812)
- 省(14615)
- 基金
- 项目(71595)
- 科学(55666)
- 研究(54754)
- 基金(50646)
- 家(44958)
- 国家(44108)
- 社会(36384)
- 科学基金(36229)
- 社会科(34387)
- 社会科学(34376)
- 省(27617)
- 基金项目(25631)
- 教育(24281)
- 划(22716)
- 编号(21123)
- 资助(20521)
- 自然(20408)
- 自然科(19824)
- 自然科学(19819)
- 自然科学基金(19431)
- 成果(18321)
- 发(17578)
- 重点(16721)
- 课题(16149)
- 部(15685)
- 国家社会(15657)
- 发展(14868)
- 展(14637)
- 济(14358)
- 经济(14241)
共检索到20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皮书指出,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各国立即迅速反应,已经从观望、理解阶段发展到政策对接的制定和执行阶段。中亚各国之所以积极参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蓝图,一是独立以来良好的政治关系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制度保证,二是20多年来双方在经济合作领域已经打下的雄厚基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亚地区各国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是丝路文明在今天的现实应用,尤其对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在此框架下,将形成新的区域共识、新的合作政策制度以及产生新的合作机制,也将为提升能源领域合作的水平、建立稳固可信的合作关系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平台,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化、安全化和多手段融合渗透是未来促进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有效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风君 林娟 李明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新疆的发展,也将改善中亚国家的经济环境。近年来,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信用环境、信息交换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征信合作应打破信息封锁局面,加强信用信息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扩大征信数据来源和规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 王小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使得合作融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潮的主旋律。选取中国与中亚国家1998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对经济基本面、外贸依存度、双边相互直接投资和区域文化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性条件,然后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区域合作组织对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地缘毗邻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显著优势;空间距离对区域贸易发展起反向阻碍作用等。提出加强双边或多边政府沟通,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的经贸作用;发挥地缘毗邻和文化相近的优势,增进贸易合作;完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减小空间距离对贸易发展的阻碍等。
关键词:
中国 中亚国家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效应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吴航 杨昌俊
[目的/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构想提出之后,引发了国内外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考。本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中亚"区域国合作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若干思考,旨在促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国内外数十篇文献,并通过图书馆和大学研究所及CNKI数据库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的论证和举措。[结果/结论]当今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面临着复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推动中国与中亚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探索以创新、多元的路径深化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资源和地缘基础,推进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建设;正视文化和现实差异,加强次国家层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打造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华 王磊
能源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促进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应构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同时构建能源统一价格机制、能源贸易结算机制、能源通道网络合作机制、能源联合储备机制及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确保新模式的有效实施。另外,政府和企业作为两大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高效实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关系日趋紧密。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分析了两者货币金融合作的动因、进展、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中国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 中亚 能源合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贵 王舒婷 马润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的新举措,这为人民币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输出、实现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中亚地区为例,基于国际货币竞争视角,采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对中国、中亚国家以及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利益关系的影响,运用局部稳定分析方法测算得出,从长远来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同时,采用仿真模拟实验,判断各博弈参与主体在既定条件下选择不同策略的可能性,研究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内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博弈策略选择会随着时间变化最终收敛于合作的策略集的结论。
关键词:
人民币 中亚区域化 利益博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翠萍 张文中
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背景,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关系日趋紧密。如何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更好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流动性及资金支持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货币金融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分析了两者货币金融合作的动因、进展、障碍因素,并提出了中国与中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爱珍
中亚五国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中国与中亚五国原有金融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金融合作机制既有现实可行性,又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针对这当中存在的政策性障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业法律和政策的了解;中国适当降低中亚五国资本进入中国金融业的条件;完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协调金融监管标准;完善中国对外投资管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