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7)
- 2023(15421)
- 2022(13559)
- 2021(13019)
- 2020(10718)
- 2019(25006)
- 2018(25144)
- 2017(47025)
- 2016(26402)
- 2015(30223)
- 2014(30633)
- 2013(29538)
- 2012(27211)
- 2011(24310)
- 2010(24734)
- 2009(22310)
- 2008(22004)
- 2007(19483)
- 2006(16981)
- 2005(15342)
- 学科
- 济(92457)
- 经济(92311)
- 管理(77676)
- 业(68635)
- 企(58275)
- 企业(58275)
- 方法(40017)
- 数学(33811)
- 数学方法(33362)
- 财(27981)
- 中国(26930)
- 农(26299)
- 制(23764)
- 业经(22208)
- 学(20812)
- 地方(20633)
- 理论(19914)
- 务(17866)
- 财务(17785)
- 财务管理(17737)
- 教育(17730)
- 农业(17260)
- 企业财务(16726)
- 银(16034)
- 银行(15988)
- 和(15947)
- 体(15711)
- 贸(15647)
- 贸易(15629)
- 环境(15495)
- 机构
- 大学(360758)
- 学院(357722)
- 管理(137725)
- 济(131340)
- 经济(127767)
- 理学(117446)
- 研究(116278)
- 理学院(115995)
- 管理学(113725)
- 管理学院(113044)
- 中国(88574)
- 京(80123)
- 科学(72587)
- 财(66132)
- 所(58130)
- 江(56365)
- 中心(54192)
- 农(54020)
- 研究所(52100)
- 范(51889)
- 北京(51685)
- 业大(51631)
- 师范(51456)
- 财经(51038)
- 经(45983)
- 州(45803)
- 院(42832)
- 农业(41637)
- 师范大学(41280)
- 技术(40727)
- 基金
- 项目(237885)
- 科学(185502)
- 研究(180922)
- 基金(167627)
- 家(143840)
- 国家(142504)
- 科学基金(122595)
- 社会(109334)
- 社会科(103131)
- 社会科学(103105)
- 省(94504)
- 基金项目(89319)
- 教育(86050)
- 划(79358)
- 自然(78850)
- 编号(77305)
- 自然科(76878)
- 自然科学(76862)
- 自然科学基金(75443)
- 资助(68773)
- 成果(65233)
- 课题(54697)
- 重点(53098)
- 部(52052)
- 发(50041)
- 创(49289)
- 项目编号(47335)
- 大学(46550)
- 制(45804)
- 创新(45742)
- 期刊
- 济(152918)
- 经济(152918)
- 研究(111989)
- 中国(82676)
- 教育(59621)
- 学报(55036)
- 财(53730)
- 管理(50954)
- 科学(49381)
- 农(49217)
- 大学(43039)
- 学学(38469)
- 技术(33781)
- 农业(33553)
- 融(32002)
- 金融(32002)
- 业经(25051)
- 图书(24979)
- 财经(24420)
- 经济研究(22128)
- 经(20764)
- 问题(19487)
- 理论(18378)
- 书馆(17424)
- 图书馆(17424)
- 版(17158)
- 实践(17073)
- 践(17073)
- 科技(17053)
- 业(16884)
共检索到549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丹丹 杨德勇 李雅梦 李世笑
指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北京工商大学的实践,提出建立校外导师政策保障机制、动态调整的选聘机制、全过程培养的参与机制、多层面考核的评价机制、全方位合作的沟通交流机制,以发挥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专业学位 校外导师 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兰珍 赛江涛 张志强
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地点、单位性质、实践时间和实践内容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林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实施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林业院校 全日制专业学位 专业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建国
分析了我国经管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特点,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推行双导师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对经管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确保培养质量。
关键词:
经管类 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夏东伟 刘恩贤 张燕 姜辉
介绍了青岛大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逻辑,并抓住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历史性机遇,达到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敏
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建设绩效等方面介绍了曲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做法,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娜 杨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领域性的特征。但由于大学长期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学术惯性",而且师资队伍也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协作,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从课程、师资、基地建设等多方面保障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职业导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宣景宏 吕德国 马怀宇 秦嗣军 刘振
介绍了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考核方式等为着眼点,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探讨,为完善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果树学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防震 眭国荣
本文分析了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材料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关键词:
材料工程专业 研究生培养 教育管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颖洁 方萍 鲁品
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与当地创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为途径,以社会经济矛盾问题为抓手,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形成长久的社会效益为目标而构建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该模式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训、实践教学以及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机结合,并有固定的机制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突破了社会实践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多种桎梏,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当地创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高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形成了"多方共赢、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远方 孙莹璐 成栋
以中国人民大学"EMBA中国实践管理教育项目(CMPM)"为例,探讨了基于反思性实践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借鉴明茨伯格IMPM项目思想,CMPM以五种管理心态为基础,通过基于反思的学习和基于反思的实践,架构"知"与"行"、理论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并为其他以实践为中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乐 刘俊起
2009年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教育部、地方政府、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培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好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炎志 徐旭雁 李仙 李晴虹
通过调研顺德区企业的需求,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划分为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四个维度,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应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依托,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兼顾实践动机和一般实践能力的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研究院联合培养工作的探索,提出一种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环环相扣的四个阶段当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OFTC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织云 乔志芳 段丽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以来,以加强临床能力培养为核心,多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召开多次导师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根据临床能力培养条件确定招生计划;在培养过程中,切实落实培养方案的要求,形成有效的临床教学活动;在科研能力训练中注重培养临床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蒋毅坚 李娟
针对地方工科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短、学科积淀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但办学定位明确、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特点,提出了地方工科高校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出发点是"扬长避短、团队合作",并以北京工业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通过明确办学定位、调整学科布局来强化学科优势;通过打造创新团队,借助团队模式来提升导师队伍整体水平;通过依托大项目、大工程和搭建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让工科研究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通过营造创新氛围来增强学生自信等一系列措施,为地方工科高校探索出一条"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
以学科文化为核心 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例
中美一流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为例
校外导师、实践基地与培养成效——基于2013—2017年专业学位硕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基于中国药科大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
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
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师双能”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实践
基于胜任能力的专业学位教育问题研究——以资产评估应用型研究生(MV)为例
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