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27)
2023(7039)
2022(5915)
2021(5742)
2020(4751)
2019(10599)
2018(10314)
2017(19214)
2016(11155)
2015(12944)
2014(13339)
2013(12536)
2012(12261)
2011(10823)
2010(11505)
2009(10388)
2008(10426)
2007(10131)
2006(9111)
2005(8085)
作者
(31783)
(26298)
(26222)
(24940)
(16807)
(12465)
(12074)
(10161)
(10113)
(10097)
(8940)
(8867)
(8556)
(8532)
(8413)
(8120)
(8095)
(7918)
(7739)
(7663)
(6859)
(6644)
(6526)
(6253)
(6089)
(6051)
(5971)
(5932)
(5511)
(5386)
学科
(35444)
经济(35400)
管理(31254)
(25585)
(21671)
企业(21671)
中国(13805)
(13212)
方法(11756)
(10648)
理论(10000)
地方(9994)
(9793)
业经(9643)
(8916)
数学(8647)
教育(8574)
数学方法(8363)
(8316)
农业(8181)
(7717)
贸易(7710)
(7500)
及其(7420)
教学(7339)
(6964)
银行(6946)
(6893)
(6674)
技术(6665)
机构
学院(154463)
大学(145894)
(53848)
研究(53598)
经济(52135)
管理(51786)
理学(42081)
理学院(41516)
中国(41268)
管理学(40540)
管理学院(40241)
(33037)
科学(32878)
(28965)
(27853)
(27693)
(26076)
中心(25365)
技术(24850)
研究所(24497)
(23010)
师范(22782)
职业(22765)
(22413)
北京(21233)
业大(21040)
财经(20779)
农业(20381)
(19440)
(19218)
基金
项目(91114)
研究(73144)
科学(70228)
基金(60093)
(51848)
国家(51260)
科学基金(42602)
社会(41174)
社会科(38578)
(38576)
社会科学(38570)
教育(36811)
编号(34031)
(32479)
基金项目(30220)
成果(29816)
自然(26688)
自然科(26020)
课题(26013)
自然科学(26010)
资助(25659)
自然科学基金(25516)
(22525)
重点(21504)
(20602)
项目编号(19687)
(19641)
(19489)
(18556)
规划(18537)
期刊
(72060)
经济(72060)
研究(48679)
中国(42334)
教育(33915)
(25494)
学报(23066)
(22586)
管理(21543)
科学(20521)
技术(18338)
大学(17847)
农业(17365)
(17214)
金融(17214)
学学(16123)
职业(13663)
业经(11654)
图书(11436)
(10422)
论坛(10422)
财经(10421)
经济研究(10033)
(9112)
(9109)
书馆(8873)
图书馆(8873)
问题(8741)
技术教育(8706)
职业技术(8706)
共检索到258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宗云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社团活动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法则,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服务社会意识。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与改进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促进社团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强调活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同时重视专业性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万杰  彭坤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自发组建的群众性组织,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团成员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平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服务和助推作用,有助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学敏  
本文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教职工和学生为主体,教学是重要阵地,制度是重要保障,坚持高职院校文化的独特性等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建胜  
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由于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不足,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和问题。论文在阐述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失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红  
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较为普遍的现象,文章认为可以尝试将企业文化元素的精髓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并进一步探索了将企业文化元素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中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涛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大学的职能、高等教育的功能等方面,研究与高职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艳  
学生社团属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学生参与社团,不仅能增强交际能力、塑造人文品质,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发展目标、更自觉地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应加强对高校社团发展的思想引导,强化对学生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进一步健全社团规章制度,以制度的规范作用不断增强社团的发展潜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志方  
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刻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系,充分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着力突出校园文化的职教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上,其内涵包括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世金  
建设类型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基于类型教育视角,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服务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未形成、凸显“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不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规划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明确职业教育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围绕“职业性”与“教育性”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建设路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文化人育人机制、职业文化体系、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进军  
构建高校育人环境,就要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调节、导向、激励和规范等育人功能,通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构筑高雅、整洁、优美的育人环境;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制度管理;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以实施育人的新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斯为  
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完善富有特色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应把握好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大的文化发展背景下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充分发展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着重营造一种文化自觉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力求在校园发展中寻求自身特色,完善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良好的互动中实现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家俊  
高职由于其办学性质和特点,在校园文化内涵及其形式上有着鲜明的特质,本文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的三个重要特质,并以此为出发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虹  
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具有一致性、内容具有交叉性、形式具有重合性,若能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促进新疆高职院校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深入分析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新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须注意的几个新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即以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为切入点、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以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为结合点、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性,以现代文化引领为落脚点、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时效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叶兵  蒋兆雷  
建设新农村文化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面对当前涉农传播媒介载体、涉农节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结构严重失衡现状,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做好涉农文化传播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涉农文化传播的优质性服务,是大众传媒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