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8)
2023(13777)
2022(11907)
2021(11245)
2020(9300)
2019(21406)
2018(21358)
2017(39755)
2016(22676)
2015(26122)
2014(26525)
2013(25473)
2012(23703)
2011(21514)
2010(21722)
2009(19156)
2008(18560)
2007(16414)
2006(14475)
2005(12864)
作者
(63901)
(52625)
(52424)
(49706)
(33677)
(25248)
(23938)
(20853)
(20243)
(19138)
(18096)
(17717)
(16766)
(16716)
(16198)
(16192)
(15908)
(15658)
(15137)
(14982)
(13402)
(13126)
(12720)
(12108)
(12049)
(11844)
(11839)
(11706)
(10729)
(10463)
学科
(86487)
经济(86400)
管理(57770)
(54821)
(44653)
企业(44653)
方法(35112)
中国(30226)
数学(29040)
数学方法(28667)
(24443)
地方(24102)
业经(21064)
理论(18945)
(18666)
教育(18593)
(17799)
农业(16608)
技术(15098)
(15090)
(14821)
贸易(14808)
(14259)
(14208)
环境(13912)
(13540)
银行(13495)
(13329)
(13160)
金融(13158)
机构
大学(309443)
学院(308914)
管理(117104)
(113556)
经济(110628)
研究(106845)
理学(100440)
理学院(99174)
管理学(97269)
管理学院(96710)
中国(76140)
(68311)
科学(67183)
(54185)
(51130)
(49680)
研究所(49253)
(48421)
师范(48021)
中心(47522)
(47432)
业大(45739)
北京(44231)
财经(40445)
(39006)
(38966)
技术(38836)
农业(38505)
师范大学(38387)
(36684)
基金
项目(207446)
科学(162170)
研究(158844)
基金(143898)
(123941)
国家(122706)
科学基金(104589)
社会(94978)
社会科(89679)
社会科学(89656)
(84596)
教育(77590)
基金项目(76734)
(71387)
编号(68587)
自然(66691)
自然科(65089)
自然科学(65077)
自然科学基金(63848)
资助(59036)
成果(57093)
课题(49894)
(48166)
重点(47155)
(45444)
(43361)
项目编号(41461)
(40973)
创新(40003)
大学(39919)
期刊
(131533)
经济(131533)
研究(96694)
中国(71604)
教育(61863)
学报(48248)
(46306)
管理(44114)
科学(43921)
大学(37451)
(36506)
学学(33522)
农业(32977)
技术(32590)
(25652)
金融(25652)
业经(23205)
图书(20652)
经济研究(19928)
财经(19069)
职业(18884)
(17066)
问题(16827)
(16239)
(15698)
论坛(15698)
科技(15622)
理论(14636)
书馆(14201)
图书馆(14201)
共检索到47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王昌民  
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社团文化培育通过强化社团的教育和发展功能,从多层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丽萍  
以培育贫困大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为突破口,以"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为目标,在对广西贫困大学生"三自"培育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促进贫困大学生能力发展的"三自"培育模式,以期为贫困大学生资助研究开拓出新的视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贵生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有利于集体观念的磨合、精神文明的陶冶、内容的健康性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隐伏于具有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形式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健康校园文化、促进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社团文化创新已成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提升的重要方向,积极推进社团文化创新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水平。然而,职业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堪忧,仍存在着社团群体价值观弱化、社团活动品质庸俗、"文化产品"经营意识淡漠化、社团管理制度低效化、社团发展环境非正态等突出问题,文化创新有必要在改善社团文化的环境氛围、强化社团文化建设的情感支持、夯实社团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规范社团文化发展的组织依托、奠定社团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等维度寻求突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贤  
本研究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强心理资本培育,有利于提升其系统性、操作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的有效新途径,即开设大学生心理资本训练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嘉雨  王冬冬  
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依据其深刻认知、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生命力并立志传承和发扬光大,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所展现的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心理动力机制主要包括需要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基本动力;动机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直接动力;兴趣是自信主体产生自信行为的间接动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通过"以文化人"的内修与外化,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走出文化焦虑篱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大健  
善用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想之路。构筑立体化的舆论氛围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基础;营建精品化的涵育载体是匡正校园观念文化导向的关键。大学要通过"课程教化"和"礼乐教化",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活跃学生群体文化氛围,营造民族精神养成教育之大气候;注重教师人格文化建设,提升物质环境文化品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新进  
职业使命感培育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如对个体职业使命的感知、理解、认同,并付诸实践,把为社会谋福利和自我实现作为内在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使命感培育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基础。职业使命感培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拼搏奋斗的动力,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钊  袁德栋  
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文章首先论述了就业导向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几个突出的问题:偏重职业技能,忽视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育;缺乏有效的职业素养培育方式。然后指出了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准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转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理念;对接市场需求,精准把握高等教育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就业导向下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路径:多管齐下,多方位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自我管理,主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此外,建议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考核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艳艳  刘锐  
国内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近年来具有发展迅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特点,致使其课程建设受到影响,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就愈显迫切和关键。文章在比较借鉴国外知名大学和国内职业发展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师资队伍、教学组织、教学条件等重要因素和环节分类并体系化,从内容建设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方面来探讨职业发展课程科学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丽华  
文章基于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工作重心、工作内容和考评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社团发展的四条途径: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同伴辅导相结合,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与校外媒体紧密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