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7)
- 2023(11292)
- 2022(8617)
- 2021(7998)
- 2020(6012)
- 2019(13599)
- 2018(13387)
- 2017(25687)
- 2016(13901)
- 2015(15339)
- 2014(15105)
- 2013(14758)
- 2012(13303)
- 2011(12025)
- 2010(11929)
- 2009(10902)
- 2008(10697)
- 2007(9710)
- 2006(8932)
- 2005(7960)
- 学科
- 济(61524)
- 经济(61463)
- 农(49378)
- 业(41507)
- 农业(33118)
- 管理(30734)
- 业经(20957)
- 中国(20824)
- 企(20029)
- 企业(20029)
- 地方(17807)
- 方法(16095)
- 数学(13903)
- 发(13885)
- 数学方法(13785)
- 农业经济(12542)
- 制(12407)
- 发展(11507)
- 展(11489)
- 财(11139)
- 村(9559)
- 农村(9527)
- 学(9445)
- 体(9411)
- 土地(8996)
- 策(8918)
- 环境(8727)
- 银(8701)
- 银行(8691)
- 融(8399)
- 机构
- 学院(193935)
- 大学(186841)
- 济(80128)
- 经济(78206)
- 管理(71541)
- 研究(67165)
- 理学(61471)
- 理学院(60773)
- 管理学(59793)
- 管理学院(59441)
- 中国(52374)
- 农(51179)
- 科学(40273)
- 京(39681)
- 农业(38447)
- 业大(33994)
- 财(33864)
- 所(32557)
- 中心(32356)
- 江(30808)
- 研究所(29440)
- 范(28213)
- 师范(28026)
- 财经(26514)
- 州(24581)
- 北京(24128)
- 经(24121)
- 农业大学(23884)
- 经济学(23792)
- 院(23778)
- 基金
- 项目(131369)
- 科学(104240)
- 研究(102341)
- 基金(93596)
- 家(80540)
- 国家(79686)
- 科学基金(68665)
- 社会(66956)
- 社会科(62787)
- 社会科学(62771)
- 省(53746)
- 基金项目(50804)
- 教育(44439)
- 编号(44130)
- 划(43548)
- 自然(40599)
- 自然科(39577)
- 自然科学(39572)
- 自然科学基金(38815)
- 成果(34524)
- 资助(34421)
- 发(31589)
- 农(30587)
- 课题(29846)
- 重点(28964)
- 部(28270)
- 国家社会(27747)
- 创(27393)
- 发展(26255)
- 制(25989)
- 期刊
- 济(100378)
- 经济(100378)
- 农(57667)
- 研究(57259)
- 中国(43173)
- 农业(38970)
- 学报(28404)
- 科学(28338)
- 财(24187)
- 业经(23728)
- 大学(23160)
- 学学(21921)
- 融(21480)
- 金融(21480)
- 教育(21292)
- 管理(20813)
- 业(17820)
- 问题(16423)
- 技术(15913)
- 农业经济(14939)
- 农村(14667)
- 村(14667)
- 经济研究(12864)
- 财经(12309)
- 版(12138)
- 资源(11316)
- 世界(11266)
- 经济问题(10803)
- 经(10675)
- 发(10297)
共检索到294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华芹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路径具有多样性,区域经济学理论只能解释城市化路径的区域差异,却无法解释村际差异。社区资本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概念,指的是一个社区所拥有的能够用来投资的资源,包括自然、文化、人力、社会、政治、金融和建设资本七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资本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影响,正是社区资本拥有情况以及资本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农村城市化路径的村际差异。我们要关注农村社区的多样性现实,看到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利用各类社区资本谋求发展的一面,同时也要适当参与,帮助他们进行社区资本建设,实现农村因地制宜的城市化。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路径 村际差异 社区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伟 费广胜
农村城市化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因而必须积极应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 ,从提高思想认识、探索新型城镇管理体制、完善城镇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筹措资金和改革户籍制度等方面不断探索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明杰
当下中国各地农村社区化治理模式方兴未艾,农村社区化治理成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动向,也成为突破城乡二元壁垒实现由二元向一元转制的契合点。农村空心化、城乡二元制度阀效应、新型工业化和土地财政共同形成了农村社区化改革的动力机制系统,同时社区认同缺失、社会资本缺失、补偿机制公平性缺失与价值规范缺失等一系列难题又共同阻碍着农村社区化改革,在动力与阻力的双重牵引力作用下学习和借鉴城市社区化治理的经验,寻求适合农村社区化改革的制度整合之路成为当前农村社区化治理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化 社区治理 现实困境 路径构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被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异化"现象,是地方政府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模式惯性以及政绩思维习惯的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村社区化建设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掌握好节凑,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化 被城市化 宅基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张波
治理和善治是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治理和善治理论可以引入农村社区治安防控设计。根据"治理"和"善治"理论,我们对农村社区治安防控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治安主体的多中心格局及其间的协调;正式规则的设计、安排和执行要注意和农村内生规则的协调、整合;农村社区治安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密切农村人际关系上。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治安 善治 路径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组织化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组织的缺失、组织目标的变异以及功能的丧失,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从目标、内容、结构以及保障条件四个维度探讨了实现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化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成人教育 组织化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丽凤 占鹏飞 吕赞
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的理论梳理,明确了农村"空心化"环境下农村社区应具备的特征。基于对辽西五市的实地调查研究,从社区与行政村建制、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农村社区建设应因地制宜,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模式。为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从社区建设机制、发展农村社区经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功能和社区文化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刁述军 吴平
文章运用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构建农村社区居民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得到的10个农村社区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成都市农村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为0.421,整体偏低;成都市农村社区居民经济状况城乡差异显著,内部差异不显著;成都市农村社区居民居住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降低了成都市农村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成都市在农村社区管理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农村社区居民的发展空间依旧狭窄;农村社区居民亚健康心理状态较为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燕
我国城镇化制度安排的产物农村社区不断发展变化,引起理论界对其变迁过程的研究与探讨。以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分析农村社区教育的需求与实践,可以有效地解释不同类型农村社区的偏好及其演变,从而导致了农村社区对教育的选择差异。而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确定政策,使得农村社区对教育的路径依赖有了新的锁定,体现政府政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教育 发展与实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洪萍 叶敬忠
本研究通过微观的农村社区研究,用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全球化通讯技术之——电话对农村社区和社区人口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塑造。研究发现,电话创造了新的交往和互动方式,使互动空间的形态和范围、互动的频度、互动的对象和互动的强度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电话的出现,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父母子女,彼此的互动媒介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电话的“有”和“无”,使农户形成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两大群体,不拥有电话的群体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滕王慧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与农村、农民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土地是农业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和生活的安全保障。中国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广西是集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的地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共有的特征。本文从广西农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入手,通过剖析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增收 西部民族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少波 陶玲琴 魏修建
农村城市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态下,就地城市化是适合国情的合理选择,需要通过以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信贷支持为主体、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长期性资金投入为辅助的机制,建立政府政策扶植、市场资金支持的政府主导型的混合型金融支持体系,探索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新路径。
关键词:
农村城市化 就地城市化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芳
有效的减灾政策应该提升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本文通过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三省五个农村社区的调查,分析了西部农村社区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发现:交通中断、通信不畅是西部农村村民在救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村民最愿意在房屋上进行防灾减灾投入,村民灾害意识比较薄弱,灾后志愿救助活动参与率较低,不同地区的基层政权与基层自治组织在减灾方面发挥的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分析发现:村民灾后志愿救助活动的参与和村民的灾害意识显著相关,村干部在灾时灾后能否发挥作用对社区减灾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减灾教育,提高村民灾害意识,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促使村干部在灾时灾后充分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区减灾。
关键词:
社区减灾 灾害意识 灾害管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厉以贤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并不是简单的身份和户籍的改变,素质、能力、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要跟着转换和提升。这就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