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
- 2023(798)
- 2022(675)
- 2021(604)
- 2020(556)
- 2019(1316)
- 2018(1378)
- 2017(2239)
- 2016(1123)
- 2015(1330)
- 2014(1302)
- 2013(1387)
- 2012(1423)
- 2011(1264)
- 2010(1272)
- 2009(1052)
- 2008(1220)
- 2007(1159)
- 2006(977)
- 2005(836)
- 学科
- 济(4091)
- 经济(4084)
- 管理(2793)
- 业(2400)
- 企(1844)
- 企业(1844)
- 学(1812)
- 草(1759)
- 方法(1556)
- 制(1342)
- 农(1337)
- 数学(1329)
- 数学方法(1309)
- 财(1210)
- 中国(1054)
- 贸(909)
- 贸易(908)
- 易(881)
- 银(861)
- 银行(860)
- 关系(856)
- 制度(845)
- 度(845)
- 行(830)
- 业经(818)
- 划(802)
- 融(790)
- 金融(790)
- 地方(755)
- 原(719)
- 机构
- 学院(18717)
- 大学(18633)
- 研究(7333)
- 济(6132)
- 经济(5891)
- 农(5718)
- 管理(5553)
- 科学(5377)
- 中国(5186)
- 理学(4655)
- 农业(4638)
- 理学院(4589)
- 管理学(4465)
- 管理学院(4434)
- 所(4203)
- 京(4061)
- 研究所(3879)
- 业大(3831)
- 中心(3240)
- 江(3012)
- 财(2995)
- 省(2974)
- 农业大学(2845)
- 业(2727)
- 北京(2707)
- 范(2706)
- 州(2678)
- 师范(2642)
- 科学院(2626)
- 院(2344)
共检索到28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社区草畜平衡是社区主导的草畜平衡,是社区通过自主确定和不断调整"社区载畜量"来实现的"人、草、畜"平衡。社区草畜平衡不以保护草原为唯一目标,而是在保护草原的前提下追求收入最大化,本质上是社区自主协调保护与生计的矛盾。分析总结已有案例后发现,当社区开展自觉行动时,能够用自己的办法对草原进行长期持续管理和利用,各项管理措施针对性强、易操作、农牧民接受度和可持续性强。通过分析发现,社区草畜平衡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社区主导、集体行动、社区载畜量、村规民约、可接受的代价和管理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满
草原畜牧业中的产权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即牲畜的产权关系和草场的产权关系。判别一种产权关系是否合理,应该看这种产权关系是否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者的潜在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持续性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改善牧民的生活状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自上而下推行草畜平衡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研究一个社区主导管理草场的案例,本文认为通过机制设计建立社区主导的草原管理机制是实现草畜平衡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政府应在合理介入的前提下,通过界定牧民的草场使用份额,创新草场治理机制,鼓励探索多元化的草畜平衡模式。
关键词:
草畜平衡 社区主导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本文是对村民社区集体行动解决草原退化的一个个案研究。首先对火龙沟村草场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不遵守村规民约、丧失集体行动能力而导致的"公地悲剧"正是草场恶化的关键。然后研究了火龙沟重建社区集体行动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社区基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熊凤琴 张建立 郭靖 李立军 张仁平
准确评估草畜平衡状况是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科学管理畜牧业的生产和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构建多因素草地产草量模型,分析2000-2022年温宿县季节性牧场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该县的草畜平衡状况。研究发现:(1)产草量反演模型的精度为R2=0.46,RMSE=389.94 kg·hm-2,MAE=297.89 kg·hm-2。单位面积产草量呈现由中部和西南部向两端递减的分布特征,理论载畜力则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夏季牧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理论载畜量和载畜力均最高,四季牧场的总产草量最高。(2)2000年全县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达到最高,为522.17×103 t、36.18万SU,23年间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实际载畜量则与之相反,2022年最高,为127.79万SU。(3)总体而言,草畜平衡指数23年的平均值为195.27%,存在严重超载现象。本研究旨在为温宿县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草畜平衡 草地生态系统 季节牧场 载畜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侯向阳
本文研究表明,虽然超载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草畜平衡管理目标却不能局限于牲畜数量的控制上,因为第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牲畜数量和草原利用程度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成正比;第二,简单地以产草量确定放牧牲畜的数量,牧民会通过购买或种草增加贮草量的方式保证牲畜头数不超载,但对天然草原的利用仍然会过度;第三,目前的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既存在执行困难,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本文提出,草畜平衡管理应由侧重牲畜数量的审批监管模式改为以草原质量为依据,以税收等市场手段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草畜平衡管理 载畜量 “审批监管”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聪 闫慧敏 姚晓军
过度放牧是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草畜平衡管理是保障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多时相遥感和畜牧业统计数据,以甘南地区为研究区,构建逐月草畜平衡动态评估的核算方法,探讨畜牧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优化时空布局的必要性。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产草量—饲草需求量—饲草存量动态关系的逐月核算方法实现了季节性的草畜平衡动态评估;(2)甘南地区的草畜平衡矛盾主要表现为家畜对牧草的稳定需求与天然牧草供给的季节性波动,逐月逐乡镇的饲草缺口核算为精准补饲提供科学依据;(3)州—县—乡尺度的草畜平衡状态表明甘南地区全域草量富富有余但部分县乡超载,揭示了跨行政边界的轮牧措施可以缓解因局地的季节性过载造成的草地退化。
关键词:
草畜平衡 产草量 尺度 甘南地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华
草畜平衡管理是保护草原的重要措施,原《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被废止后,中央层面的具体制度内容存在空白,亟需补充相关制度依据。总结原《办法》和各地规定,草畜平衡管理面临法律依据缺位、草畜平衡内涵界定不清、草畜平衡标准制定的公众参与度不足、行政处罚方式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未来立法应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牧民生产生活的原则,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和生态补偿制度协调配合,转变草畜平衡管理理念。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当提升规范层级,制定《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条例》;界定管理对象,明确草畜平衡管理范围;增加听证制度,保障标准制定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补偿和处罚制度,优化激励和制裁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拴 毛留喜 侯英雨 伏洋 张海珍 杜军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和牲畜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研究此两项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论文利用2003—2004年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产草量观测资料,经过GPS定位,与NOAA/AVHRR植被指数建立了天然草地产草量反演模型及不同区域尺度天然草地年最大产草量、载畜量估算模型;同时,利用粮食、油菜、青饲料等农业产量和林地面积等资料,估算了青藏高原精、粗饲料的载畜能力,分别建立了天然草地以及考虑补饲后的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县、地、省等不同区域天然草地以及区域总体牲畜承载能力和草畜平衡状况。结果表明:青海和西藏在天然草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娟 九次力 谭忠厚 马轩龙 陈全功
以青海省8个地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地面实测样方数据和统计资料,建立青海省天然草地资源产量估算模型以及各地区草畜平衡监测模型,对青海省各地区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及超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产草量为12552.1×104t,其中以海北地区最高,占36.60%,最小的为西宁和海东地区,分别为1.40%和1.60%;②2007年全省天然草地超载最严重的是西宁、海东和海南,超载率均高于100%,未超载的地区是海北和海西;③考虑农业、林业等补饲因素后,计算得出海南地区超载最严重,超载率为181.30%;除海西和海北两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超载率相对于天然草地有所...
关键词:
产草量 遥感监测 超载率 青海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福平 王虎威 朱艺文 张枝枝 李肖娟
论文利用2013—2014年的MOD13Q1数据、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实测数据、多年降水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建立了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牧草鲜重的遥感监测模型以及不同季节放牧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模型,分析了天然草地草产量年内动态变化与载畜量平衡状况并对草畜调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指数函数可以较好地模拟祁连县草地地上生物量鲜重,精度达到71%;年内牧草生长呈单峰曲线,7月草地可食产量达到峰值2 322.61 kg/hm~2,12月最低,为702.06 kg/hm~2;祁连县冷暖季平均可食鲜草产量分别为1 728.14和1 604.70 kg/hm~2,年可食鲜草总量分别达到7.74×10~8和7.82×10~8kg;暖季、冷季和全年的理论载畜量分别为1.517 8、0.637 0和0.931 4羊单位/hm~2,暖季、冷季和全年的超载率分别为101.70%、261.19%和149.22%;保持现有的家畜数量,需在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补饲牧草0.36×10~8和7.17×10~8kg;保持现有草场,则暖季草场和冷季草场分别需要减6.68×10~4和53.64×10~4羊单位;暖季不进行补饲,冷季草场家畜在减少40%的情况下,依旧需要补饲1.17×10~8kg。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生物量 草畜平衡 祁连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燕亭 王婷婷 侯向阳 李西良 郭丰辉
降水是影响内蒙古草原牧区草原生产力和草地载畜率的关键自然因子,牧户作为畜牧业生产的直接决策主体,对降水年型的判断是其草畜平衡决策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典型县(旗)为研究区域,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象数据、统计资料等为基础资料,分析了1980-2015年牧户自我降水年型判断行为及特征,及牧户依据该自我判断年型进行的草畜平衡决策。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与荒漠草原中下年型出现次数最多,典型草原则以平年出现次数最多,但从整体上看,3个类型区丰水年型均比欠水年型出现频率略高;牧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