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4)
2023(16434)
2022(14333)
2021(13398)
2020(11157)
2019(25313)
2018(25202)
2017(47656)
2016(26376)
2015(29848)
2014(29660)
2013(29097)
2012(27090)
2011(24504)
2010(24736)
2009(22783)
2008(22045)
2007(19713)
2006(17578)
2005(15748)
作者
(78016)
(64411)
(64252)
(60770)
(41308)
(31169)
(29270)
(25369)
(24774)
(23300)
(22174)
(21881)
(20639)
(20581)
(20139)
(19872)
(19433)
(19275)
(18566)
(18516)
(16211)
(16152)
(15736)
(14872)
(14672)
(14601)
(14508)
(14304)
(13252)
(12927)
学科
(104162)
经济(104038)
管理(71274)
(67114)
(54635)
企业(54635)
方法(41698)
数学(35123)
数学方法(34553)
中国(31741)
(29510)
地方(26717)
(24824)
业经(24190)
(24020)
农业(19705)
(19446)
(18970)
贸易(18956)
理论(18897)
(18287)
(16985)
(16974)
银行(16911)
环境(16775)
(16377)
金融(16375)
(16262)
技术(16126)
(15857)
机构
学院(369269)
大学(369090)
(138721)
管理(138246)
经济(135256)
研究(131166)
理学(118112)
理学院(116677)
管理学(114218)
管理学院(113592)
中国(97149)
科学(84706)
(81413)
(68316)
(65934)
(63690)
研究所(62028)
中心(58890)
业大(57423)
(56914)
(53214)
师范(52606)
北京(52092)
农业(51685)
财经(49789)
(47874)
(46717)
(45060)
技术(43022)
师范大学(42267)
基金
项目(247181)
科学(191513)
研究(180037)
基金(174582)
(153744)
国家(152378)
科学基金(128658)
社会(109213)
社会科(103068)
社会科学(103039)
(98617)
基金项目(92092)
自然(84526)
教育(83660)
(83266)
自然科(82526)
自然科学(82501)
自然科学基金(80995)
编号(75046)
资助(72687)
成果(61999)
(56000)
重点(55976)
课题(53297)
(52822)
(50744)
创新(47278)
科研(47118)
项目编号(45648)
大学(45439)
期刊
(164177)
经济(164177)
研究(112395)
中国(80025)
学报(63438)
(61599)
科学(57221)
管理(52850)
教育(52383)
(47327)
大学(47226)
学学(44080)
农业(42774)
技术(33524)
(33073)
金融(33073)
业经(28079)
经济研究(25581)
财经(23712)
图书(22083)
(21966)
问题(20792)
(20300)
科技(18433)
(18099)
理论(17447)
技术经济(17107)
业大(16541)
现代(16538)
商业(16106)
共检索到56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北扬  
肃南二中和勐罕镇中学两所学校,以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为理论依托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在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与社区间的联结,解决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信息、技术、文化资源匮乏等给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带来困难。民族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依赖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群慧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对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不可见文化在课程资源选择中的作用;应增强局内人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中的自主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玉珍  
校本课程开发是1973年由两位学者在一次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乃至教育行政官员的积极响应。由于各国在政治制度与教育传统上的差异,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表述以及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各不相同。本文重点介绍了四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况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及大陆近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关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地处无锡郊区小镇,周边社区环境、教育资源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始终把教育改革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近三年来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引起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同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李玲岩  李雅悠  
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其具体过程与机制的描述分析尚不充分。丽江地区三所个案小学的田野调查揭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形成实践共同体进而实现群体专业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提供目标和领域、确定成员与边界和形成有效实践与互动来确立实践共同体的结构,通过赋予利他的意义与价值、营造学习的情境与过程以及内化身份认同与心理归属来提供实践共同体的意义元素;民族与乡土文化传统有利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维持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民族地区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模型,并提出制度保障与组织支持方面的建议。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建构教师实践共同体的丽江经验对其他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松林  黄首晶  
目前学校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 ;二是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缺乏有效的融合。因此 ,学校要有效地开发社区课程资源支持学校课程发展 ,其前提是建立起学校与社区的有效交往机制 ,其途径是建立起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有效融合机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杨明全  花惠萍  宋时春  
课程改革既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具体的实践案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背景,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和进一步讨论的课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鲁艳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就是一种合作的过程。然而我国的学校与教师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却缺乏一种合作的意识,这必将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方向。因此,本文采用一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明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的基本内涵、合作的类型与合作的模式分析等问题。最后,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对我国全面推广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有所助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银  
文章指出: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把其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素材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其意义在于,拓展课程资源,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完善学生个性;地域文化既有内隐与抽象的精神层面,又有外显与具象的物化表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从历史遗迹、地方名士、民俗风情、方言艺术、地方精神、民间体育等领域着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玉珍  
本文试图暂时悬置“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个课程术语的种种概念分析 ,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的口号。以此为前提 ,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这一口号所包含的种种新的课程观点和主张 ,所隐含的种种课程信念和理论假设 ,以期从基本观点和理念上更深入地认识校本课程开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厚辉  
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味着教师的传统角色从课程使用者到课程开发者的转变,在指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决策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本文以香港"快速发展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与研究为例,运用访谈与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被鼓励参与课程决策,从而获得深度学习的机会,增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历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华清  左菊  孙泽文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无法绕过的专门领域和特殊工作。因选取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可划分为多种类型:依据范围,可分为完全和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依据主体的变化,可分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依据主体参与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课程选择等六种类型。校本课程开发没有固定的程序,但具有一般的流程。它包括明确理念、情况分析、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和实施与评价五个步骤。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教学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活动是一种自发的、仅限于课或者科目层面上的课程活动 ,严格地说 ,这只是一种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的探索是在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影响下 ,少数学校进行的规范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整合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政策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前两种活动的超越 ,它预示着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时代的到来 ,体现了学校教育共同体的课程权利得到保障。最后 ,作者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价值定位、课程能力建设、审议机制与资源共享等 ,来展望新的地平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