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9)
- 2023(9789)
- 2022(8558)
- 2021(7833)
- 2020(6879)
- 2019(16085)
- 2018(15953)
- 2017(30708)
- 2016(17083)
- 2015(19370)
- 2014(19402)
- 2013(19540)
- 2012(18508)
- 2011(16622)
- 2010(16677)
- 2009(15290)
- 2008(15175)
- 2007(13754)
- 2006(11923)
- 2005(10524)
- 学科
- 济(68984)
- 经济(68918)
- 管理(41962)
- 业(40733)
- 方法(30396)
- 企(28276)
- 企业(28276)
- 数学(27355)
- 数学方法(27107)
- 农(21354)
- 地方(20607)
- 贸(18523)
- 贸易(18515)
- 易(17996)
- 中国(17738)
- 财(16297)
- 学(15336)
- 农业(14002)
- 业经(13624)
- 制(12647)
- 出(11283)
- 环境(10601)
- 和(10096)
- 地方经济(9656)
- 银(9252)
- 银行(9220)
- 融(9012)
- 金融(9009)
- 工作(8995)
- 理论(8828)
- 机构
- 大学(237706)
- 学院(237406)
- 济(93925)
- 经济(91491)
- 管理(88489)
- 研究(82927)
- 理学(75339)
- 理学院(74332)
- 管理学(72938)
- 管理学院(72474)
- 中国(61906)
- 科学(54075)
- 京(51603)
- 农(45228)
- 所(43062)
- 财(42664)
- 中心(39829)
- 研究所(39286)
- 业大(38199)
- 江(37691)
- 农业(35752)
- 范(33804)
- 师范(33492)
- 财经(33295)
- 北京(32565)
- 州(30693)
- 院(30296)
- 经(29992)
- 经济学(28761)
- 省(27850)
- 基金
- 项目(162244)
- 科学(125535)
- 研究(117112)
- 基金(115081)
- 家(101784)
- 国家(100964)
- 科学基金(84625)
- 社会(72229)
- 社会科(68252)
- 社会科学(68222)
- 省(64186)
- 基金项目(62544)
- 自然(55313)
- 划(55025)
- 自然科(53869)
- 自然科学(53848)
- 自然科学基金(52855)
- 教育(52388)
- 编号(48816)
- 资助(46173)
- 成果(39703)
- 重点(36992)
- 发(36651)
- 部(35064)
- 课题(33523)
- 创(32683)
- 科研(31447)
- 计划(30771)
- 创新(30679)
- 大学(29517)
- 期刊
- 济(104742)
- 经济(104742)
- 研究(66550)
- 中国(48674)
- 学报(40214)
- 农(40035)
- 科学(35647)
- 财(33517)
- 大学(28964)
- 管理(27371)
- 学学(27035)
- 农业(26897)
- 教育(23301)
- 技术(19936)
- 融(19613)
- 金融(19613)
- 图书(17762)
- 业经(17137)
- 经济研究(16042)
- 财经(15525)
- 业(15234)
- 问题(15214)
- 资源(14298)
- 贸(13542)
- 经(13397)
- 书馆(12930)
- 图书馆(12930)
- 版(12304)
- 理论(11377)
- 技术经济(11178)
共检索到356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增林 李源 刘天宝 董梦如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品质。论文基于高德地图获取的地图数据,使用城市网络分析工具(Urban Network Analysis Toolbox, UNA)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内的6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进行空间分异分析,并对区内90个社区的居民出行可达设施的数量及类别进行测度,最后对各个社区进行总体评价。结果表明:①大连市沙河口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呈现出"一主多次"的"廾"字形的结构,主要分布在西安路商业区周边和各个街道的次级商业区;②居民可达设施数量空间差异大,北多南少,各街道均有1或2个区域可达设施数量较多;③居民可达设施类型数量存在一定差异,70%以上的住宅楼中的居民可以获得全部6类公共服务设施;④各社区居民可达设施总体处于差异较小的均衡状态,但仍有个别社区存在内部差异较大的现象。设施的分布、地物的阻隔和社区的封闭程度对居民获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影响较大,建议构建"设施完善、便捷可达"的15 min社区生活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东霞 韩增林 王利 杜鹏 付加森
基于Arc GIS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可以解决设施(供给)与人口(需求)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及两者可跨越区界的潜在相互作用。通过对大连市沙河口区常住居家低龄老年人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获取各服务设施到人口聚居点的可达性数值并利用Map Info绘制成图,得出89个社区供需间潜在的空间可达性呈现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种结果,为大连沙河口区针对低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也展现了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道胜 柴彦威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道胜 柴彦威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姗琪 甄峰 孔宇 邹思聪
社区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单元。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模式以及使用社区服务设施的方式,促使以虚实空间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社区生活圈开始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亟待创新社区生活圈规划设计与建设思路,探究虚实空间交互的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估与布局优化方法,解决当前社区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效能低、与居民需求不匹配等实际问题。在梳理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估与布局优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虚实空间交互的社区生活圈研究思路,从虚拟服务对居民活动与社区空间影响的路径与机制、基于虚实空间交互视角下的配套设施评估和布局优化模拟方法三个方面,提出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这对于社区生活圈研究体系的丰富和深化、实证研究的开展以及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波 余斌 江海燕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命令成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由空间均衡趋向社会分异。以广州市为例,基于3954份有效问卷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数据,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中心城区116个街镇单元可以划分为6个类型,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居住单元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受旧城区社会经济持续繁荣及历史沉积效应影响,社区地位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可达性之间呈非完全一致性,体现出类似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法则"的作用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涛 刘颖莹 卢桂伊 张凯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逐渐凸显的教育设施与适学人口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提出基于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教育设施布局优化配置技术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地块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教育设施需求预测方法,进而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划分教育设施服务区并评价供需平衡性,最后利用空间交互模型优化教育设施布局。将该方法实证应用于武汉市硚口区初中布局,发现教育设施空间供给与人口学位需求存在空间错位问题,基于社区两实人口预测学位需求选定新增教育设施地址和扩容设施,有助于提升硚口区教育设施供需平衡性,保证设施服务公平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凌云 张楠 郑华
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市2县6区85个街道533个社区的现状摸底调研,对于六大类设施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基础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服务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的现状,从设施配置水平、设施供给方式、设施服务能力以及设施配置属性四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规划标准不成体系且不完善、实施机制尚未理顺、配套政策缺乏或存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的三方面对策与建议,包括:"多标合一",建立分级分区的差异化配置地方标准,明晰政府与市场供给主体边界,完善实施机制以及制定完善配套政策。
关键词: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实施 长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艺 宋聚生 戴冬晖
在总览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点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发现国外研究集中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和可达性、服务绩效和居民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而国内研究集中于设施配置标准、布局评价及规划选址与布局、配置现状及满意度评价三方面。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分别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配置研究的差异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设施配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艺 宋聚生 戴冬晖
在总览国内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点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涵,发现国外研究集中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和可达性、服务绩效和居民满意度评价三个方面,而国内研究集中于设施配置标准、布局评价及规划选址与布局、配置现状及满意度评价三方面。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分别进行文献综述,最后对国内外配置研究的差异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设施配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杨欢 张中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点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追求"量"到"质"的飞跃。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人们生活、工作、游憩、交往等活动的硬件载体,是城市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必然路径。研究在深入解读新型城镇化内涵要素、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从等级体系、功能结构、空间类型、行为需求等多角度切入,构建新型城镇化导向下基于不同角度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模式,最后借助空间句法及GIS分析方法对渭南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布局优化,为渭南市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可选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虞晓芬 吴倩倩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s K函数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热点集聚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集聚现象,其具体空间分布又各具特色;(2)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经营性设施的空间集聚趋向更加明显;(3)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伊 金云峰
此次研究基于满足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的目标,选择社区生活圈视角研究公共开放空间绩效。首先依据上海市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社区生活圈中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要求,讨论了生活圈概念,分析了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核心价值与标准,并设定空间绩效评价的指标;构建绩效评价的工作框架,借助Arc GIS平台,对各项指标做出具体分析,并得到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开放空间绩效的5点结论,旨在从规划角度为未来公共开放空间优化提供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文杰 徐昭锟
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区发展的好坏。本文以沙河市为例,主要从农业服务方面、教育方面、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方面、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河北省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河北省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