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3)
2023(6918)
2022(5920)
2021(5435)
2020(4285)
2019(9229)
2018(9015)
2017(17343)
2016(9047)
2015(9760)
2014(8927)
2013(8420)
2012(7286)
2011(6570)
2010(6605)
2009(6359)
2008(6087)
2007(5399)
2006(4935)
2005(4068)
作者
(22178)
(18467)
(18292)
(17510)
(11811)
(8722)
(8468)
(6975)
(6904)
(6299)
(6108)
(6087)
(5760)
(5524)
(5423)
(5418)
(5397)
(5341)
(5295)
(5287)
(4343)
(4324)
(4307)
(4282)
(4174)
(4033)
(3986)
(3920)
(3644)
(3604)
学科
(34707)
经济(34554)
管理(26868)
(23001)
(20826)
企业(20826)
中国(14062)
方法(13210)
(10094)
(10029)
业经(9761)
数学(9346)
数学方法(9259)
理论(8511)
地方(8074)
(7410)
(7180)
(6805)
财务(6793)
财务管理(6785)
企业财务(6507)
城市(6238)
环境(6189)
农业(6139)
(5864)
(5356)
(5212)
经济理论(4996)
(4925)
社会(4851)
机构
学院(120039)
大学(118045)
管理(46545)
(46524)
经济(45276)
理学(40283)
理学院(39822)
管理学(39174)
管理学院(38938)
研究(38132)
中国(27928)
(24256)
(23277)
科学(21662)
财经(18726)
中心(17638)
(17337)
师范(17244)
(17096)
(16952)
(16877)
研究所(15095)
经济学(14697)
北京(14613)
(14223)
(14066)
财经大学(13957)
师范大学(13909)
业大(13889)
(13475)
基金
项目(82290)
科学(66792)
研究(63554)
基金(60675)
(51434)
国家(50972)
科学基金(45339)
社会(44648)
社会科(41126)
社会科学(41109)
基金项目(32356)
(31774)
教育(29331)
自然(27092)
编号(26764)
(26691)
自然科(26492)
自然科学(26489)
自然科学基金(25982)
资助(22630)
成果(21468)
国家社会(18225)
重点(18224)
课题(18080)
(18026)
(17540)
(17200)
项目编号(16471)
(16441)
教育部(16222)
期刊
(54873)
经济(54873)
研究(36458)
中国(22085)
(18715)
管理(16027)
科学(15465)
教育(14372)
学报(14362)
(13395)
大学(11685)
学学(10996)
业经(9812)
(9527)
金融(9527)
财经(9396)
经济研究(9134)
农业(9065)
技术(8563)
问题(8313)
(8154)
城市(7347)
(6763)
现代(6313)
(5749)
商业(5697)
财会(5147)
图书(5080)
社会(5052)
职业(4690)
共检索到172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红燕  刘彦平  
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既是社区治理高效和可持续推进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后者的基本目标和真正内涵。社区治理的理论预设和践行程度作为制度前提和文化背景,对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途径和存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光芸  杨龙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它们既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因而我们有必要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亚琴  夏建中  
"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现阶段城市社区的建设目标。社区研究的理论脉络表明,社会资本是理解地域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在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社会资本测量工具,并对辽宁省的38个城市社区的社会资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之间并非互不相关,相反因为具有中等存量的社会资本而成为了地域共同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海梅  
社会资本积累是一个过程,它是"嵌入于治理网络并能提升治理绩效的资源"获得持续动员的过程。因此,嵌入在治理网络结构之中的资源动员潜能和动员能力的再生产影响着社会资本的存量。通过参与式治理,可以获得基于相互认同的信任。并且,参与式治理为资源动员潜能的发掘以及资源动员能力的再生产提供了一个运作平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社育  蔡平  
目前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的重点是对身体健康的照护,对精神、社会、身体三维一体的全方位健康需求供给能力相对滞后、满足度低,需要社区康养的新发展予以支撑和保障。在社区治理的逻辑框架下,社区康养领域出现的照护服务、营养配餐、运动康复、适老化改造、金融、教育、宜居环境开发等新业态,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面临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标准不高、人才支撑不强、供需信息不对称、市场宣传不到位、社区公共服务不配套等诸多挑战,需要在创新治理模式、推进科技赋能、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实现突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平  胡冬冬  郑玥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实现城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现代化的载体。新冠肺炎疫情下,老旧社区各类空间配置失衡、品质不高、精细化治理水平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城市老旧社区将面临的挑战,并基于健康城市理论提出了构建老旧社区治理规划框架的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社会资本是通过民众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以信任、互惠、规范、公共精神为内核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内蕴有天然的社会治理要素。一个社会拥有的社会资本储备越多,秩序会更良好,发展会更和谐。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社会资本属性,社区学习共同体存量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从而会降低社区治理成本、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实践中需要提升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社区治理能力,要提供一定的保障环境,并对其能力进行评价,以增强其社区责任感,营造服务公益、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玫  
由于农民工社会资本的缺失,大量进城农民工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社会,而是处于边缘状态,沦为城市的弱势群体。社区图书馆作为社会的公共文化机构,社区的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休闲中心在农民工社会资本重构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主要体现在:为农民工提供平等与免费的公众服务、免费教育机会、多元化的城市信息和公共交流场所;提升民主素养,培养其公民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促进其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的提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治菊  
社会转型期,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中的四种传统社会资本(即传统权威、传统规范、传统节日、传统交往基础)发生了变化,利益、信任、参与、合作、法律等注入其中,成为了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会资本新的构成要素,对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会资本、进行社区治理,政府应转变村民观念,为农民提供交往的平台;发挥社区精英的作用;加强村委会建设;依法治村,构建新型村寨社会规范;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农村教育。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建胜  
城市化进程使得城郊地区和城中村出现了大量"撤村建居"型社区,这些社区尽管在产业结构和农民身份属性上早已实现了非农化,但其社区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了村庄的治理模式。本文以杭州的实践为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撤村建居"型社区治理,并提出社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Z社区的"深描",作者从生活空间变迁及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两个维度展示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社区样态,首先,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聚落模式置于"城乡连续统"框架下,抽象出此类社区的基本特征,即动力机制市场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生计模式多元化、社区基层建设"新型单位化";其次,不同于学术界既有城乡人口迁徙聚落模式,Z社区在动力机制、组织转型和生计变迁等维度均有其特殊性,并指出其与传统新农村社区的区别和联系;最后,作为中原地区一种特殊的人口聚居模式,Z社区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面临"走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桂波  赵一秀  
近年来,科技治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促进创新与社会价值融合已经成为各国科技治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责任式创新"阐述了集体、开放、综合创新方法,为科技治理提供了具有实践效力的伦理框架。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机遇期,科技治理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责任式创新"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创新"与"责任"相结合、促进创新活动符合社会期望并实现科技治理范式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