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1)
2023(1931)
2022(1651)
2021(1585)
2020(1310)
2019(2800)
2018(2604)
2017(4951)
2016(2675)
2015(2759)
2014(2624)
2013(2418)
2012(2285)
2011(2041)
2010(2085)
2009(1910)
2008(2009)
2007(1930)
2006(1646)
2005(1493)
作者
(6381)
(5247)
(5094)
(5089)
(3319)
(2510)
(2352)
(2111)
(1971)
(1878)
(1818)
(1731)
(1674)
(1647)
(1609)
(1608)
(1597)
(1542)
(1502)
(1416)
(1293)
(1239)
(1222)
(1201)
(1171)
(1163)
(1154)
(1088)
(1080)
(1072)
学科
管理(11794)
(8488)
经济(8469)
(7256)
(6842)
企业(6842)
(6332)
国家(6287)
(6000)
工作(4241)
财政(3738)
国家机关(3733)
机关(3733)
(3696)
(3207)
人事(2977)
人事管理(2977)
(2901)
(2847)
机关工作(2763)
方法(2756)
与人(2683)
体制(2426)
中国(2391)
(2375)
业经(2323)
(2299)
(2261)
财务(2258)
财务管理(2242)
机构
大学(35987)
学院(35307)
管理(14856)
(13871)
经济(13488)
理学(12803)
理学院(12695)
管理学(12642)
管理学院(12552)
研究(11216)
(9819)
中国(8313)
(7124)
财经(7088)
(6505)
财经大学(5328)
中心(5312)
科学(5272)
(5132)
(4792)
经济学(4475)
北京(4411)
(4351)
师范(4338)
(4278)
(4144)
研究所(4078)
经济学院(4009)
商学(3653)
商学院(3605)
基金
项目(23270)
研究(19005)
科学(18898)
基金(17624)
(14900)
国家(14774)
社会(13428)
科学基金(12841)
社会科(12630)
社会科学(12625)
基金项目(9073)
教育(8316)
(8208)
编号(7689)
(7131)
成果(6988)
自然(6875)
自然科(6692)
自然科学(6692)
自然科学基金(6573)
资助(6384)
国家社会(5942)
(5867)
(5682)
(5282)
课题(5264)
教育部(5182)
重点(5157)
项目编号(5112)
人文(4938)
期刊
(17074)
经济(17074)
研究(11516)
(8907)
中国(7550)
管理(5020)
学报(4393)
科学(4379)
大学(3902)
财经(3756)
(3692)
学学(3661)
教育(3642)
(3208)
(3059)
金融(3059)
经济研究(2707)
农业(2296)
业经(2286)
问题(2271)
社会(2249)
财会(2201)
(2166)
会计(1971)
(1918)
财政(1918)
技术(1909)
图书(1760)
现代(1749)
(1690)
共检索到53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从政府"统管一切"转变为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前提是政府放权。但是,放权不是放任不管,放权的目的是激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群众有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持续活力。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资源权利向受益群体或者目标群体倾斜,尽可能地形成受益者自主实施管理的局面;二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来实现放权。凡是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三是适度放权或过度放权,避免放权不足;四是放权后要加强支持和强化监管,为改善社会治理保驾护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文汉  
政府行为效率始终是社会民众关注的焦点,其影响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提高政府行为效率亦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政府为此往往通过建立规则、明确责任、激励创新、强化监督等举措来提高其形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着政府职能,政府履行职能的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以及官员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其行为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茹  
本文讨论了政府审计在公共工程项目治理中的角色,并以上海市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为例,分析了项目建设中的"缺位"与"越位",进一步分析跟踪审计模式下的政府审计职能,并从市场有序竞争、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过程控制等方面对跟踪审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勋  
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势在必行。笔者就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看法。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成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专门班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殿志  
当政府预算在人代会未获通过时,如何办?是个新课题。政府固然可依法保障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支出,但项目预算不得动支,因此必须重新编制预算并经过审批程序。这后续的善后工作如何快速有效进行,不至影响新财政年度计划安排和落实,需要研究解决,特别是法律程序亟待完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侠  高新军  
在地方政府治理中,我国最基层的乡镇级地方党政通行的规则并不是那些正式的制度,而是潜规则。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治理中潜规则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剖析,进而指出了潜规则对地方政府治理的若干危害,最后展望了潜规则的演变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敏敏  祝峰  付蓉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速度加快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巨灾风险也在集聚。在中国,巨灾发生后,灾后重建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救助,受条件限制,保险业尚未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分散和减轻巨灾给地方政府投融资所带来的损失,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巨灾损失进行投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德铭  
政府预算体系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颁布后,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确保政府预算体系的相关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人大、财政、审计等公共财政的内外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各本预算之间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全胜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机关,权利主体是社会公众,其客体是政府公共信息,法律应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李秀玲  
近年以"撤并"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政府改革被视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有效举措。为此,有必要就乡镇政府改革的三大问题进行辨析,即乡镇政府改革是撤并乡镇还是功能重构?是撤并乡镇以做大求规模效益还是注重小政府以求公共服务的质量责任和回应性?是对上(上级政府)负责的压力驱动型体制还是对下(本地居民)负责的需求导向型体制?以此来审视和反思当前我国的乡镇政府改革,结论是:"撤并式"乡镇政府改革效果有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建民  
实施蓝色经济战略必须加强政府投资绩效评价,要对政府投资使用效率、效果进行评价。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能有效提升政府发展蓝色经济的管理职能,客观上有效促进绩效评价在蓝色经济建设中的普遍应用。在构建蓝色经济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指标时,应重视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选择。将评价指标体系分成一个属性层和两个指标层。属性层为绩效评价的顶层,顶层指标名称的定义依赖于属性层的内涵和理论推导结果;第二层指标由能计算出的具体结果和根据经验总结的定性结论两部分组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大数据时代为传统的政府统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政府统计视角,从大数据的概念、数据源、处理技术、制度建设以及在中国政府统计的应用5个方面,逐一探讨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并为把大数据打造成中国政府统计数据源"第二轨"的改革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德铭  
政府预算体系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颁布后,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确保政府预算体系的相关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人大、财政、审计等公共财政的内外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各本预算之间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现实中,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或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和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初宜红  
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持续推进。然而,在政府会计人才培养层面,高等学校关于政府会计学科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现实需要。本文从设置路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相关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政府会计学科体系、培养政府会计专门人才的思路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