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9)
2023(13037)
2022(10828)
2021(10469)
2020(8368)
2019(18590)
2018(18519)
2017(33736)
2016(19189)
2015(21148)
2014(21159)
2013(19508)
2012(18055)
2011(16185)
2010(16448)
2009(15037)
2008(14724)
2007(13652)
2006(11979)
2005(10513)
作者
(51613)
(42785)
(42761)
(40805)
(27132)
(20766)
(19717)
(16633)
(16539)
(15547)
(14548)
(14467)
(13704)
(13449)
(13416)
(13212)
(13033)
(12816)
(12651)
(12034)
(10790)
(10726)
(10210)
(9983)
(9781)
(9711)
(9584)
(9321)
(8796)
(8768)
学科
(58004)
经济(57816)
管理(50575)
(44662)
(39724)
企业(39724)
方法(24324)
中国(23848)
教育(22835)
(18768)
(18571)
理论(18532)
(17811)
数学(17601)
数学方法(17232)
业经(16471)
(15786)
(12220)
(12158)
(11575)
财务(11534)
财务管理(11507)
农业(11195)
企业财务(10948)
技术(10947)
(10900)
银行(10873)
地方(10815)
教学(10690)
(10418)
机构
大学(255004)
学院(252583)
研究(88910)
管理(86826)
(86362)
经济(83945)
理学(74458)
理学院(73433)
管理学(71649)
管理学院(71139)
中国(61213)
(55423)
科学(55027)
(44808)
(44500)
(43949)
师范(43535)
(41993)
研究所(40326)
中心(40245)
(40029)
教育(37543)
业大(36359)
师范大学(35095)
北京(35084)
财经(34974)
农业(32973)
技术(32466)
(32185)
(32076)
基金
项目(167014)
科学(132107)
研究(128016)
基金(117228)
(102425)
国家(101369)
科学基金(85818)
社会(79902)
社会科(74366)
社会科学(74341)
(67009)
教育(66356)
基金项目(60522)
(58305)
编号(54625)
自然(53710)
自然科(52545)
自然科学(52528)
自然科学基金(51585)
成果(48144)
资助(46736)
课题(41034)
重点(39180)
(37802)
(36020)
(35060)
(34681)
(34674)
项目编号(33889)
教育部(32967)
期刊
(101797)
经济(101797)
研究(82546)
教育(63403)
中国(63015)
学报(44162)
(39995)
科学(38045)
(36888)
大学(34456)
管理(32935)
学学(31020)
农业(26952)
技术(23740)
(20351)
金融(20351)
财经(17924)
业经(17837)
职业(16510)
经济研究(16327)
(15646)
(14313)
图书(13826)
(13438)
(12551)
论坛(12551)
问题(12327)
(11565)
业大(11298)
科技(11184)
共检索到39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启容  
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是进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首先,让老年人在群体性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仍然是社会主流的一部分,没有被社会所抛弃;其次,让社区居民有充分交流的空间,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再次,以群体性活动促进人际交往,以熟人社会的方法解决当前陌生人社会带来的信任危机;最后,通过群体性活动的运作,形成参与者的自组织协商议事机制,推动基层民主发育。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伟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的群体性活动,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当前中国村民的信任结构,特别是村民对村落内部事务的信任结构。研究发现,一方面,村民总体上对群体性活动尤其是涉及村落公共事务的活动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村民对各类精英的期待与精英现实之间存在落差,村民对现有精英的信任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期待不同类型的自生性精英;而从内在的信任和观念结构上挖掘,可以发现,村民当前的信任状况既延续了传统村落的差序特征,又呈现出转型期村民与外部世界包括国家的新型关系的可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存在不同类型的村民群体性活动,这些活动展开的过程与机制受到各方研究者的极大重视。可以采用利益—精英—信任的分析框架,用来解释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得以展开的具体逻辑及影响活动结果的中间因素。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尤其是涉及村落公共事务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之所以最终难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在利益—精英—信任这一链条上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利益—精英—信任既可以作为分析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共同框架,也可以作为比较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基本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克  刘海燕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由此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了高发的态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网络舆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能否有效进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能否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是辩证的,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网络舆论的特点及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机制,从科研、立法、政府网站的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网络舆情的治理力度,才能稳妥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和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香丽  
从利益博弈视角审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正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大学生同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利益非均衡博弈,导致大学生的自身权益受损,这是诱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变化,是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因素;消极心理,是引发大学生群体事件的自身因素。应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管理策略包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建立大学生群体事件预警机制;建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亮   沈凯   张宁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机构号用户画像,揭示各类机构号群体的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对机构号内容运营的优化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了活动理论框架下的机构号信息行为模型。抽取特征标签并量化,刻画包含基本信息、内容生产、社群交互、平台功能和话题专注特征的机构号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结合活跃度标签和内容质量标签实现用户聚类,并分析各聚类的画像特征。[结论/发现]生成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机构号画像,按内容质量和活跃度识别出机构号的四种类型。机构号内容运营的核心要素是在擅长领域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高质量的回答能够吸引高影响力用户,通过社群经营能够提高内容运营可见度与社区曝光;机构号内容运营聚焦少数主题策略,但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时,适当结合其他更有传播性的主题,可以实现用户引流。[创新/价值]基于活动理论构建机构号用户画像,识别出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有助于优化机构号内容运营效率和提升社区影响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慧君  李树茁  
为了理清性别失衡对公共安全影响机制与作用模式,本文首先描述了转型社会中社会风险的主要形态,及性别失衡放大社会风险的途径;其次,通过改进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模型,构建了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的理论解释框架,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揭示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途径,提出以网络治理为工具的危机管理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亚琴  申会霞  
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进行了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居民参与呈现出"弱组织化参与"特征;社区社会组织在居民自治性参与及志愿性参与中所起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加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居民更有可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水平型社区社会组织由于缺乏足够的公共性与动员能力,未能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起到显著的作用。据此认为,培育具有较强公共性的水平型社区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渠道,是我国社区治理体制创新中的重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已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行业性、产业链式的责任缺失情况不断出现,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向社会敲响了警钟。本文在界定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概念的基础上,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维度,对六大行业的典型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进行了归类总结,以形成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系统性分析,并深入探讨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特征:隐蔽性和长期性,从众性和常态性,破坏性和不可逆性。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源于不同主体的责任博弈失衡,需要构建多元主体之间的联合监督和共同治理机制来推进群体性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华  
整体性治理以实现整体利益为导向,通过采用协调与合作相结合的治理手段,提升治理绩效。为实现农村社区“三治协同”的最佳成效,需要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发挥智慧治理的支持优势,构建“三治协同”共同体,集聚法治、德治及自治等治理资源,完善治理绩效评价,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融合,以实现基层善治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光芸  杨龙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它们既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因而我们有必要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成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参与不足导致的环境决策异化。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平等参与,在理性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环境决策,增强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信,在治理环境群体性事件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以协商民主的方式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推动政府从"统治型"向"治理型"的转变,加强协商平台建设,公开环境信息,培育和引导环保组织积极参与协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  赵定东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村落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为拆迁、安置补偿、集体经济等相关个人利益的制度性保障问题而引发的同政府、开发商、村干部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昆明市2个失地村落的调查,发现其真实矛盾根源主要在于农民利益维护制度的权利缺失以及基层政府的经济性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失地村落利益冲突的动因形态,进而提出了合理提升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公开土地相关制度与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基层监督管理,协调各方利益、充分为失地村民考虑,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等规避失地村落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家辉  
社区教育的兴起,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社区治理是构建新型服务型社会、强化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教育在价值观正面引导、人际关系正面引导、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收集、分析等为社区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凯  
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效果实现为目标,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社区各方主体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社区教育共同体在组织框架、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社区教育的共同愿景和多元合作局面,推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