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7)
- 2023(14868)
- 2022(12830)
- 2021(12375)
- 2020(10175)
- 2019(23470)
- 2018(23591)
- 2017(44005)
- 2016(24953)
- 2015(28181)
- 2014(27989)
- 2013(26640)
- 2012(24564)
- 2011(22257)
- 2010(22675)
- 2009(20256)
- 2008(19826)
- 2007(17663)
- 2006(15731)
- 2005(13830)
- 学科
- 济(84770)
- 经济(84675)
- 管理(71743)
- 业(69122)
- 企(59214)
- 企业(59214)
- 方法(36630)
- 数学(30809)
- 数学方法(30326)
- 中国(29080)
- 农(24741)
- 教育(24694)
- 财(22628)
- 技术(21750)
- 业经(20854)
- 理论(20430)
- 学(19894)
- 地方(18687)
- 制(16715)
- 农业(16268)
- 策(16030)
- 贸(15683)
- 贸易(15673)
- 易(15223)
- 和(14508)
- 划(14111)
- 银(13977)
- 务(13974)
- 银行(13935)
- 财务(13908)
- 机构
- 大学(337093)
- 学院(335056)
- 管理(131598)
- 济(125411)
- 经济(122219)
- 研究(113721)
- 理学(113523)
- 理学院(112181)
- 管理学(110304)
- 管理学院(109627)
- 中国(79069)
- 京(73377)
- 科学(68663)
- 财(58368)
- 所(55922)
- 范(54552)
- 师范(54228)
- 江(51446)
- 研究所(50818)
- 中心(50450)
- 农(47670)
- 北京(47398)
- 业大(46095)
- 财经(46001)
- 师范大学(43834)
- 教育(43405)
- 经(41789)
- 州(41583)
- 院(41536)
- 技术(40172)
- 基金
- 项目(223781)
- 科学(177647)
- 研究(174449)
- 基金(157469)
- 家(134840)
- 国家(133496)
- 科学基金(115103)
- 社会(105883)
- 社会科(100012)
- 社会科学(99987)
- 省(89840)
- 教育(87050)
- 基金项目(83115)
- 划(76536)
- 编号(74595)
- 自然(73066)
- 自然科(71350)
- 自然科学(71336)
- 自然科学基金(70060)
- 资助(64001)
- 成果(63631)
- 课题(54551)
- 重点(50718)
- 部(50513)
- 创(49765)
- 发(48938)
- 项目编号(45991)
- 创新(45565)
- 年(44487)
- 教育部(44152)
- 期刊
- 济(140084)
- 经济(140084)
- 研究(109166)
- 中国(75143)
- 教育(74241)
- 管理(50352)
- 学报(46650)
- 科学(44657)
- 农(43224)
- 财(42885)
- 大学(36794)
- 技术(34380)
- 学学(32813)
- 农业(30362)
- 融(28185)
- 金融(28185)
- 业经(23626)
- 财经(21601)
- 经济研究(21436)
- 图书(19279)
- 职业(19193)
- 经(18425)
- 问题(17388)
- 科技(17332)
- 坛(17051)
- 论坛(17051)
- 业(16108)
- 技术经济(16052)
- 理论(15705)
- 发(15242)
共检索到50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璜 仲红俐
社区教育教师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本保障。常州市社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阻碍了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社区教育教师创新培养的策略与路径,推进社区教育的助推剂和抓手包括建立社区教育教师创新培养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开放大学对社区教育教师创新培养的督导作用、推进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强对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与利用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孙小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文章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五点建议:(1)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创新;(2)引导学生提高做事效率,合作创新;(3)突破传统教学评估模式,激发创新;(4)建立教师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规范创新;(5)改进现有教学技术设备,保障创新。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翠兰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在阐明"三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三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三师型"教师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
“三师型”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闵维方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专门由师范院校系统定向培养教师的教育体系日益凸显其不足,急需改革教师培养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为此,我们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教育学双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一年制教育学硕士学位"制度,在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实施"三年制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制度,从而建设高水平、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培养 综合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林 周震
如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各方所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重大热点问题。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基础,以审度和改革课程教学体系为主要途径,以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保证,以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为有益补充。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应用型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连臣 王红琳 陈曦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不仅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积极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已然成为高等院校21世纪改革与创新的重要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敏 王丽娜 赵明
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隐性知识的获得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分析隐性知识特征和获取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隐性知识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对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海智 丁楠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概述默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默会知识对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该策略涉及知识构建、师生交流、学习共同体和科研实践等方面,以期对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默会知识 创新能力 学习共同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爱祥 孙少哲 杭祝智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现状,从大学生创新激发模式、培育模式以及文化素养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着力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包相玲
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但是目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习观念的培养、教学模式及内容的优化、科学考评机制的建立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合理化教学建议,旨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教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文静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外语教师来担当此任。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其自我实现息息相关,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理论,通过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对现代技术的掌握来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与科研来促进自身与学习者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外语教师 创新思维 自我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凌瑛
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教育行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在于教师精神、教师知识以及教师能力。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相应研究,阐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提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运行机制,最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 运行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鲍晓萍
为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改革的核心要转向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要把握创新精神,掌握创新人才的素质特点,转变观念,创设环境,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和考试机制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良好创新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素质 大学生 实践训练 考试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阎升光 何丽娟
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创新人才诞生的摇篮;通识教育实施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让高校大学生领悟中华文明之灵魂,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激励大学生不断思考,成为拥有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思想理念、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的一代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通识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颂梅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迫切需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人才结构的提升,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与个体终身学习相对应,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