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2)
2023(8507)
2022(6508)
2021(6168)
2020(4869)
2019(10856)
2018(11165)
2017(19345)
2016(11837)
2015(13646)
2014(13869)
2013(12624)
2012(11746)
2011(10675)
2010(11006)
2009(9973)
2008(9975)
2007(9475)
2006(8827)
2005(8260)
作者
(34706)
(28994)
(28845)
(27525)
(18468)
(14057)
(13270)
(11620)
(11281)
(10517)
(9973)
(9793)
(9455)
(9411)
(9308)
(9150)
(8889)
(8882)
(8517)
(8392)
(7560)
(7402)
(7210)
(6867)
(6734)
(6533)
(6512)
(6473)
(6107)
(6028)
学科
(38047)
经济(37986)
管理(26980)
(24318)
教育(19927)
中国(19567)
(19215)
企业(19215)
(13527)
(12927)
方法(12892)
理论(10795)
数学(10381)
数学方法(10115)
业经(10083)
(9232)
(9172)
(9145)
农业(8532)
地方(8299)
发展(8104)
教学(8056)
(7981)
技术(6903)
(6516)
(6108)
(6073)
贸易(6067)
(6011)
银行(5979)
机构
大学(167265)
学院(161071)
研究(64824)
(53647)
经济(51931)
管理(49543)
中国(42523)
理学(41657)
科学(41645)
理学院(40984)
管理学(39678)
管理学院(39396)
(39155)
(34452)
(32543)
(32329)
教育(32163)
师范(31976)
研究所(31306)
(28185)
中心(27840)
师范大学(26204)
农业(25692)
业大(25616)
北京(25595)
(25552)
(23415)
技术(23055)
(21768)
(20128)
基金
项目(102666)
科学(80698)
研究(77488)
基金(70321)
(63262)
国家(62566)
科学基金(51015)
社会(45928)
教育(43271)
社会科(42816)
社会科学(42802)
(41502)
(37597)
基金项目(35447)
编号(33398)
自然(32836)
自然科(32097)
自然科学(32082)
自然科学基金(31497)
成果(30476)
资助(28748)
课题(27458)
重点(25257)
(23706)
(23491)
(22444)
(21005)
规划(20204)
(20052)
教育部(19927)
期刊
(66956)
经济(66956)
研究(58861)
教育(52464)
中国(47949)
学报(31585)
(31370)
科学(27009)
大学(24499)
学学(21528)
农业(21120)
管理(20056)
(19421)
技术(17313)
(13011)
金融(13011)
职业(12807)
(11092)
业经(10474)
经济研究(10249)
财经(10175)
(9194)
图书(9162)
(8951)
(8839)
论坛(8839)
业大(8750)
问题(8688)
技术教育(8386)
职业技术(8386)
共检索到266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社会由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其核心是"化人",即人的城镇化,即使农民增强对产业结构调整、职业岗位变更的职业适应力,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文明观和价值观,养成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新行为。而真正的"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经历漫长的"长途跋涉"和脱胎换骨的"洗脑",经过长期的教化、浸染、陶养和积淀,方能完成。而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人文气息浓郁的教育类型,和社区居民素养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实施人的城镇化教育的天然土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连平  
本文以山东诸城市社区教育经验为例,阐述了城乡社区教育的开展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诸城市社区教育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城乡社区教育的作用,提出科学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教育;启动全民教育,社区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俊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带来了诸多难题。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密度低,仅靠现有城市无法解决大多数剩余劳动力,只有建设众多的小城镇可以发挥作用。这既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能性,其地位和作用值得肯定。文章以四川为例进行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红玲  
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首当其冲关涉的是人的城镇化,它不仅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转移、农民职业的转换,即把农村的户籍变成城市户籍,还意味着农村人口从价值观、生活观到思想理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彻底发生质变,真正转为市民。基于社区教育所禀具的开放性、全纳性、覆盖性、渗透性、庶民性、公平性的功能属性,当前,需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叶忠海  张永  马丽华  贾红彬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和基本特征,揭示了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运用调查法和比较法总结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潜在机遇和隐性挑战;最后提出了社区教育适应并促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忠海  张永  马丽华  贾红彬  
叶忠海、张永、马丽华、贾红彬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中撰文,归纳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核心和基本特征,揭示了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对社区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应对对策。不同的领域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未达成共识,基本可归纳为: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发展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发挥市场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茂林  
针对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投入的瓶颈问题,地方政府以建设"三网合一"普教平台为突破口,以项目资助方式诱导企业、社区成员等,将资金投入到普及社区中职教育的关键点上。为了优化投入渠道,需要针对地方支柱产业的对口专业实施财政投入,引导骨干企业及其从业者增加投入,确保主流专业在新型城镇化社区中的普及。针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以"教育券"扶贫投入方式,调动中职学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投入普及中职教育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普及社区中职教育的公平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红玲  张利纳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化人。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短板。社区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阵地,而课程是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粗放、随意,功利化、形式化严重。服务于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对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集约化建构,真正打造出满足传统农民转为新市民、传统农民转为职业新农民、新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切合农村实际的、实用性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晓宇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必由之路,更是工业化的加速器、网络化的新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这需要加强和完善新型城镇化的社区教育,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文先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阐述,随后就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教育面临的趋势与任务,进而对加强新型城镇化的社区教育提出新的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刘伟  
新型城镇化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社区教育能从"志力""智力"与"技术"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赋能。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程看,"十四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重心已从外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搬迁移民市民化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指标。历经"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系列政策的推动,搬迁移民市民化的政策保障、物质基础已基本完善,因此需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志力""智力"与"技术"助力功能。一是明确社区教育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边界与目标,二是多方联动筹集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市民化的社区教育资源,三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推动现代学习型社区建设,四是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母文化与新文化融合创生新的共同体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勤  曹汐  
实现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是根本动力。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迈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演进的复杂性和空间差异性决定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指产业之间的结构演进,还包括产业内部的功能升级、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适应中国国情的产业转型升级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吸纳、溢出、协调和环境等多重效应。充分释放这些效应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分层次、有差别地推进产业结构的演进;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价值链;引导和加强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城市群和产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群与城市群互动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刚   李润琴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无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数研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引入技术创新和碳减排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水平低的省(区、市)与中部地区提升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碳减排是数字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传导机制;通过进一步的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呈现出先正后负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为加速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银杏  谢琴  许伶军  
社区教育作为社会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重要平台,是推进我国新城镇化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平台与力量的衔接与契合的过程中,不仅折射出新城镇化建设的特征与个性,更彰显出社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如何理性把握新城镇化推进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新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责任深化与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迫切与亟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佳萍  李天鹰  
李佳萍、李天鹰在《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8期中撰文,分析了社区教育对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社区教育的新使命,提出了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逐步向城镇进化转型的过程。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是现代社区和社区教育必须担当的责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利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未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明显加速。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和规模扩张,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镇规模结构失衡、产业特色不鲜明和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求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