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2)
2023(9934)
2022(8406)
2021(7620)
2020(6092)
2019(13887)
2018(13701)
2017(25970)
2016(14026)
2015(15610)
2014(15425)
2013(15305)
2012(14709)
2011(13513)
2010(14173)
2009(12919)
2008(12880)
2007(11863)
2006(11065)
2005(10295)
作者
(41209)
(34245)
(34134)
(32452)
(22227)
(16315)
(15477)
(13176)
(13118)
(12598)
(11758)
(11507)
(11189)
(11127)
(10971)
(10557)
(10225)
(10026)
(9900)
(9844)
(8850)
(8512)
(8421)
(7904)
(7814)
(7791)
(7751)
(7731)
(6898)
(6896)
学科
(59408)
经济(59344)
(40396)
管理(39908)
(31683)
企业(31683)
中国(21398)
地方(20141)
(19500)
(16190)
(15901)
银行(15889)
业经(15522)
方法(15518)
(15467)
(14651)
(13837)
金融(13837)
农业(13144)
(12778)
数学(12629)
数学方法(12422)
(11690)
(11630)
贸易(11615)
(11196)
(11070)
地方经济(10919)
技术(9762)
环境(9749)
机构
学院(198817)
大学(194720)
(82904)
经济(80788)
研究(76423)
管理(73389)
中国(62413)
理学(60382)
理学院(59599)
管理学(58698)
管理学院(58280)
科学(44683)
(43377)
(41779)
(39496)
中心(35355)
研究所(35139)
(34013)
(32965)
财经(30764)
(28980)
师范(28729)
北京(28519)
(28120)
(27754)
(27347)
业大(25642)
(25229)
农业(25202)
经济学(23845)
基金
项目(121528)
科学(96173)
研究(92976)
基金(85865)
(74466)
国家(73752)
科学基金(62560)
社会(57956)
社会科(54853)
社会科学(54844)
(48158)
基金项目(44314)
教育(41714)
(40915)
编号(38983)
自然(38832)
自然科(37882)
自然科学(37875)
自然科学基金(37182)
资助(34966)
成果(33194)
(32589)
课题(28635)
重点(28160)
(26445)
发展(26418)
(25943)
(25071)
(24277)
创新(23369)
期刊
(106700)
经济(106700)
研究(67793)
中国(49203)
(31993)
(31007)
管理(30331)
(29896)
金融(29896)
科学(27146)
教育(26470)
学报(26317)
农业(21474)
大学(20400)
学学(18998)
业经(18788)
技术(17196)
经济研究(16519)
财经(14937)
问题(13328)
(12849)
(11469)
(11398)
国际(10903)
(10270)
论坛(10270)
世界(10201)
现代(10154)
图书(9576)
(9517)
共检索到336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鸣  
社区支行是商业银行一种特殊类型的支行,属于简易型银行网点。社区支行在业务经营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设立在大型社区,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二是"实行有限牌照",主要办理个人金融业务;三是可以选择多种业务办理方式。社区支行在准入资格的监管上更加强调事前审查和调控,而在设立的具体行政审批过程上则更加强调简政放权原则,因此体现了双重监管的特征。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社区支行,要发挥自身渠道优势,明确社区支行的战略定位和服务模式,制定好社区支行发展规划;同时,要加强社区支行内部管理,提高精细化运营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滨  任喜萍  
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推动了金融服务场景化,降低了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改变了金融业务模式与组织形态,拓展了金融服务核心要素的范围,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而金融的核心功能、金融运行的基础机制、金融监管的最终目标并没有因金融科技的介入而发生改变。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在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增加金融产品种类和扩大金融服务人群的同时,给金融体系引入了新的风险因素,使金融科技运用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给监管当局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应重塑金融科技监管理念,充分利用监管科技的发展来匹配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完善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机制设计,对于大型科技金融平台注意创新发展和强化监管并重,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的统筹协调。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红  金兵兵  
目前,我国私营个人征信机构存在信用评分标准不统一、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凸显、信息安全风险突出、传统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征信管理法律法规,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我国个人征信机构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燕平  胡永强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同业业务对支持实体经济和优化银行利润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监管政策对贸易融资同业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现阶段同业监管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同业业务的策略,指出商业银行应通过优化管理、自行规范、合规创新和渠道建设发展贸易融资同业业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联生  
审计意见购买是国际会计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分析了变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下的审计意见购买的行为特征及其最优监管策略。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所要求的审计意见购买收益的分成比例,取决于审计师与经营者的贴现因子;但审计师要求的固定收益分成比例,高于变动收益分成比例。监管者的最优监管策略并不能杜绝审计意见购买行为,不同监管者对变动收益下审计意见购买行为所采取的最优监管策略各不相同,但对固定收益下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监管,其最优策略是一致的;同一监管者对变动收益下和固定收益下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其最优监管策略可能存在差异。变动收益下的审计意见购买必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小贝  
我国商业保理业务发展现状根据《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2010年6月版)第一条的规定,保理是指供应商为获取保理商的融资或为获得保理商提供的分账户管理、账款催收、坏账担保服务中的至少一种服务,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的行为。保理是国际贸易出口融资的主要补充手段之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慧  
商业银行肩负清算行业"压舱石"的角色,在跨境支付业务规模、服务群体数量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伴随中国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及金融科技飞跃式发展,各类技术革新相继涌现,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稳定上升,人民币清算业务成为新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应关注到跨境支付监管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为法律制度不完善、行业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洗钱活动打击力度不足、监管科技应用能力欠缺、国际监管协同度有待提升五方面。针对于此,可从加强跨境支付业务法制建设、强化行业内部监督、多方面打击洗钱活动、打造跨境支付监管技术框架、加强国际监管协同合作等途径着手,破解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监管难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新宇   吴岩   徐少康  
问询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常用监管手段,对我国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和落实具体规划要求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从问询函的创始阶段、信息披露改革阶段、试点注册制阶段以及全面实施注册制阶段,分析了中国问询函监管的发展历程及演进特征,并对其背后的演变原因加以探讨。文章通过对问询函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以期为深化监管体制改革、提升监管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监管当局需要关注金融业经营模式变化、金融行业的关联性、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运用宏观审慎理念和方法予以监管作为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对于这一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并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思敏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格局以信贷信息为主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我国征信业的支柱为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筹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20年的发展,该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联网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收录了以银行信贷信息为主,以社保、公积金、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思敏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格局以信贷信息为主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我国征信业的支柱为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人民银行于1997年开始筹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20年的发展,该系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联网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逐步收录了以银行信贷信息为主,以社保、公积金、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菅保华  吴振宏  李新宇  
一、我国民间外汇交易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前。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行外汇留成制度;二是通过外汇调剂市场调剂;三是实行汇率"双轨制"。随着外汇调剂量逐步增加,我国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由于外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晓俊  张晓惠  李文华  何奇骑  李云亮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前资产管理业务极不规范。综合治理为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重获新生,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规模弱小、运行效率不高、产品销售存在制约、产品发行与投资主流和市场运行存在偏差、风险管理与产品创新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树立"逆周期监管"理念,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拓展营销,鼓励券商进行业务创新等推动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监管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振拓  
2017年以来,国家在财政金融等各个层面相继出台多项强监管政策,给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看上去似乎都集中在金融领域,但实际上背后的根源是财政。伤于财政,毁于金融,由于地方政府没有约束地方债务扩张,软约束的财政压力都以金融风险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倒逼商业银行转型。本文分析了地方融资平台演变的内在逻辑,剖析了当前强监管政策对平台公司的影响,提出下一步商业银行应对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的发展策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盖宏伟  郭诚诚  佟林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孕育而生。共享经济革新了市场结构与劳动关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市场机制下的共享经济仍有不可自我调节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通过分析共享经济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及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政府监管所面临的困境及治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