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7)
2023(14319)
2022(11971)
2021(11218)
2020(9424)
2019(21218)
2018(21237)
2017(39524)
2016(21702)
2015(24170)
2014(24057)
2013(23245)
2012(20812)
2011(18614)
2010(18864)
2009(17184)
2008(16858)
2007(15009)
2006(13099)
2005(11425)
作者
(63507)
(52885)
(52352)
(49629)
(33437)
(25481)
(23826)
(20567)
(20008)
(18704)
(17925)
(17889)
(17169)
(16536)
(16215)
(16130)
(16041)
(15605)
(15202)
(15154)
(13253)
(12874)
(12770)
(12107)
(11951)
(11848)
(11693)
(11588)
(10718)
(10713)
学科
(79496)
经济(79401)
管理(66098)
(56480)
(46264)
企业(46264)
方法(36091)
数学(30735)
数学方法(30142)
(24526)
(21958)
中国(20205)
(19040)
业经(18643)
地方(18274)
(16562)
农业(16555)
理论(15469)
环境(15341)
(14516)
贸易(14509)
(14049)
(13567)
财务(13500)
财务管理(13469)
(13392)
(12892)
银行(12843)
(12714)
企业财务(12611)
机构
学院(297325)
大学(292800)
管理(113924)
(108156)
经济(105406)
研究(98300)
理学(97182)
理学院(95940)
管理学(93784)
管理学院(93212)
中国(75845)
科学(66152)
(63192)
(56775)
(51055)
(50366)
业大(49578)
研究所(46327)
中心(46130)
(45932)
农业(44769)
(40558)
师范(39998)
财经(39779)
北京(39463)
(37154)
(36510)
(35946)
技术(34132)
(33095)
基金
项目(205359)
科学(159199)
基金(145975)
研究(144265)
(130587)
国家(129482)
科学基金(109540)
社会(89189)
社会科(84337)
社会科学(84312)
(82742)
基金项目(78125)
自然(73879)
自然科(72042)
自然科学(72018)
自然科学基金(70668)
(69839)
教育(66392)
资助(59661)
编号(58594)
重点(46515)
成果(45459)
(44232)
(42543)
(42437)
课题(41208)
科研(39702)
创新(39662)
计划(39625)
大学(36965)
期刊
(123126)
经济(123126)
研究(78305)
中国(60931)
学报(53025)
(50554)
科学(47811)
管理(41987)
(40578)
大学(39332)
学学(37327)
农业(34162)
教育(32686)
技术(25918)
(23827)
金融(23827)
业经(22529)
(20067)
经济研究(18926)
财经(18213)
(16594)
资源(16139)
(15681)
问题(15524)
科技(14856)
业大(14331)
统计(14110)
商业(13775)
图书(13774)
(13422)
共检索到43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娟  田世政  
自然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原住民是旅游大社区中的一个群体,其旅游参与内容及深度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国内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在开发中采取了原住民整体搬迁模式。以新疆喀纳斯生态旅游景区为例的调查研究发现,此种搬迁模式下的原住民旅游参与方式与内容,对景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游客管理疏导不力,游程不畅,削弱了景区市场营销的优势,抑制了景区环境管理的力量,降低了景区旅游供需调节能力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旭亮  张海霞  
本文详细列举了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进而分析了其特色优势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喀纳斯湖景区生态旅游营销的客源市场分析,然后以客源市场为依据,开展了喀纳斯湖景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景区的旅游形象设计。以期通过此研究,对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营销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晓华  孟晓敏  
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对于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旅游参与成为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新疆著名的喀纳斯湖景区为例,对湖边喀纳斯老村的部分少数民族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人口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及旅游业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层  李卓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更为迅速,不过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尤其是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研究生态旅游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的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翠  关江华  陈丽军  
生态旅游满意度是反映游客生态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生态旅游景区庐山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模型,通过重要性-绩效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旅游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游客对庐山风景区生态满意度持中立态度,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旅游价格、情感氛围、生态体验等,旅游基础物质需求是影响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的直接原因,完善生态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是提升游客生态旅游满意度的有利保障;游客对生态景观评价最高,对游客参与活动程度评价最低,资源优势在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评价中具有首次效应,但资源优势所映射的首次效应持久性有限。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是庐山风景区生态旅游满意度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海鹰  黄崇利  曾小红  
探索符合生态旅游内涵和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是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方面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现有研究多偏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设施建设等开发管理内容,基于经营管理主体的视角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框架、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研究十分鲜见。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实践中构建了以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为依托,以系统化、国际化、人本化管理理念为指引,以准军事化+标准化体系+游客满意系统为内容,以协调和创新化经营管理方式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式经营管理模式。该经营管理模式特征主要包括: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景区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指南针";高效能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景区提供良好的技术和服务支撑;科学研究和综合化人才培养是景区持续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安湘  
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来临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想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农村生态景观的人越来越多,使得生态旅游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成为其核心内容。在旅游景区中,除少数特殊的人文类风景名胜区外,植物景观始终是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否具有优美独特的植物景观,就成为一个旅游景区是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竞争力的关键。特色植物景观的形成,离不开人为的营造,这可使天然的植物景观锦上添花,更加优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主要有建设植物专类园、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利用"意境美"提升植物景观内涵、营造具有地方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何雄伟  陶虹佼  徐蒙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旅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通过充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启动内需市场已成为各地发力方向。目前,在南昌市倾力打造山水名城、生态都市背景下,八大山人梅湖、象湖景区亟需改造提升。通过调研分析,两大景区整合打造总体定位为"八大山人·豫章盛宴国际城"。特色化定位分别为:八大山人梅湖——"山水墨都"、北象湖——"豫章悠城"、南象湖——"动感都会"。未来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应通过风貌塑造、形象打造、主题建设、业态导入、空间整合等路径进行优化升级。象湖景区要聚焦于形象营建、彰显文化、内容建设、空间协调、业态构建等内容开展保护利用。最后,文章建议从深化机构改革、实施人才新政、促进资源开发、加快业态培育、推动资本整合、注重联动发展六个方面推进人文生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李欠强  
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首先在组织准备上,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培训机制;其次,提出了四个步骤的质量策划与六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三,ISO质量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生态旅游景区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员萍  王浩  黄萌  
介绍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阐述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精神载体、物质载体以及载体表达,并以福建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中心区域为例,分析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塑造的方法,提出规划中要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景区的精神载体、落实物质载体的构建及发挥其地方特色效应,最终实现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塑造及其生态环境、经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韫  
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其发展目标必须是可持续的。而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标准因不同旅游区(点)或处在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差异,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可以反映出并弥补这种差异给可持续性评价带来的影响。以位于岷江上游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景区为例,使用主观方法分析资源、社区和旅游三大利益相关者在生态旅游可持续性中的关系,建立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框架。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访谈和旅游者问卷调查来探察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案例,评价模型的构建为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肖朝霞  杨桂华  
生态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本文以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系统理论为基础,对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的国内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碧塔海生态旅游者的特点和培养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