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1)
- 2023(6124)
- 2022(4497)
- 2021(4371)
- 2020(3173)
- 2019(7196)
- 2018(7487)
- 2017(12167)
- 2016(7980)
- 2015(9200)
- 2014(9735)
- 2013(8428)
- 2012(7465)
- 2011(6873)
- 2010(7184)
- 2009(6126)
- 2008(5967)
- 2007(5418)
- 2006(5067)
- 2005(4887)
- 学科
- 济(21791)
- 经济(21765)
- 教育(19225)
- 中国(16245)
- 管理(14468)
- 业(13186)
- 企(9423)
- 企业(9423)
- 农(8669)
- 理论(8057)
- 发(7342)
- 教学(7045)
- 学(7039)
- 发展(6843)
- 展(6721)
- 业经(6395)
- 方法(5942)
- 农业(5701)
- 地方(5383)
- 制(5020)
- 财(4964)
- 数学(4804)
- 数学方法(4702)
- 技术(4407)
- 研究(4197)
- 学校(3962)
- 体(3891)
- 产业(3844)
- 银(3802)
- 银行(3794)
- 机构
- 大学(102939)
- 学院(99660)
- 研究(39467)
- 济(31363)
- 经济(30315)
- 教育(28699)
- 管理(28418)
- 范(25118)
- 师范(24992)
- 京(24182)
- 理学(23836)
- 中国(23488)
- 理学院(23414)
- 科学(22822)
- 管理学(22633)
- 管理学院(22412)
- 师范大学(20550)
- 所(19748)
- 研究所(17826)
- 江(17554)
- 中心(16395)
- 北京(16285)
- 技术(15632)
- 财(15110)
- 职业(15057)
- 农(14728)
- 院(14180)
- 州(13654)
- 业大(12495)
- 财经(11547)
- 基金
- 项目(60603)
- 研究(52763)
- 科学(49152)
- 基金(39698)
- 家(33710)
- 国家(33241)
- 教育(32955)
- 社会(30862)
- 社会科(28751)
- 社会科学(28743)
- 科学基金(27609)
- 省(25323)
- 编号(24636)
- 划(23397)
- 成果(23128)
- 课题(21053)
- 基金项目(19685)
- 年(18027)
- 重点(15475)
- 规划(15432)
- 自然(15412)
- 资助(15259)
- 自然科(15057)
- 自然科学(15054)
- 自然科学基金(14793)
- 部(14774)
- 发(14720)
- 项目编号(14393)
- 性(14214)
- 教育部(13369)
共检索到168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持续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渐趋稳定,并开始对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由此进入了后大众化阶段;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增加入学机会、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结构体系等。社区学院以其实用性、多职能、便利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后大众化阶段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将成为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
关键词:
后大众化 高等教育 社区学院 需求 质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可行性 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丽娜
主体间性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最经常的就是交往活动,使活动的双方主体都能有所收获,得到发展。可以说双赢是主体间性的宗旨。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人自身的价值和合理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和张扬,普通教育也将视角从重视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重视主体间性。本应最具主体间性的高等教育却严重缺乏主体间性。这种缺乏主要在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表现出来。这种缺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致命的。因此,高等教育中不得不发出对主体间性的呼唤。
关键词:
主体 主体间性 高等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文章认为 ,中国“入世”在即 ,WTO规则的运行 ,不仅将使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而且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为“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健康地发展营造适宜的环境 ,使其更好地肩负起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WTO 高等教育 改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引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大规模的扩招 ,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有哪些变化 ?高等教育应该如何面对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这一系列问题既不是纯粹的教育问题 ,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组织本次笔谈之初衷在于试图打破某一专业研究的思维定势 ,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 ,因此特邀学科背景不同、学术个性卓尔不群的学者阐述他们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观点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召前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量”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质”的提高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的。追求“质”与“量”的统一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质”与“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确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喻岳青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孕育和发展的历程,重点概述和评介了改革开放2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原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克勇
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史研究蔡克勇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开展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为了科学地解决社会科学问题,必须“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陈兴德
高等教育史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更准确地说,是高等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2003年底出版的两部《外国高等教育史》,是近年来我国外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两本外国高等教育史专业著作的体例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域的视角。随着高等教育史研究的逐步深入,该学科对丰富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将对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夏小华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匆匆走过6年,面对前两年的种种不适应性,2004年以来,高校学生工作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基本改变了被动的工作局面,但仍然存在如何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向成熟的问题。笔者重点论述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初期,高校学生工作显现的种种不适应性.并依据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要,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工作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学生工作必须走专业化、科学化、法制化和人性化的道路。
关键词:
大众化 高等教育 学生工作 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曾艳清
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其显著特征是非传统成人学生增长迅速,并超过传统适龄人口的入学增长。本文通过分析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现象的特征及高等教育入学政策的变化,总结其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经验。
关键词:
英国高等教育 后大众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梅 刘义兵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现象,是高等教育发展转型期的一种趋势。英国高等教育针对"后大众化"转型期基于教育公平发展的特点,采取的完善入学政策、建立服务机构、健全资助体系、完善评估体制、关注教育质量等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后大众化 英国 高等教育公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景荣
随着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率先进入大众化时代。在我国 ,高等教育也正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认识 ,以此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样才更有利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投入的关系探讨了大众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