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4)
2023(9913)
2022(8386)
2021(7771)
2020(6386)
2019(14698)
2018(14827)
2017(27642)
2016(15699)
2015(18087)
2014(18839)
2013(18233)
2012(17062)
2011(15461)
2010(15824)
2009(14575)
2008(14749)
2007(13832)
2006(11832)
2005(10621)
作者
(47221)
(39470)
(39435)
(37773)
(25000)
(18961)
(18246)
(15615)
(14777)
(14337)
(13360)
(13351)
(12635)
(12629)
(12467)
(12328)
(12266)
(11583)
(11574)
(11358)
(9933)
(9914)
(9668)
(9162)
(8996)
(8950)
(8826)
(8776)
(8221)
(8063)
学科
(60114)
经济(60036)
管理(42139)
(38744)
(30831)
企业(30831)
方法(26585)
数学(22834)
数学方法(22545)
(19561)
中国(17177)
(16401)
(14268)
(14189)
业经(13641)
地方(13149)
农业(12654)
理论(12393)
(11265)
贸易(11259)
(10866)
(10619)
银行(10586)
(10223)
(10131)
(10068)
教育(9850)
(9784)
金融(9776)
(9762)
机构
学院(227294)
大学(224976)
(85003)
经济(82679)
管理(80830)
研究(76543)
理学(68239)
理学院(67384)
管理学(65965)
管理学院(65546)
中国(57699)
科学(48974)
(48721)
(42745)
(41303)
(40300)
(37765)
研究所(36367)
中心(36294)
业大(35588)
农业(33741)
(32701)
师范(32323)
财经(31946)
北京(30939)
(29985)
(28639)
技术(28570)
(27435)
(25620)
基金
项目(144272)
科学(110486)
研究(108810)
基金(98719)
(85829)
国家(85010)
科学基金(70700)
社会(64138)
社会科(60306)
社会科学(60285)
(59470)
教育(52460)
基金项目(51989)
(49814)
编号(48184)
自然(44429)
自然科(43312)
自然科学(43296)
自然科学基金(42479)
成果(40585)
资助(40500)
课题(34600)
重点(33010)
(32036)
(31217)
(29874)
项目编号(28563)
(28250)
(27889)
创新(27804)
期刊
(100210)
经济(100210)
研究(66009)
中国(51601)
(39576)
学报(38214)
教育(35924)
(34370)
科学(32378)
大学(28147)
管理(27822)
学学(26208)
农业(26145)
技术(22451)
(19977)
金融(19977)
业经(18162)
财经(15517)
经济研究(15418)
(13677)
问题(13434)
(13371)
图书(13027)
(12480)
职业(11059)
技术经济(11037)
商业(10868)
理论(10709)
(10476)
(10462)
共检索到346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国红  孙培东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成人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本研究以余姚市阳明社区历史文化研究小组为个案,详细梳理了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对影响其成长壮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长路径,以期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中  汪国新  
"新资源观"是指社区成员基于共同体的建构原则,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资源生成和运行机理。新资源观以选择自由(心灵契约、志趣相投)为基石,以共同学习(交往、互助)为路径,以生命成长(心灵安顿、自我超越)为价值取向,并且在教学方法上推动了"教"与"学"的有机融合。新资源观的提出,不仅有效破解传统社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瓶颈,而且对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建设、丰富社区教育发展形态、变革社区教育方式和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君英  
作为社区教育领域中重要学习样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因其草根性、群众性、普及性、广泛性等特点,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基础。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社区治理,也是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性和治理客体广泛性的需要。当前,社区学习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在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特别是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秉健  汪国新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不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群"的学习,也不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环境中"群"的学习,而是温暖的生命成长的"群"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社区是它们的成长生态位。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根"、"干"和"果"的观察与分析,才能得以窥见其生命性内源、生命性机理及其生命性价值。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非一种人为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生命成长定义的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凯  
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效果实现为目标,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社区各方主体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社区教育共同体在组织框架、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社区教育的共同愿景和多元合作局面,推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正环  
县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群体共同进步的团体组织,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合作的氛围,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主体意识的激发,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思的平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升,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国新  孙艳雷  
近年来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社区学习共同体获得了蓬勃发展,成为城乡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需要足够的学习资源作为支撑,因此需要树立"成员即资源"这一新的社区教育资源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的资源模型。该模型具有资源获取模式的开放性,资源实际存量的流动性,资源消耗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利用过程的共享性四个主要特征。只有当"学员"变成"成员"的时候,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具有足够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尼珊瑜  
高校持续、稳定、健康、统一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知识认知水平、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为此,可从减少对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行政干预,明确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强化其终身学习意识,注重合作的自发自然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等几个方面入手,改善高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境况,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张婷婷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性、专门性的学术概念提出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已经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研究领域,丰富多样的实践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内涵特征来看,只有同时具备本质意志、交互学习、生命成长、有机整体这四个典型特征的学习组织、学习团队,才能被称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居民才能享受"共同体生活"。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珍  赵永勤  张育菡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基于相同教学目标,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平等分享和交流的氛围中共同学习的课堂教学生态组织系统,其本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转向以师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建构师生和谐共生的课堂环境,以提高课堂的教育性和发展性。要建构真正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可通过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课堂氛围、创设学习情景以及家校合作等途径来形成群体间的共生关系,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实现共同成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佳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三条路径,在社区管理和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便显得非常关键。针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学术界存在"国家主导说""组织自治说"和"共同责任说"三种代表性观点,这三种观点引发了社区学习共同体治理中政府的"过渡管控"、完全"放任"和介入"迷失"三种实践样态。为厘清学术争论,指导政府的治理实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元治理"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元治理"角色的实现需要作出以下四点努力:第一,政府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主导型"扶持;第二,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第三,成为利益主体的"平衡器";第四,政府促进信息公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国新  项秉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必要探索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新路径。原始自然共同体曾长期存在。我国近四十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后,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希望并有能力追求美好生活。人与人之间冷漠和疏离的"城市病"严重制约着美好生活目标的达成。重拾共同体生活,重建精神家园,重构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是时代的重大命题。我们持续十年的探索发现,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微共同体",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共同体"特征。遍布城乡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城乡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纵观今天的成人学习,学员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社区教育的视角从"教"转移到"学",引导学员从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式学习,从被动、单向的个体学习转向主动、互助的群体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素芳  
构建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以下简称学共体)的区域协同机制,是指在街道区域内建构促进学共体发展的资源、活动、人员、评价"四环相扣"和政府部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民间社会组织"四体联动"的协同机制探索,以促进培育学共体发展优良环境的形成,加强学共体之间的关联与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