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3)
2023(5914)
2022(4733)
2021(4446)
2020(3455)
2019(7682)
2018(8099)
2017(13072)
2016(8319)
2015(9511)
2014(9841)
2013(8896)
2012(8313)
2011(7572)
2010(7974)
2009(7202)
2008(7016)
2007(6537)
2006(5880)
2005(5482)
作者
(23858)
(19783)
(19610)
(18963)
(12652)
(9454)
(9080)
(7854)
(7661)
(7432)
(6856)
(6726)
(6564)
(6531)
(6441)
(6186)
(6139)
(6077)
(5857)
(5690)
(5436)
(5012)
(4910)
(4878)
(4660)
(4525)
(4505)
(4385)
(4260)
(4230)
学科
(19885)
经济(19837)
管理(19001)
(14749)
(11785)
企业(11785)
教学(10243)
教育(9743)
理论(9731)
中国(9498)
(8966)
(8570)
(7806)
(6616)
(6280)
学法(6194)
教学法(6194)
业经(5896)
(5859)
银行(5837)
(5658)
地方(5657)
农业(5466)
学理(5161)
学理论(5161)
(5093)
金融(5086)
方法(4781)
(4486)
制度(4484)
机构
学院(104878)
大学(104056)
研究(39646)
管理(31585)
(30679)
中国(29398)
经济(29353)
科学(25158)
理学(25129)
理学院(24727)
(24040)
管理学(23983)
管理学院(23791)
(22049)
(21084)
(20818)
中心(19059)
(19032)
师范(18738)
研究所(18666)
技术(18404)
(17771)
农业(17182)
业大(16477)
教育(16474)
(16357)
(15832)
北京(15653)
职业(15131)
(14835)
基金
项目(65322)
研究(52517)
科学(48698)
基金(40767)
(36044)
国家(35615)
(28683)
科学基金(28591)
教育(28512)
社会(27834)
社会科(25788)
社会科学(25784)
编号(24647)
(24409)
成果(22556)
基金项目(20267)
课题(20179)
自然(17448)
(17228)
自然科(17008)
自然科学(16999)
资助(16964)
自然科学基金(16643)
重点(15784)
项目编号(14401)
(14077)
(13677)
(13660)
(13656)
规划(13619)
期刊
(42862)
经济(42862)
中国(36985)
研究(35320)
教育(34490)
(21157)
学报(20215)
科学(15625)
大学(15071)
(14863)
农业(13803)
管理(13643)
学学(13455)
技术(13271)
(11429)
金融(11429)
职业(11152)
图书(8961)
业经(7485)
技术教育(7325)
职业技术(7325)
职业技术教育(7325)
(7132)
(7094)
论坛(7094)
书馆(6865)
图书馆(6865)
(6521)
财经(6155)
经济研究(5779)
共检索到184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奇琦  陈光耀  
通过对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实践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对社区教育思路的变革,社区学习共同体价值、培育的方法及推广的前景等进行反思,提出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应"反哺社会",在融入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宏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北京近年来在基层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的实践经验。昌平区社区学院自从2012年在回龙观社区和半截塔村设立学习共同体的实验点,探索在城市白领社区和流动人口社区两种不同类型社区中推广社区学共体经验和模式。朝阳区在全区范围推广社区学共体,并将之写入政府的规划文件,极大推动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开展。作者在文中还提出了平民教育思想、志愿公益精神和多元主体参与是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三种动力的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先军  吴俊峰  
农村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农村(社区)内的成年农民(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自发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基于县域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着力构建和培育服务美丽乡村的农村成人学习共同体,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农村成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归属感、认同感,培养家乡情怀、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学习型美丽乡村的最佳选择。通过分类建构协同机制合力助推,完善四级协同培育机制、成校孵化培育、借力搭台丰富学共体展演舞台等实践举措,县域14个乡镇(街道)整体推进,扶持培育了一批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成人学共体,满足农民(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农村文化礼堂的项目推进、成人学校对学共体的培育等,使桐庐乡村基本达到"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五美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国新  
大力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其中,很重要的问题是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平民学习缺乏活力。大力倡导、积极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学习共同体"特征与社区教育的特性相呼应相吻合。通过价值引领、明确培育目标、优化草根社团结构、认定激励等策略可以使社区学习共同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建锋  孟晓斌  王重鸣  
学习型组织的传统构建途径过于强调个体层面的学习,忽视了团队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学习。实践共同体能够较好地促进团队层面的学习,进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本质、理论渊源及其作用,提出了识别和培育实践共同体的方法,并针对实践共同体可能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素芳  
构建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以下简称学共体)的区域协同机制,是指在街道区域内建构促进学共体发展的资源、活动、人员、评价"四环相扣"和政府部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民间社会组织"四体联动"的协同机制探索,以促进培育学共体发展优良环境的形成,加强学共体之间的关联与交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洪荣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职业人才培养日益重视工匠精神。文章认为,工匠精神与实践共同体二者的交汇点体现在参与性、情境性、身份认同等方面,培育工匠精神有利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推进实施,有利于"互联网+"有效融合,有利于消费需求升级提质。在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可以通过构建师徒关系、搭建情境化实训场地等,有针对性地培育职业院校工匠精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学习共同体”是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其文化精神气息和氛围的内涵是:独立的个性意识、公平竞争观念和文化开放视野;科学的、理性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智性主体精神与德性主体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学习共同体通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有利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被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俞松柳  
大多数城市里的社区,实际上只是居民的居住区,居民之间彼此少有联系,常常是孤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少了,情感交流更是缺乏。如何在社区建设中让居民们重拾共同体生活,让社区居民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御跸社区探索和实践的方向。通过几年的努力,"三和交流社""百老惠学堂""民家工作室"具有"同自觉、共做主、互为师、自评价"特质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纷纷建立,为提高居民学习热情和生活品质、促进居民情感交流、实现区域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丽萍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借助PBL课程改革项目,以温格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框架,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实践证明:PBL课程改革为构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平台;其构建过程有传承教师实践知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学学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2016年12月8—9日,城乡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区域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生命价值与成长机理研究"课题组成员、中成协社区教育专委会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社区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共7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旨在学习贯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抱弘  瞿钧  
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对于尚争精神、对立思维、碎片化和竞争性教育等现代社会之文化要素的选择,实属历史的无奈。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尚和精神、中庸思维与人文教育的取向。东方文化在数千年农耕社会制度中,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基本上还停留在理想层面,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则有可能成为实践。置身于现实的"尚争"的国际大环境中,要弘扬尚和的东方文化,仍然需要以"尚争"的国力作支撑,这是一个需要认识并适时超越的悖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智  宋春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的是我国56个民族对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对共同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演进的客观进程和今天56个民族求发展求进步的基本国情而提出的重大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的、立体的,其核心是文化共同体意识和政治共同体意识。因此,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是增强国民对各民族相互依存、团结奋斗、共创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认同,增强国民对最具影响力和穿透力、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与"魂"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国民对中华民族何以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秉健  汪国新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不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群"的学习,也不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环境中"群"的学习,而是温暖的生命成长的"群"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社区是它们的成长生态位。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根"、"干"和"果"的观察与分析,才能得以窥见其生命性内源、生命性机理及其生命性价值。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非一种人为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生命成长定义的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