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6)
2023(7716)
2022(6225)
2021(5955)
2020(4737)
2019(10674)
2018(10689)
2017(18904)
2016(10263)
2015(11680)
2014(11484)
2013(11174)
2012(10399)
2011(9726)
2010(9456)
2009(8703)
2008(8376)
2007(7294)
2006(6348)
2005(5848)
作者
(28777)
(24149)
(23910)
(22952)
(15313)
(11408)
(10928)
(9524)
(9324)
(8465)
(8389)
(8155)
(7810)
(7719)
(7650)
(7461)
(7188)
(7053)
(6852)
(6770)
(6169)
(5748)
(5738)
(5493)
(5378)
(5327)
(5217)
(5193)
(5034)
(4811)
学科
(40722)
经济(40666)
管理(23628)
(19591)
中国(16145)
方法(15863)
(14307)
企业(14307)
数学(14245)
数学方法(14102)
(11899)
(10707)
贸易(10701)
(10520)
(9916)
(9047)
(8621)
业经(8166)
(8144)
(7795)
银行(7782)
(7638)
(7406)
金融(7399)
农业(7284)
关系(6793)
理论(6544)
环境(6338)
(6321)
教育(6258)
机构
大学(145438)
学院(142981)
(64486)
经济(63300)
研究(58310)
管理(48772)
中国(44625)
理学(41290)
理学院(40727)
管理学(40037)
管理学院(39769)
科学(33092)
(32672)
(29269)
(28188)
研究所(26840)
中心(25224)
(23843)
财经(22381)
北京(21495)
(21320)
(21208)
经济学(21199)
师范(20992)
(20728)
(20249)
业大(19361)
经济学院(19018)
农业(18735)
师范大学(17300)
基金
项目(95889)
科学(75867)
研究(72692)
基金(70395)
(62594)
国家(62131)
科学基金(51607)
社会(47057)
社会科(44484)
社会科学(44478)
基金项目(35860)
(34162)
教育(34098)
自然(31068)
(30729)
自然科(30377)
自然科学(30366)
自然科学基金(29835)
资助(29086)
编号(28803)
成果(24364)
(22702)
重点(22365)
中国(21460)
课题(21437)
(21313)
国家社会(20854)
(19608)
教育部(19520)
大学(18617)
期刊
(71600)
经济(71600)
研究(47423)
中国(34739)
学报(23244)
(22516)
教育(22090)
科学(21923)
(20231)
管理(18519)
大学(17971)
学学(16786)
农业(15757)
经济研究(13292)
(13226)
金融(13226)
技术(11827)
财经(11563)
(10427)
业经(10259)
(10200)
世界(10107)
国际(9752)
问题(9642)
(8951)
(6708)
论坛(6708)
(6583)
图书(6185)
统计(6135)
共检索到224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明祥  
今天的社区教育还存在知晓度、参与率、满意度低等突出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乡社区却活跃着不少居民自发结成的学习共同体,凝聚起相当数量的居民持续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由城乡社区居民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享受共同学习过程为出发点而自愿结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群体。这个学习群体最本质的特点是,学习者把当下学习过程的快乐作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身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功利性的目的,是真正体现人的"本质意志"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通过提升社区的归属感来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共同学习不仅能改善民生,也能促进社会治理。社区学习共同体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秉健  汪国新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不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群"的学习,也不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环境中"群"的学习,而是温暖的生命成长的"群"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社区是它们的成长生态位。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根"、"干"和"果"的观察与分析,才能得以窥见其生命性内源、生命性机理及其生命性价值。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非一种人为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生命成长定义的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葛红亮  鞠海龙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理念、新指南,同时或可为南海问题和南海局势的发展带来新环境、新框架。中国不仅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为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互动营造更为良好的政治氛围,而且还应积极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正面应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考虑,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国新  项秉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必要探索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新路径。原始自然共同体曾长期存在。我国近四十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后,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希望并有能力追求美好生活。人与人之间冷漠和疏离的"城市病"严重制约着美好生活目标的达成。重拾共同体生活,重建精神家园,重构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是时代的重大命题。我们持续十年的探索发现,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微共同体",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共同体"特征。遍布城乡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城乡居民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和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纵观今天的成人学习,学员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社区教育的视角从"教"转移到"学",引导学员从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式学习,从被动、单向的个体学习转向主动、互助的群体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社会资本是通过民众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以信任、互惠、规范、公共精神为内核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内蕴有天然的社会治理要素。一个社会拥有的社会资本储备越多,秩序会更良好,发展会更和谐。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社会资本属性,社区学习共同体存量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从而会降低社区治理成本、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实践中需要提升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社区治理能力,要提供一定的保障环境,并对其能力进行评价,以增强其社区责任感,营造服务公益、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君英  
作为社区教育领域中重要学习样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因其草根性、群众性、普及性、广泛性等特点,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基础。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社区治理,也是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性和治理客体广泛性的需要。当前,社区学习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在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特别是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良君  
我国方兴未艾的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深刻内涵值得反思。被科层体制裹挟和劫持严重的当前教育中,"教育"与"学习"则被固化与异化,乃至呈现出整体社会"学习"被学校教育遮蔽的状态,为此,有必要试图厘清"教育"与"学习"之间自如转换、相互促进的天然关系;近年社区教育的出现和渐次展现活力,似乎为僵滞的"教育"思维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口;从这扇"清新"的窗口出发,可以进而从"学习"的本原上透视出人类学习分为"正向(积极)学习"、"负向(消极)学习"、"灰色学习"三种状态,进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滋生、繁荣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培东  张婷婷  
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性、专门性的学术概念提出至今不过10年时间,但已经成为社区教育领域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新兴研究领域,丰富多样的实践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内涵特征来看,只有同时具备本质意志、交互学习、生命成长、有机整体这四个典型特征的学习组织、学习团队,才能被称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居民才能享受"共同体生活"。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姗  鄢超云  
基于隔代教育优化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打破了从家庭内部思考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转而从家庭外部寻求隔代教育的问题解决,是隔代教育理念从“经验型”到“成长型”、隔代教育主体从“原子化”到“整合化”的社区学习共同体、隔代教育方法从“单向式”到“交互式”。其价值在于对接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需求,提高社区隔代教育发展质量和优化社区老年学习组织环境。鉴于此,可以从打造“功能型”学习氛围、营造“共生型”心理环境、形成“复合型”交流机制、建立“生成型”资源平台四个方面来思考社区隔代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王晓丹  
社区学习共同体属于一种新兴的成人学习形式。学术界关于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动态上升的趋势。基于全局视野对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行再研究,把握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整体脉络,运用计量可视化分析技术,试图对研究进行宏观描述与内容盘点,并对研究进行研究反思,以期获得一种反思性认识。构建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规律体系,最终促进我国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的步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德生  王垚芝  
"民族互嵌"视域是以党中央"民族互嵌"理论为依据确立的多民族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方法论,其基本内涵包括立足空间互嵌、促进思想交融、实现文化相美、达成生存相依。在此视域下,多民族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为:满足成员归属感,培养民族精神;建设学习型社区,促进终身学习;继承发展民族文化,提升社区软实力;优化社区治理路径,促进民族和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培育多元化的核心成员,凝练特色化的发展愿景,形成民主型的交流格局,丰富共享型的学习资源,营造支持型的学习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