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2)
- 2023(12480)
- 2022(11030)
- 2021(10584)
- 2020(8994)
- 2019(20763)
- 2018(20908)
- 2017(40763)
- 2016(22320)
- 2015(25317)
- 2014(25422)
- 2013(25177)
- 2012(22976)
- 2011(20711)
- 2010(20808)
- 2009(18926)
- 2008(18399)
- 2007(16186)
- 2006(14310)
- 2005(12373)
- 学科
- 济(93315)
- 经济(93209)
- 业(69097)
- 管理(59604)
- 企(48155)
- 企业(48155)
- 农(47752)
- 方法(43820)
- 数学(38907)
- 数学方法(38353)
- 农业(31693)
- 业经(22928)
- 中国(21293)
- 财(21120)
- 学(18367)
- 地方(18331)
- 制(16891)
- 理论(15236)
- 贸(14957)
- 贸易(14950)
- 易(14516)
- 技术(14442)
- 务(13745)
- 财务(13679)
- 财务管理(13658)
- 企业财务(13067)
- 环境(12779)
- 和(12764)
- 策(12599)
- 体(12538)
- 机构
- 学院(317212)
- 大学(313338)
- 管理(129601)
- 济(124948)
- 经济(122262)
- 理学(113782)
- 理学院(112618)
- 管理学(110467)
- 管理学院(109908)
- 研究(102151)
- 中国(75505)
- 农(67778)
- 京(65472)
- 科学(64202)
- 业大(53913)
- 财(53551)
- 农业(52044)
- 所(51253)
- 中心(47196)
- 研究所(46780)
- 江(45200)
- 财经(43648)
- 范(41314)
- 师范(40967)
- 北京(40921)
- 经(39879)
- 州(37024)
- 院(35897)
- 经济管理(35775)
- 经济学(35032)
- 基金
- 项目(220048)
- 科学(172991)
- 研究(162725)
- 基金(158718)
- 家(137654)
- 国家(136431)
- 科学基金(117674)
- 社会(100461)
- 社会科(94770)
- 社会科学(94745)
- 省(87769)
- 基金项目(85053)
- 自然(77453)
- 自然科(75680)
- 自然科学(75666)
- 教育(75167)
- 自然科学基金(74267)
- 划(72586)
- 编号(68912)
- 资助(65934)
- 成果(54707)
- 部(48809)
- 重点(48530)
- 发(46801)
- 课题(46108)
- 创(45595)
- 创新(42339)
- 科研(41805)
- 教育部(41537)
- 大学(41024)
- 期刊
- 济(136378)
- 经济(136378)
- 研究(87748)
- 农(69084)
- 中国(58527)
- 学报(50260)
- 农业(46995)
- 科学(46181)
- 管理(42440)
- 大学(38733)
- 财(38368)
- 学学(36737)
- 教育(36699)
- 技术(28960)
- 融(28122)
- 金融(28122)
- 业经(27452)
- 业(21838)
- 财经(19998)
- 问题(19073)
- 经济研究(18863)
- 经(16787)
- 版(16316)
- 技术经济(15717)
- 图书(15699)
- 科技(15674)
- 理论(15363)
- 农业经济(14466)
- 农村(14466)
- 村(14466)
共检索到45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棉阳
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农村涌现了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因满足农民对社区集体资产收益的索取而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实现农民经营收益最大化而出现。两种合作社解决的是不同的农村问题;两种合作社都实行股份合作的产权形式,但两者的产权形成基础完全不同;两种合作社都按照三权制衡原则设计治理结构,但两者的治理模式都存在被扭曲的现象;两种合作社的初次分配都很重视公共积累的提取,但在二次分配上,社区型股份合作社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根据按人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收益分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能坤
农民合作社是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共享农业经营效益的有效组织,目前实践中大致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两类。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隆昌县圣灯镇、射洪县沱牌镇、崇州市隆兴镇,分别属于山区、丘区和平原地区,几个镇的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作者通过对四镇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比较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异同点,探讨当前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支撑条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职业经理人 利益分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兵 Allan Rae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会员已占农户总数的11%,会员收入增长速度高于非会员3个百分点,但仍存在着规模不大,机制不健全和业务范围狭窄等问题。为促进合作社发展,提出改进一人一票制,实行"一会两制"、建立会员资金帐户及按股分红与利润返还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强化专家指导等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闳 李燕琼
本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筹资、投资和分配等方面的区别,揭示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美国 农民专业合作社 财务管理 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凯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研究,将现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状况归纳总结为"三方协议+互保联贷+统一账户+贴息保险"融资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的资金互助社融资模式和通过合作社内部担保来构建银社合作模式3种融资模式,分别就其运行机制、优势、适用条件和范围展开具体分析,以期为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融资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融资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哲毅 宁可 应瑞瑶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数量呈飞跃式增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大部分合作社背离了经典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其内部实行监督成本较低的"隐性利益分配机制"或"半隐性利益分配机制",异于"盈余按交易量(额)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本文认为,当前对规范合作社的判断不应照搬经典原则,应因地制宜、因时更改,将存在与数量挂钩利益联结机制且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自我服务组织视为规范的合作社。未来合作社发展也应分类展开,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外部因素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组织可以借鉴台湾产销班
关键词:
合作社 基本原则 规范合作社 利益联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明星 杨宗锦
农户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与内在动力。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对于激励社员与合作社发展业务关系、吸引投资、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是合作社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交易额返利率基本模型,分析了影响交易额返利率的主要因素,为合作社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交易额返利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管珊 万江红 钟涨宝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是影响其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鄂东H合作社为例,分析了一个股权配置虚化的合作社是如何通过网络化治理获得良好组织绩效的。研究发现,H合作社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了网络化治理:一是合作社通过理事会骨干社员在各村庄设置独立分社的方式,扩张了组织规模,实现了合作社的横向联合;二是合作社各分社通过设置"技术员"角色,实现了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嵌入,建立了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H合作社网络化治理的实质在于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从而降低了它在规模扩张和与农户合作中的交易费用。本文研究的启示是: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网络。通过关系网络运作,合作社不仅可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业 孔磊 桑亮光 夏德东
本文对日照市莒县夏庄镇花生专业合作社形成的以保本增值结算方式为基础、"融物融资"+"合作社葑社员"的金融互助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金融功能拓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以及这种金融互助模式的比较优势,对破解当前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金融功能 信用 融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苏楠 杨学军
通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县建设,宜川县合作社功能改善,业务拓展,社员收入增加。但仍存在缺乏监督、依赖政府等局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从机制构建的角度,针对问题,提出构建合作社系统性发展制度体系,包括监督、市场、服务、管理、社群关系等五个方面,希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监督 激励 制度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大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率,是合作社生存与发展的前置条件。文章采用一种修正的单侧截断Bootstrap-DEA模型,以解决我国当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测度问题,测度结果印证了Bootstrap-DEA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显示:在外来环境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财务杠杆、合作社理事会结构、合作社整体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诸自变量中,合作社人力资本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率的关键指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舒昌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建立的宗旨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民主管理不完善、分配机制不合理和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异化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方略,以期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动因 异化 调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琛 赵昶 孔祥智
以"资源整合—价值增值—合作社再联合"为研究主线,通过对一家销售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案例分析,对联合社的生成路径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表明,制度净收益决定着组织的制度变迁,资源整合既能够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规模收益,又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整合资源,成立联合社分享产业链价值增值收益是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股份合作社制度的特征分析,指出合作社中存在外部投资者与农户的双边专用性投资。利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了为保证合作社的合作行为,在双边专用性投资下,各方可接受的收益分配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合作博弈,从侧重于效率与公平的不同视角,构建了基于各方专用性投资水平的修正Shapley值法与核仁法两种收益分配方案,并根据合作社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选择。结合我国农民股份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合作社中各参与方的专用性投资、收益分配的变化。最后提出发展我国农民股份合作社时,提高各方股份投资、专用性投资水平、合理分配各方收益的政策和方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越 刘余
使用嵌入性理论,从资源禀赋和社区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基于产业类型、组织结构和利益联结以及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和社区信任路径,解释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依托社区资源实现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作社“社区嵌入”的发展路径。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分析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发现当地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产业选择,据此形成的不同产业使合作社在产业结构的嵌入中也有别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村庄治理形成的良好内部信任机制和村庄能人培育是合作社社区嵌入的重要内生动力。目前脱贫地区合作社发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未来更要重视合作社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嵌入性,依托禀赋定产业,培育能人促发展,同时适时开展联合发展,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