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
2023(1800)
2022(1534)
2021(1440)
2020(1232)
2019(2756)
2018(2789)
2017(5059)
2016(2916)
2015(3222)
2014(3184)
2013(3174)
2012(3142)
2011(2934)
2010(3132)
2009(2843)
2008(3119)
2007(2746)
2006(2563)
2005(2324)
作者
(9875)
(8409)
(8353)
(7893)
(5440)
(4013)
(3721)
(3276)
(3148)
(3139)
(3051)
(2982)
(2885)
(2761)
(2734)
(2567)
(2533)
(2502)
(2492)
(2484)
(2227)
(2197)
(2097)
(2093)
(1996)
(1911)
(1906)
(1816)
(1792)
(1737)
学科
(10917)
经济(10842)
管理(6695)
(6007)
(4724)
企业(4724)
(4456)
方法(4400)
(3582)
数学(3424)
数学方法(3330)
中国(3067)
业经(2703)
理论(2557)
农业(2300)
(2262)
(2202)
地方(2009)
(1998)
(1804)
金融(1803)
环境(1755)
(1725)
贸易(1725)
教育(1692)
(1665)
(1660)
银行(1652)
(1639)
及其(1626)
机构
大学(48741)
学院(46673)
研究(19333)
(16006)
经济(15532)
管理(15383)
科学(13427)
理学(13272)
理学院(13019)
中国(12959)
管理学(12632)
管理学院(12543)
(10989)
(10879)
(10637)
研究所(10154)
农业(8435)
(8277)
师范(8186)
业大(8037)
中心(7903)
(7736)
(7720)
北京(6932)
师范大学(6876)
(6716)
财经(6215)
科学院(5986)
(5956)
(5712)
基金
项目(31823)
科学(24905)
基金(23329)
研究(21855)
(21540)
国家(21373)
科学基金(17287)
社会(13486)
社会科(12571)
社会科学(12566)
基金项目(12280)
(11802)
自然(11763)
自然科(11496)
自然科学(11488)
自然科学基金(11292)
(10982)
教育(10253)
资助(9325)
编号(8490)
成果(7781)
重点(7675)
(7185)
(6866)
计划(6477)
课题(6368)
(6327)
科研(6170)
创新(5976)
教育部(5804)
期刊
(18838)
经济(18838)
研究(13714)
学报(10719)
(9886)
科学(9760)
中国(9706)
大学(7641)
学学(7190)
农业(6741)
教育(6703)
(5350)
管理(5121)
(3501)
(3335)
(3305)
金融(3305)
业大(3230)
财经(3089)
技术(3061)
农业大学(2709)
(2651)
问题(2619)
经济研究(2597)
资源(2594)
图书(2583)
业经(2573)
世界(2315)
科技(2241)
(2168)
共检索到69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川瑾  吴晓林  
通过对长沙市部分社区的实证研究,发现社区内的公众参与、公众认同与社区善治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其中,公众认同为公众参与和社区善治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由于居民参与可能存在短期性、形式化、动员式等原因,公众认同对于社区善治的影响力弱。基于此,构建了从参与、认同到城市社区善治的治理路径模型,提出了公众参与制度化、公众认同创新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大学治理不能忽视伦理基础。《大学》中所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和止于至善的理想高度契合。在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至善"的内涵不断丰富,也需要理论和实践来关注和丰富。在知识转移、知识创价和知识价值革命成为大学新兴话语的背景下,大学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大学治理现代化不是外在于大学目的的工具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来推动。人的现代化和"止于至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大学治理要检讨现实问题和症候,需树立和强化"从善治到至善"的理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永福  
价值及其基础杨永福人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于两个方面:(1)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②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本身。如果我们只强调人对世界的认识活动的重要性便丢掉了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人与他的活动对象之间的复杂性。因而本文旨在指出:形成于人类活动中的真理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景岭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利益整合机制和协商对话机制,它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在多中心秩序的社区治理中,政府应始终处于权力体系的核心,承担着掌舵的职能,而成为协商民主的条件创造者、民主程序规则的提供者以及协商结果利益实现的保障者,从而实现社区"善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梅  
本文致力于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及社会学五个学科维度研究“善治”的新内涵及其衡量标准,并基于新常态与农村社区善治的辩证关系,系统探索农村社区善治的“五个善治维度、十二条善治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甘藏春  朱道林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善治的概念、特征及体系。研究方法: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土地善治实质上是一种对管理理想状态的孜孜追求,其核心是由政府与非政府协同及多向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目标是以最小的政府和社会投入获取最大的土地管理效应;土地善治应遵循土地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现阶段实施土地善治重点需处理好土地行政管理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及政府与农民等的关系。研究结论:土地善治是新时代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利用的价值准则和政策目标是科学构建土地善治体系的基本逻辑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兵  
物联生态能不能行得通,跟企业选择哪些环节、什么时候进入有关,要有的放矢、有所取舍,而非面面俱到。"生态"俨然成了当下行业的时尚,像海尔一样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生态体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一时间,企业主们纷纷宣扬自己的战略生态,似乎只有如此,才是"战略正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尼古拉斯K.孟泽思  李柯  
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经营(community-based forest management(CBFM))是一种森林社区直接参与林业活动决策、实施和监测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森林社区"是指居住在林区范围内和林区周边的人们,其生活直接受到森林状况以及法律法规、政策和习惯做法的影响,他们接近和利用全部或部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用生活教育理论构建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黄云龙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生活教育实践、呕心沥血创立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是构建“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理论。用生活教育理论建构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是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教育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一中  陈希  
本文研究、探讨了社区图书馆与发展社区文化的关系;分析、论述了发展和完善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途径与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友乐  
善治是指人们恪守人文精神,将法治方式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方式式,促进社会公平互动,实现自治与协调的过程。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创新国有公司治理,实现善治,不仅关系到国有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展,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安全与保障。善治要求治理状态自治性、治理主体包容性、治理目的人文性、治理方式法治性、治理过程互动性。可是,当前我国国有公司治理存在偏离善治的一些表现。为了实现善治,国有公司应做到立足实际,构建治理良法,创新治理机制,践行人文精神,培育法治文化,重组治理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悟真  李其成  郭创拓  
绩效预算是作为善治的预算治理的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预算善治的基本内涵决定了绩效预算必须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分权为手段,同时以绩效问责为约束。为此,我国绩效预算治理改革不仅需要完善预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配置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财政激励制度并不断强化绩效问责,而且更需要体现出预算善治的价值追求,既要有预算善治之外在表现,也要体现其精神内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鹏主  
在政府主导之下,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是否符合基本的善治原则呢?通过对我国的城镇多级土地市场的描述,分析城镇土地市场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并以善治为分析视角,构建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指标设计的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分析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善治要素,得到了基于善治视角的城镇土地市场管理测评指标框架。运用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指标框架,从公平性、透明性、有效性、信息获取、参与程度和打击腐败等方面对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土地市场管理在善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镇土地市场管理的善治并不取决于政府本身,而是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