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941)
- 2022(11133)
- 2021(10578)
- 2020(8781)
- 2019(20431)
- 2018(20551)
- 2017(39335)
- 2016(21291)
- 2015(24076)
- 2014(24321)
- 2013(23870)
- 2012(21515)
- 2011(19509)
- 2010(19733)
- 2009(18106)
- 2008(17354)
- 2007(15240)
- 2006(13384)
- 2005(11191)
- 学科
- 济(86236)
- 经济(86142)
- 管理(58072)
- 业(57451)
- 企(44488)
- 企业(44488)
- 方法(42097)
- 数学(36440)
- 数学方法(35772)
- 农(33083)
- 农业(21926)
- 业经(21258)
- 中国(20862)
- 学(19445)
- 地方(18486)
- 财(17878)
- 理论(15670)
- 环境(15603)
- 制(14369)
- 和(13813)
- 贸(13332)
- 贸易(13325)
- 易(12930)
- 技术(12518)
- 划(12395)
- 发(11720)
- 教育(11184)
- 银(11168)
- 银行(11134)
- 务(11090)
- 机构
- 学院(303907)
- 大学(301096)
- 管理(123680)
- 济(112484)
- 经济(109697)
- 理学(108063)
- 理学院(106860)
- 管理学(104635)
- 管理学院(104102)
- 研究(97095)
- 中国(70800)
- 京(63861)
- 科学(63745)
- 农(52216)
- 财(49018)
- 业大(47977)
- 所(47973)
- 中心(44694)
- 研究所(44249)
- 江(42925)
- 范(42493)
- 师范(42136)
- 北京(40393)
- 财经(40019)
- 农业(39736)
- 经(36275)
- 州(36093)
- 院(35335)
- 师范大学(33845)
- 技术(32207)
- 基金
- 项目(214317)
- 科学(168093)
- 研究(156262)
- 基金(154210)
- 家(134057)
- 国家(132917)
- 科学基金(114665)
- 社会(97137)
- 社会科(91710)
- 社会科学(91683)
- 省(85708)
- 基金项目(82632)
- 自然(75598)
- 自然科(73770)
- 自然科学(73756)
- 自然科学基金(72369)
- 教育(71584)
- 划(70931)
- 编号(64986)
- 资助(64177)
- 成果(51468)
- 重点(47490)
- 部(45800)
- 发(45520)
- 课题(44317)
- 创(43846)
- 科研(40773)
- 创新(40756)
- 大学(39358)
- 教育部(39002)
- 期刊
- 济(124798)
- 经济(124798)
- 研究(81897)
- 中国(54289)
- 农(51356)
- 学报(48646)
- 科学(46055)
- 管理(42071)
- 大学(37186)
- 农业(35315)
- 学学(35175)
- 教育(34344)
- 财(34239)
- 技术(26667)
- 业经(24153)
- 融(22295)
- 金融(22295)
- 经济研究(17969)
- 财经(17654)
- 问题(16374)
- 图书(16308)
- 业(16071)
- 版(15736)
- 科技(15548)
- 资源(15074)
- 经(14857)
- 理论(14437)
- 技术经济(14199)
- 统计(13569)
- 业大(13554)
共检索到425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影 施东琦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民俗事项丰富的地区,具备开展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社区参与对于民俗村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当地农村经济的补给形式,对改善农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往往潜藏在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广泛动员当地社区居民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旅游资源,尤其是旅游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民俗村寨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进行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和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提供有用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嘉学 明庆忠 杨世瑜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云南 乡村生态旅游 发展 类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永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开发存在景观异化、缺乏系统性研究等诸多问题,以云南大槟榔花腰傣村寨为例,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实证分析,对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的开发目标、开发内容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旅游景观系统 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本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的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认为这是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的典型案例。"轮流制"模式一方面妥善协调与巧妙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控制了外来投资,同时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引起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现象,对构建雨崩村社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雨崩村民的增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村民绝对拥有在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洁
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个性特色,难以满足游客高质量体验需求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选择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甲居藏寨两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游客调查研究点,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基础,开发设计了旨在适应中国本土化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测量量表,并对其加以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存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个共同因子;并根据其定量评价结果,提供了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优化策略,以期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
关键词:
游憩体验 民族村寨 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燕琴
旅游业为边远民族村寨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但社会生态巨变也使其面临诸多压力与冲突,威胁到地区稳定,对化解之道的深层次探索亟待理论支撑。文章借用Selye生理应激理论,根据压力概念发展的趋势,提出社区层面压力–冲突论之6大命题,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由压力源(A)、应对资源(B)、应对过程(C)、压力反应(D)、应对结果(X)构成的社区压力应对之ABCD-X模式,其中B-C为"传承"维度,A-D为"变革"维度。该模式应用于中俄边界室韦俄罗斯民族村的旅游扶贫研究,显示出良好的框架条理作用和机理解释能力;结合实践经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晓云
文章以临桂东宅江村瑶寨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以瑶寨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优势、市场定位、产品策划、旅游形象设计、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具有资源优势而又处于贫困之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顾韬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陕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探讨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关键词:
陕北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原则 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社区参与是当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选取四川桃坪羌寨这个典型的发展旅游业的民族村寨社区,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内化在居民心理的无权感为依据,从居民感知的角度,调查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增权效应。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增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松江 王晖 姚鹏程 超鸿燕
云南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生态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建设。BOT项目是筹资和加速生态旅游建设的极好方法、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运用。将BOT项目方法引入云南省旅游建设之中 ,可以加快云南省的主态旅游建设速度 ,确保云南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生态旅游 BOT项目方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吴肖芳 刘玉清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发展的背后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成了必然的选择。本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总结了生态旅游的特征,分析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最后针对云南省的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云南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志永 王化伟 李乐京
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贵州郎德苗寨为个案,研究当地村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状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贫困地区以社区为核心力量导向的旅游开发,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度较强;村民对增权感知的强弱依次为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及经济增权;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感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增权 多维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