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266)
- 2022(5792)
- 2021(5532)
- 2020(4365)
- 2019(9592)
- 2018(9791)
- 2017(17566)
- 2016(9824)
- 2015(10899)
- 2014(11097)
- 2013(10751)
- 2012(9986)
- 2011(9234)
- 2010(9399)
- 2009(8582)
- 2008(8385)
- 2007(7952)
- 2006(7160)
- 2005(6337)
- 学科
- 农(48326)
- 济(38847)
- 经济(38796)
- 农业(32277)
- 业(30080)
- 管理(19091)
- 业经(15953)
- 中国(12674)
- 农业经济(12368)
- 地方(11574)
- 制(10600)
- 发(10241)
- 企(9490)
- 企业(9490)
- 村(9487)
- 农村(9467)
- 体(8944)
- 发展(8707)
- 展(8696)
- 建设(8223)
- 方法(8145)
- 土地(7834)
- 学(7824)
- 策(7193)
- 及其(7175)
- 劳(6841)
- 劳动(6841)
- 收入(6831)
- 数学(6812)
- 数学方法(6747)
- 机构
- 学院(136161)
- 大学(128683)
- 济(52073)
- 经济(50664)
- 研究(49431)
- 农(49194)
- 管理(48633)
- 理学(41093)
- 理学院(40669)
- 管理学(39923)
- 管理学院(39699)
- 中国(38863)
- 农业(37272)
- 科学(30595)
- 业大(29587)
- 京(27909)
- 所(25196)
- 中心(24442)
- 江(23612)
- 农业大学(22905)
- 研究所(22682)
- 财(21926)
- 省(19741)
- 范(19688)
- 师范(19465)
- 州(18308)
- 业(17969)
- 院(16986)
- 发(16917)
- 北京(16883)
- 基金
- 项目(90025)
- 研究(71757)
- 科学(69376)
- 基金(61015)
- 家(53368)
- 国家(52690)
- 科学基金(43714)
- 社会(43607)
- 社会科(40400)
- 社会科学(40391)
- 省(38912)
- 编号(33311)
- 基金项目(32616)
- 教育(31733)
- 划(30795)
- 农(29095)
- 成果(27001)
- 自然(25662)
- 自然科(24978)
- 自然科学(24972)
- 自然科学基金(24497)
- 课题(23058)
- 资助(22826)
- 发(21675)
- 重点(20065)
- 部(19368)
- 年(19085)
- 创(18462)
- 性(18413)
- 制(18013)
共检索到22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克中 贺雪峰
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治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理论强调个人理性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本文通过将参与意识纳入博弈论分析框架演绎出社区参与发生的外部条件,外部通过降低个体参与的成本收益比率,促使社区参与规模产生临界值效应而形成高水平集体行动均衡,社区参与形成的集体行动促使公用地悲剧为公用地繁荣。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构建政府、市场和社区参与的综合发展框架。
关键词:
社区参与 集体行动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本文通过对以往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分析,阐述参与式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从参与式的角度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强调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出农民作为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参加劳动或出席仪式,而是包括决策及选择过程的介入、贡献和努力、承诺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和控制、能力建设、自我组织及自立、利益分享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已有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参与式 主体地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凌玲 阮建青
本文在集体行动理论基础上建立理论框架解释村庄特征影响村民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内在机制;利用CGSS村级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表明,村庄规模显著负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村庄密度显著正向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社会关联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国辉 张新文
为探究个体名声效应嵌入到农村集体行动后不同主体间的博弈行为,利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个体农户和农村合作社组织的合作博弈均衡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限制成员退出而构成的重复博弈环境下,只要建立起合理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名声效应会对合作社成员和农民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抑或是搭便车行为形成有效约束,从而促成农村合作社组织以及农民个体之间的良性集体行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露 朱玉春
本文利用2015年陕西、山东、河南、宁夏和内蒙古五省1570户农户和100个村庄的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利用Tobit模型,选择经济异质性、退出选择、社会异质性和性别四个维度来表征异质性,考虑农户和村庄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异质性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水平较低,经济异质性中,农业收入和小农水供水量的增加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层面的姓氏异质性和是否成立农户用水者协会以及农户层面的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是影响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三个重要社会异
关键词:
异质性 集体行动 农户参与 影响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虹 翟印礼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村级集体组织是广大农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投资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村级集体组织的管理能力与效率,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发展特色产业、健全财务制度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具体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燕华
本文以H镇为例,探讨村庄合并、村委会选举与农村集体行动的关系。作者认为,村庄合并扩大了村庄的规模,增强了社区的异质性,从而改变了村委会选举的逻辑,即候选人必须通过选举动员以争取不熟悉村民和陌生村民的支持。在有公共问题的合并大村中,集体行动宣传往往成为最重要的选举动员模式。候选人为了吸引选票,一般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集体行动宣传,这在客观上使村委会选举成为集体行动的动员平台。在同等情况下,集体行动代表因其行动历史,更有可能赢得合并大村的选举。由集体行动代表和背负选举承诺的候选人组成的村委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在H镇,当公共问题基本解决后,在大村选举中难以胜出的...
关键词:
村庄合并 村委会选举 集体行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宗兵 王钊
本文基于368份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统计资料,测度并分析了农民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的总体状况和内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仍有近一半的农民还未认识到自己应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受主体意识不强、维权能力受限、建设能力不足等影响,在实际建设中农民尚未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农民对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从加大现代农业知识传播、培育新型农民组织、提高农民建设能力等方面来引导并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与参与行为。
关键词:
主体意识 参与行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宇 王芳
在当前市场化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机制为主导的设施供给和资源配置方式下,农民用水户协会作为一项理论化并实践了或正在实践中的制度设计,有效地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灌溉市场化改革的结构要素和功能效力,在中国农村集体灌溉管理中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但目前中国多数协会组建和运行不规范;农民自愿民主协商、自主决策的原则体现得不够充分;协会经费普遍不足,有的运转不畅或处于半瘫痪状态;许多政策措施和效果经验总结多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有正影响,但不显著。进一步边际效应分析表明,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都比较显著,在农户参与意愿提升方面,强连接网络边际效应略大于弱连接网络,而在农户参与程度提升方面,弱连接网络边际效应远大于强连接网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厘清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宁夏、陕西和河南三个省份1440户农户入户调查数据,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为例,实证分析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农户选择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比例较低,但大多数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程度较高。关系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在细分维度变量中,弱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行动的意愿及程度均有显著正影响,而强连接网络对农户参与村庄集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喜刚 高亚芳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甘肃省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詹国辉
集体行动困境的化解关乎乡村振兴进程,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地化实践亦有赖于村庄社会成员合作契约的达成。本文尝试建构出不完全契约嵌入于农村集体行动的分析框架,从演化博弈的视角探究了个体农户与合作社之间集体行动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最终选择合作策略或不合作策略,与个体农户和合作社组织之间的合作受益程度、合作意愿、合作成本、信任程度、交易风险及交易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为此,个体农户和合作社组织在参与农村集体行动时,要充分考量不确定性因素,以此来规避"搭便车"的风险,进而有效提升农村集体行动力,最终促成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