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9)
2023(6537)
2022(5437)
2021(4872)
2020(4055)
2019(8801)
2018(8589)
2017(16279)
2016(8708)
2015(9313)
2014(8844)
2013(8981)
2012(7987)
2011(7068)
2010(6796)
2009(6128)
2008(5896)
2007(4839)
2006(4117)
2005(3440)
作者
(25968)
(21711)
(21667)
(20170)
(13834)
(10503)
(9688)
(8486)
(8257)
(7545)
(7445)
(7181)
(7093)
(6898)
(6548)
(6526)
(6524)
(6436)
(6283)
(6064)
(5540)
(5141)
(5056)
(4877)
(4825)
(4793)
(4775)
(4610)
(4570)
(4408)
学科
(29157)
经济(29111)
(26119)
管理(24581)
(17161)
企业(17161)
方法(13845)
数学(12563)
数学方法(12491)
(9773)
(9165)
中国(8899)
(8646)
贸易(8644)
(8452)
业经(7141)
(7044)
服务(6816)
(6672)
工作(6615)
农业(6564)
技术(5562)
地方(5043)
服务业(5035)
环境(5027)
(4933)
银行(4902)
(4825)
财务(4820)
财务管理(4812)
机构
大学(119725)
学院(117812)
管理(47726)
(47293)
经济(46312)
理学(42363)
理学院(41861)
管理学(41230)
管理学院(41005)
研究(39189)
中国(28515)
(26581)
科学(26117)
(24371)
业大(22390)
农业(21273)
(20450)
(20050)
研究所(18643)
中心(18364)
财经(16603)
(16549)
(15279)
北京(14758)
农业大学(14711)
经济学(14473)
(14226)
(13975)
师范(13943)
经济学院(13324)
基金
项目(89699)
科学(69966)
基金(66438)
(60907)
国家(60384)
研究(59949)
科学基金(50855)
社会(40501)
社会科(38282)
社会科学(38269)
基金项目(36148)
(34255)
自然(34038)
自然科(33312)
自然科学(33299)
自然科学基金(32757)
(29818)
教育(25891)
资助(25190)
编号(23235)
重点(20043)
(19120)
(18967)
(18955)
计划(18117)
创新(17890)
科研(17888)
成果(17590)
国家社会(17542)
(16762)
期刊
(44615)
经济(44615)
研究(28311)
学报(25629)
(22710)
中国(21681)
科学(20688)
大学(18384)
学学(17528)
农业(15006)
(14818)
管理(14365)
图书(11150)
(8675)
金融(8675)
书馆(8387)
图书馆(8387)
经济研究(8306)
业经(8199)
(8114)
财经(7796)
教育(7366)
业大(7204)
技术(7156)
(6914)
(6688)
问题(6384)
商业(6341)
科技(6323)
农业大学(6286)
共检索到163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龙学文  稂时阳  徐泽林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考察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程度对老年人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城乡、独居养老成因和年龄异质性。社区公共服务匹配度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老年幸福感效应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社区公共服务匹配度越高,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人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多层次养老体系不仅要着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更要重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老年居民真实需求间的精准匹配,以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居民福祉的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馨滦  张晓娟  
本文基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1个村庄的观察数据,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群体,实证探究了收入、文化服务与其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收入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依然存在;文化服务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具有比收入更显著的影响;不同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不一,其中文化活动室与图书阅览室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可  程令国  魏星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方法系统分析了居住模式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因果影响以及影响的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多代同堂模式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地,我们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在婚老人,子女的陪伴更显著地改善了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的幸福感。从影响渠道看,多代同堂模式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本文的研究发现佐证了"常回家看看"新政的实践依据,据此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激励或者优化住宅设计等方式鼓励和倡导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加强代际之间的纽带,切实增进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养老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聪  慈勤英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对全国城镇社区2231位60岁以上老年人抽样调查的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特征、社会支持变量后,社区周边便民设施越齐全、社区内基础设施越完善、社区的社团组织越丰富,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因而我们建议应当重视适宜老年人居住与生活的社区环境建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志远  亓寿伟  
本文利用我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的城镇和农村3970名55岁以上老年人微观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在城乡分割和区域发展差异背景下老年人群体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收入水平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不显著;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而且还通过健康和娱乐等途径产生间接效应;除了城镇地区,相对收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都显著;不同收入阶层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老年人从"不幸福"到"幸福"的收入转折点低于东部和城镇地区。因此,增加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志远  亓寿伟  
本文利用我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的城镇和农村3970名55岁以上老年人微观调查数据,首次考察了在城乡分割和区域发展差异背景下老年人群体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绝对收入水平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不显著;绝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而且还通过健康和娱乐等途径产生间接效应;除了城镇地区,相对收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都显著;不同收入阶层老年人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中西部和农村地区老年人从"不幸福"到"幸福"的收入转折点低于东部和城镇地区。因此,增加收入有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的幸福感水平,且应当切实提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冯诗杰  李宪  袁正  
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是社会与政府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健康和医疗问题是老年人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应付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使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两期微观数据,估计了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城镇老年人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经济条件、教育、健康、房产、嗜好等因素也显著影响城镇老年人的幸福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振   刘鹏凌   李谷成  
数字鸿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潜在因素。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CRRS),考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相对抑制社会联结和削弱健康水平间接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负向影响在高龄和教育水平较低群体中表现不显著,在低龄和教育水平较高群体中表现显著,在东部和非平原地区群体中表现则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鸿沟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如何增进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鑫  杨红燕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标准有序Logistic模型,检验分析了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其关键在于比较,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效应是解释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时间比较对不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心理不健康、多子女、家庭经济地位高、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影响显著。据此提出,推进老年人继续教育、再就业等工作,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加大民生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政策倾斜与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弱势老年人群体;重点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琪  何韶华  田璞玉  秦帅  
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同时有效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医疗保险统筹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就医便捷性和提升健康预期三条路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健康状况较差、收入水平较高、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董源  郑晓冬  方向明  
利用2005年和201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公共服务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共服务对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其中,社会保障类公共服务的正面作用相对更加明显。公共服务产生幸福增进效应的可能渠道包括机会均等性的提高、居民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居民生活环境的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晨  杨晔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包括躯体健康、精神状态和自评健康)。研究发现:幸福感越高的农村老年人,其健康的概率越高。在引入环境因素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保持稳健。分样本讨论结果显示,在教育、子女照料、家庭收入等传统促进居民健康的因素缺失的情况下,幸福感可以起到健康补偿的作用。对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影响机制分析后发现,幸福感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效应、经济收入效应以及健康行为效应促进老年健康,并且健康行为效应成为幸福感影响中国农村老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文杰  吕康银  
在世界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延迟退休政策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退休对于老年人的影响也受到了普遍关注,但退休后的劳动参与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利用2013年CHARLS调查数据,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两个层面(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考察我国强制退休政策下,退休后选择继续劳动参与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休后继续参与劳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在女性老年人群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闲暇均为劳动参与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因素。分群体研究发现,年龄对回归结果有着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受教育程度则显示出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提示我们在退休政策设计时需要考虑群体异质性进行弹性化设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茂敏  涂爱仙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的背景下,提高衰弱老年人的幸福感,创建积极老龄化社会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的调查,利用2017—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根据社会质量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阶层理论,构建跨层次结构模型(HLM),探讨社会经济保障对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地位及个人的心理弹性均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呈正向影响。(2)心理弹性在社会经济保障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会地位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3)社会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均在心理弹性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庆红  谭远发  谢鹏鑫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注中老年人精神层面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3年数据,基于代际交换、角色强化和角色冲突理论,探讨了照料孙子女对祖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照料孙子女显著提升了祖辈的幸福感,享受天伦之乐;影响程度因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而异,其中对60岁以下祖辈幸福感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对60岁及以上的促进效应减小甚至变为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照料孙子女通过经济支持、情感慰藉和社会交往间接影响祖辈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