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7)
2023(3475)
2022(2783)
2021(2417)
2020(1892)
2019(4390)
2018(3826)
2017(8133)
2016(4192)
2015(4628)
2014(4506)
2013(4679)
2012(4184)
2011(3799)
2010(3711)
2009(3497)
2008(3509)
2007(3369)
2006(2995)
2005(2816)
作者
(12356)
(10589)
(10391)
(9999)
(6545)
(5042)
(4588)
(3970)
(3928)
(3755)
(3618)
(3547)
(3367)
(3350)
(3294)
(3210)
(3138)
(3052)
(3047)
(2779)
(2495)
(2476)
(2449)
(2430)
(2423)
(2328)
(2298)
(2149)
(2033)
(2016)
学科
(22303)
经济(22275)
(14126)
管理(12784)
方法(11102)
数学(10340)
数学方法(10301)
(9850)
企业(9850)
(6823)
中国(6794)
(6678)
(5088)
劳动(5069)
农业(4571)
(4504)
贸易(4500)
(4466)
金融(4466)
(4347)
(4274)
业经(4082)
市场(3893)
(3808)
银行(3803)
(3700)
收入(3516)
(3088)
财务(3083)
财务管理(3081)
机构
大学(67486)
学院(66447)
(35857)
经济(35375)
管理(27288)
理学(23614)
理学院(23432)
管理学(23207)
管理学院(23075)
研究(21865)
中国(18261)
(17223)
财经(14182)
(13100)
(13074)
经济学(13010)
经济学院(11876)
财经大学(10811)
(10419)
科学(10311)
中心(9966)
(9390)
研究所(9118)
(9050)
(8556)
金融(8448)
商学(8292)
北京(8249)
商学院(8181)
业大(7963)
基金
项目(43733)
科学(36058)
基金(35153)
研究(31061)
(30389)
国家(30188)
科学基金(26903)
社会(23135)
社会科(22191)
社会科学(22186)
基金项目(18148)
自然(16772)
自然科(16491)
自然科学(16487)
自然科学基金(16242)
(14957)
资助(14745)
教育(13918)
(12900)
编号(10790)
国家社会(10714)
(10635)
教育部(9731)
重点(9357)
人文(9328)
(9042)
(9019)
(8789)
创新(8544)
大学(8453)
期刊
(37319)
经济(37319)
研究(21931)
中国(13212)
(13098)
管理(10648)
(9743)
金融(9743)
科学(8734)
学报(8686)
财经(8337)
(7781)
(7211)
大学(7099)
学学(6946)
经济研究(6831)
业经(5426)
问题(5053)
农业(4944)
(4594)
技术(4553)
理论(3978)
国际(3890)
商业(3883)
技术经济(3789)
统计(3489)
世界(3472)
实践(3330)
(3330)
(3087)
共检索到100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克中   黄永颖   何凡  
社会保险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21世纪初省级养老保险征收机构的变更(规范化改革)和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法制化改革),本文系统评估了社保缴费的转嫁效应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研究发现:(1)两次改革均提高了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但缴费负担的转嫁形式不同。规范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企业承担,并减少了企业的雇佣规模,而法制化改革增加的缴费负担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既降低员工工资,也减少了企业雇佣人数;(2)进一步分析显示,规范化改革中不同技能员工受到的就业冲击差异在不同模型中表现并不稳健,而法制化改革中低技能员工的工资受到的冲击相对更大,表明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表现存在差异;(3)工资刚性和缴费凸显性较好地解释了两次改革中社保缴费的转嫁形式差异以及产生劳动力市场再分配效应的原因。研究结论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再分配功能、扎实推进全社会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鄢伟波  安磊  
经典的税收转嫁理论认为税负会根据供需弹性进行转嫁,实际发生率与法定征税对象无关。本文基于社会保险费二元征管体制下不同征收机构的征收强度在《社会保险法》颁布后出现分化这一政策冲击,构造三重差分模型研究社保缴费在企业和职工间的转嫁,研究发现:政策冲击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保缴费强度提升了约12%,相当于工资比重的1.5%。征管部门优先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大程度通过低报工资基数低缴社保是政策冲击对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社保缴费产生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结构分解表明政策冲击主要提升了企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强度。验证社保缴费在企业和职工间的转嫁,本文发现企业并未通过减少就业、降低其他类型薪酬或提升职工学历结构的形式将增加的社保缴费转嫁给职工。相比于工资刚性,效率工资假说、缴费与福利的关联程度不高更可能是未发生转嫁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社保征管体制、法定性和企业异质性方面,为提升社保缴费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重新审视了税收转嫁理论,对提升社保征管效率、选取减税降费对象、权衡减税降费目标和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具有新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凡  曾鑫  黄炜  
本文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并采用城镇住户月度面板调查数据,首次从家户层面全面考察了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显著增加了企业和劳动力社保缴费,法律的实施不仅加重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而且提高了养老账户的储蓄水平;社保缴费增加并未导致劳动力失业,但在职劳动力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了至少一半的公司社保缴费负担;社保缴费增加虽然显著降低了0.9个百分点的家庭储蓄率,但依然显著促进了中国总体养老财富积累;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较高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机制。本文结果表明加强社保费征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保基金收入,而且能够促进中国整体养老财富积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陶纪坤  张鹏飞  
文章利用200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12~2013年上市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研究发现:(1)在宏观省级层面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全国劳动力需求的4.95%左右;(2)进一步考察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发现,对于东部地区,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6.92%,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3)在微观上市企业层面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1.50%左右;(4)对于上市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不显著;对于上市民营企业而言,社会保险缴费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1.93%;社会保险缴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2.40%,在第三产业中将显著挤出劳动力需求的0.87%。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管晓明  
二元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再分配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标准的刘易斯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及制度环境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照中国当前实际指明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处理劳动力流动及再分配问题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颜迪   刘盼   袁璐璐   罗楚亮  
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背景下,探究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内生劳动供给和异质性劳动力的世代交叠(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LG)模型,来考察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对劳动力市场就业以及不同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会增加经济中的劳动供给,并且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供给增加得更多。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养老保险缴费率与企业雇佣人数之间呈现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而与企业员工技能结构呈现显著正向变动关系;异质性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缴费率对非国有控股企业的雇佣规模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减税降费”导致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有助于增强企业雇佣规模,尤其是促进低技能人员的就业,从而有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媛媛  封进  刘贯春  
作为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部分,过重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参保意愿和缴费水平。这使得工业企业缴费水平可能低于政策缴费率,也导致不同企业之间实际缴费率存在差异,而且社会保险缴费可能增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负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内在动机,而且有助于社会保险征收制度的顶层设计,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降成本"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文章尝试研究这些问题,基于利润最大化框架,系统考察了劳动力市场规模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的逻辑关系。理论分析表明,给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具有改善劳动生产率和增加财务困境风险的双重作用,最优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应满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张,再就业搜寻成本和工资构成中的解雇风险补偿下降,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引致的边际成本越小,均衡状态的最优社保缴费比例趋于向上调整。文章以行业就业容量衡量劳动力市场规模的计量结果显示,劳动力市场规模增加会显著提升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并集中体现于行业内而非行业间,而且在高融资约束企业、高失业成本企业和民营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提升会显著降低其经营绩效,即成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文章强调,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行为内生于所处的行业环境,在政策调整时需要加以考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董理  李卢霞  
文章引入收入分配边界概念,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均衡模型,研究外来劳动力对某一地区收入分配水平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流入者是某一地区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净受赠者,那么,劳动力流入使得该地区的收入分配边界收缩,至少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如果此时给予流出地劳动力转移支付,将使流入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到一个合理水平,劳动力流入地区的所有居民都会获益。此结论不仅对发达地区政府针对外来劳动力流入采取的限制政策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也为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进行财政合作,利用收入再分配手段合理配置劳动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葛结根  
社会保险缴费给中国企业施加了较大的成本压力,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否有动机对其进行转嫁呢?本文运用标准的劳动力市场模型讨论企业通过降低工资水平和减少劳动力需求的方式转嫁社会保险缴费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行业特征和经济周期变化对社会保险缴费的转嫁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风险行业的社会保险缴费对工资与就业水平的转嫁效应大于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风险行业,并且这一效应在萧条期被扩大,在扩张期被减弱,但是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风险行业的转嫁效应在萧条期和扩张期的差异较小。本文研究结论所包含的政策含义是,应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并根据行业特征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增加社会保险缴费的灵活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苓玲  慕欣芸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决定方程,利用2007~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41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我国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即企业社保缴费率每上升1%将挤出企业雇佣人数约6.9%的水平,而这一挤出水平需要人均GDP增长约0.04个百分点才能弥补。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影响企业社保缴费就业挤出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国有控股企业的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这种挤出效应并没有在民营控股企业中发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乃军  杨燕绥  孟强  
以2006年全国统一改革建立个人账户为起点,利用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评估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缴费累进性和再分配效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缴费累进系数较小,从缴费比例来看,工资收入较高群体并不比低收入群体更高,说明个人缴费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群体缺乏累进性;从再分配系数来看,养老保险并没有降低缴费前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再分配效应不足。如果降低低收入群体缴费费率,相对提高高收入群体缴费费率,并取消社保缴费最低工资限制,则可以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的再分配性和累进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吴晓瑜  薛靖茹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企业缴费比例有较大的降低。本文从个体角度出发,对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的变化可能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地级市层面的缴费比例数据和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我们发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的下降会带来工资和就业的显著上升,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我们还利用2016年全国统一下调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这一外生政策变化,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缴费比例下降有利于改善就业、提高工资以及增加劳动力供给。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承超  赵红  
在社保降费背景下,本文构建精算模型,测度了社保降费前后不同省份、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社保降费前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发挥了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社保降费后无论是缴费现值和收益现值都比社保降费前减少了,此次改革更加有利于非私营单位低收入者;各省份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均为正,北京在所有省份中净转移额绝对值最大;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西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商投资单位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净转移额最大,其他内资单位内部收益率最大;当工资增长率不变时,利率水平越高,净转移额越大,但这种不断增大的边际效应存在递减规律;当利率不变时,随着工资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净转移额在不断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是不断增大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凤辉  
中国的人口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逐年减弱。文章分析了我国不同经济区域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轨迹,发现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出现下降趋势;探讨了劳动力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发现劳动力缓解了流入地老龄化,却加重了流出地老龄化;劳动力"乡—城"流动,使得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镇;测算了不同省份的企业最大社保缴费能力和缴费负担,发现我国企业的社保缴费压力依然较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蓉  寇璇  
我国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推出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是我国税制改革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税制结构调整以及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通过微观模拟预估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改革前后家庭缴纳的个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尼系数、帕累托最优标准,测算和评价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对家庭劳动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专项附加扣除制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升,收入分布更接近帕累托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