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2)
2023(4277)
2022(3696)
2021(3579)
2020(2969)
2019(6952)
2018(6683)
2017(14066)
2016(7696)
2015(8551)
2014(8501)
2013(8302)
2012(7797)
2011(6964)
2010(7265)
2009(6891)
2008(7245)
2007(6607)
2006(6086)
2005(5702)
作者
(20128)
(16716)
(16668)
(15940)
(11194)
(7953)
(7618)
(6348)
(6323)
(6256)
(5589)
(5532)
(5515)
(5433)
(5429)
(5127)
(5093)
(5012)
(4969)
(4907)
(4148)
(4113)
(4057)
(3913)
(3794)
(3771)
(3760)
(3753)
(3301)
(3277)
学科
(33229)
管理(31254)
(30477)
企业(30477)
(29144)
经济(29094)
(16980)
方法(14373)
(13622)
财务(13611)
财务管理(13594)
企业财务(13202)
数学(13002)
数学方法(12866)
(9077)
(8516)
(7933)
中国(6677)
业经(6380)
(6366)
体制(5578)
公司(5518)
(5300)
贸易(5296)
(5201)
(5143)
银行(5141)
及其(5081)
政策(5046)
(5016)
机构
学院(108995)
大学(107390)
(47765)
经济(46769)
管理(46242)
理学(39351)
理学院(39072)
管理学(38658)
管理学院(38449)
研究(32958)
(28623)
中国(28420)
财经(21503)
(21469)
(19594)
(16813)
科学(16133)
财经大学(16051)
(15855)
中心(15542)
北京(14077)
商学(13702)
经济学(13700)
商学院(13594)
研究所(13481)
(13305)
(12533)
经济学院(12277)
金融(12269)
(12034)
基金
项目(62409)
科学(50696)
研究(48551)
基金(46946)
(38554)
国家(38200)
科学基金(34491)
社会(31035)
社会科(29545)
社会科学(29541)
基金项目(24070)
(22988)
教育(22943)
自然(22524)
自然科(22035)
自然科学(22031)
自然科学基金(21700)
资助(20640)
编号(20447)
(19470)
成果(17853)
(15218)
(14061)
教育部(13706)
人文(13627)
课题(13589)
重点(13326)
项目编号(13262)
(12868)
(12612)
期刊
(54901)
经济(54901)
研究(35956)
(25643)
中国(19361)
管理(18950)
(17599)
金融(17599)
财经(11324)
(10831)
科学(10812)
学报(10225)
教育(9915)
(9446)
经济研究(8813)
大学(8746)
业经(8617)
技术(8385)
学学(8266)
财会(7870)
会计(7079)
农业(7062)
问题(6575)
(6557)
国际(6195)
理论(5687)
现代(5489)
通讯(5230)
会通(5219)
经济管理(5186)
共检索到171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靳庆鲁  宣扬  李刚  陈明端  
相比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无需缴纳红利所得税,这一制度背景为检验股利的"顾客效应"假说提供了契机。本文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社保基金持股比例与公司股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同时反映了股利需求方(社保基金)与供给方(上市公司)的行为:一方面,上市公司根据社保基金持股制定其股利政策;另一方面,社保基金选择股票时也会考虑上市公司往年的股利分配。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国有与民营企业迎合社保基金发放股利的动机存在差异:民营企业更多受到经济动机的驱动,而国有企业分红更多体现政治动机。总体上,本文的发现验证了"顾客效应"假说,表明红利税是影响公司股利决策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其安  郭桢  
本文以2001-2008年期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2005年股利所得税减少后管理层持股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对股利发放倾向的影响在减税后由不显著变为正向显著,对股利发放水平的影响在整个样本期间为正向显著且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减税显著增强了管理层持股对股利发放倾向的正向影响力度,且这种效果仅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时有效,但不会显著影响管理层持股对股利发放水平的作用;除管理层外的自然人持股水平,在减税前后不会对股利政策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邱丽燕  
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从QFII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角度来考察QFII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QFII持股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普通股获利能力以及现金分红水平,并且QFII持股比例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这表明QFII起到了公司治理作用。文章不仅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揭示了QFII的公司治理作用,而且通过使用面板数据部分解决了以往研究所碰到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理,方芳  
Choosing all 1075 listed companies of share A which pay out dividends in cash as sample units, the paper tests how manager pay off(MBO) affects payout in cash.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MBO could increase agency cos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authors further consider that the problems of “absence of owners” sharpen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agers and stockholder agency.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e positiv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BO and payout for the companies with high percentage of state owned shares. So MBO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nflict of stockholder agency.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莲  张俊瑞  刘彬  
笔者从信息优势视角出发,以2004—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比研究与上市公司地理距离远近的两类基金持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在高现金流、低成长公司中,本地与非本地基金持股效应一致,均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表现为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在低现金流、高成长公司中,非本地基金未能识别此类公司的特殊性,总体上依然正向影响股利水平,而持股周期在一年以上的本地基金,凭借信息优势以及长期持股动机,对低现金流、高成长公司的现金股利水平具有反向作用,提高了这类公司股利政策的合理性。研究结论支持了地理距离对基金持股治理效应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香林  方雪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勇  
文章运用2008—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信息披露、管理层持股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且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好的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于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卫华  万迪昉  
通过搜集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十大股东和十大流通股东的数据,研究了QFII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QFII偏好现金分红的公司,而现金分红的公司也能够吸引QFII持股;QFII持股能够促进上市公司提高现金股利支付率,但是具有更高现金股利支付率的上市公司并不能吸引更多的QFII持股。这表明,QFII在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引入QFII制度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澄洞  
发放股利是上市公司对税后收益的一种分配。文章对股利和股价的关系、现金股利支付率的确定、股利分派的形式和时机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认为,从长远观点看,股价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经营情况,股利支付率的高低并不会对股价造成多大影响;股利政策要视公司的发展情况来决定,配股、送股还是分派现金股利,要以公司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基本标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作凤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不仅关系到股东的利益和福利水平,还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因而一直备受利益各方关注。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针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从内部根源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其问题所在及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冯曦  
基于Richardson(2006)的过度投资测度,本文考察公司的股利支付政策是否影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我们发现:首先,对总样本而言,我国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现象;其次,现金股利的派发的确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第三,经常派现公司较非经常派现公司在现金股利抑制过度投资的效果上有显著增强;最后,由于管理层存在对未来现金流的一定预期,现金股利在低自由现金流的公司中能发挥更好的抑制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