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7)
- 2023(17058)
- 2022(14785)
- 2021(13703)
- 2020(11721)
- 2019(26905)
- 2018(26305)
- 2017(51727)
- 2016(27822)
- 2015(30798)
- 2014(30521)
- 2013(30206)
- 2012(27654)
- 2011(24705)
- 2010(24369)
- 2009(22536)
- 2008(22091)
- 2007(19177)
- 2006(16474)
- 2005(14370)
- 学科
- 济(110937)
- 经济(110803)
- 管理(82034)
- 业(81410)
- 企(67507)
- 企业(67507)
- 方法(57729)
- 数学(51268)
- 数学方法(50659)
- 财(32338)
- 中国(28234)
- 农(27128)
- 学(23672)
- 业经(23256)
- 务(22143)
- 财务(22071)
- 财务管理(22026)
- 企业财务(21104)
- 制(21086)
- 地方(19677)
- 贸(19064)
- 贸易(19058)
- 易(18486)
- 农业(18268)
- 银(18175)
- 理论(18126)
- 银行(18118)
- 融(17944)
- 金融(17942)
- 技术(17351)
- 机构
- 大学(394891)
- 学院(390312)
- 管理(156961)
- 济(156151)
- 经济(152961)
- 理学(136855)
- 理学院(135418)
- 管理学(132850)
- 管理学院(132166)
- 研究(126907)
- 中国(96590)
- 京(82267)
- 科学(79529)
- 财(74498)
- 农(65332)
- 所(63169)
- 业大(60702)
- 财经(60642)
- 中心(58484)
- 研究所(57825)
- 经(55469)
- 江(55298)
- 农业(51769)
- 北京(51343)
- 经济学(48087)
- 范(47949)
- 师范(47348)
- 院(46604)
- 财经大学(45865)
- 州(44908)
- 基金
- 项目(274974)
- 科学(216460)
- 基金(202652)
- 研究(194346)
- 家(178068)
- 国家(176695)
- 科学基金(152478)
- 社会(123440)
- 社会科(117121)
- 社会科学(117089)
- 基金项目(107080)
- 省(106123)
- 自然(102438)
- 自然科(100173)
- 自然科学(100142)
- 自然科学基金(98377)
- 划(90288)
- 教育(89762)
- 资助(85366)
- 编号(76967)
- 重点(61276)
- 部(60961)
- 成果(60802)
- 创(57093)
- 发(56595)
- 科研(53919)
- 创新(53378)
- 教育部(52348)
- 课题(52307)
- 大学(51626)
- 期刊
- 济(158197)
- 经济(158197)
- 研究(112036)
- 中国(67885)
- 学报(66460)
- 科学(59049)
- 财(57482)
- 农(56919)
- 管理(56181)
- 大学(50370)
- 学学(47772)
- 农业(39203)
- 融(37574)
- 金融(37574)
- 教育(36628)
- 技术(32805)
- 财经(29602)
- 经济研究(26268)
- 经(25136)
- 业经(24853)
- 问题(20476)
- 业(20359)
- 理论(19327)
- 统计(18984)
- 版(18664)
- 技术经济(18654)
- 科技(18158)
- 图书(18024)
- 实践(17629)
- 践(17629)
共检索到55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大鹏 杨紫嫣 翟路萍
笔者利用2007年到2013年各个季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交易数据,以股票价格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同步性衡量股票的定价效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社保基金投资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处于金融危机前后的牛市和熊市时,社保基金投资对股票定价效率无显著影响,当市场处于较平稳的阶段时,社保基金能显著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并降低了投资风险。这说明社保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能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解维敏
本文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定价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得股价包含更多的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引导了资源更加有效配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定价效率 股价同步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英
本文以2003-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业绩较差的样本组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影响机制的探讨中,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治理水平两个方面对模型进行重新检验,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样本组中,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本文结果既丰富了股价同步性和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也从微观市场的角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给监管层和上市公司清楚认识股价同步性的经济后果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鹏程 徐祥兵
扩大金融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如何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选择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抑制会计稳健性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较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弱。我国机构投资者中,价值投资理念尚未成型,套利投资成为风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雄伟
本文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5年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能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从基金投资价值角度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度越高,股价同步性越低;从控股股东性质角度分析,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提高证券投资基金的稳健度能有效降低股价同步性;相对于低比例持股,高比例持股增强了基金稳健度的提高对股价同步性的抑制作用。由此,提出促进证券投资基金稳定股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股价同步性 投资价值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竹清
选择机构投资者中的典型代表——证券投资基金为切入点,用合资基金持股比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和只数三个维度衡量其对上市公司的持股,选取2006至2010年中国股市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而且相较中资的证券投资基金,合资基金持有更能降低股价同步性,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确稳定了中国股市,而且基金管理公司引进外资参股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股价同步性 合资基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旋 邢韬 骆琳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各类专利与授权数据,对比研究社保基金与个人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数量,且对创新含量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明显,改善了专利质量;而对个人投资者持股的影响不明显。分样本检验揭示:社保持股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集中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而个人投资者持股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产生了实质伤害。研究表明,社保基金较长的投资视野与积极的监督管理已在优化企业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散户"追逐热点、跟风炒作的投资风格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未来应持续推进社保资金入市、逐步引导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帮扶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放 戴静 胡文佳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否放大了金融风险是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如何影响股价稳定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显著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且上述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主要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而非改善业绩的机制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以上检验结果不仅揭示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机理,而且分析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是否加剧企业风险,对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奇 屈文洲
投资者关注与股价同步性均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课题,但却鲜有文献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提出投资者关注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进而改变股价同步性的观点。为此,本文首先综述了投资者关注与资产定价的文献,主要包括:投资者关注的分类与度量、投资者关注与资产定价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机制以及基于投资者关注的投资策略研究;其次,对资产定价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资产定价与股价同步性的学理关系以及股价同步性的形成机理;最后,提出投资者关注通过影响资产定价,进而改变股价同步性的研究框架,为未来将投资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资产定价 股价同步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英 郑妍妍
股价信息是中小投资者股票市场交易时机选择所依赖的基本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作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2004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0日沪市A股的日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选择的样本期间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股价的信息含量,并且在机构高持股组,机构投资者的这种作用更加明显。论文研究提供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股价信息含量,促进中小投资者实现其投资利益的深入证据,并且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发挥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的制度条件,同时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价信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艳 栾志乾
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在理论中经常被视为是等价的。不确定性是无处不在的,然而风险这个概念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资本市场中。风险这个概念与投资者的立场是密切相关的,在面临风险时,投资者会尽量规避,而面临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则会更多参考大市。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实证模型检验投资者是否对不确定性与风险进行区分,进而引发对股价同步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推动了公司股价的同步性,而风险则会降低公司股价的同步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艳 栾志乾
风险与不确定性这两个概念在理论中经常被视为是等价的。不确定性是无处不在的,然而风险这个概念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资本市场中。风险这个概念与投资者的立场是密切相关的,在面临风险时,投资者会尽量规避,而面临不确定性时,投资者则会更多参考大市。本文通过对2007—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实证模型检验投资者是否对不确定性与风险进行区分,进而引发对股价同步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推动了公司股价的同步性,而风险则会降低公司股价的同步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林婷 许东彦
环境信息规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企业环境信息透明度,以便督促企业积极履行环保责任。但是政策实施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否被投资者解读及解读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文章从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视角切入,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规制政策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信息规制政策的实施会加剧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这种冲击效应仅在政策实施当期、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样本中存在。(2)由对象锁定和敏感信息锁定引起的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是环境信息规制政策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表明环境信息规制的信息效应不存在,只是短期内被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效应所掩盖。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结合中国资本市场背景,加强投资者教育和舆论引导,有效缓解和消除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避免投资者因环境信息管制力度加大而“谈环色变”,进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信息披露规则和指引,加大执行力度,推动企业切实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和信息含量,以便充分发挥环境信息规制的信息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屈文洲 叶震南 闫丽梅
本文利用股权融资机制和迎合机制重新审视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泡沫敏感性问题。通过分解托宾q获得泡沫q作为股价泡沫的代理变量以研究中国A股市场股价泡沫对上市公司真实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无论是融资约束组还是非融资约束组的企业,投资支出率对泡沫均具有正向敏感性,且融资约束组比非融资约束组更容易被高估,泡沫水平更高。迎合机制是非融资约束组股价泡沫对投资产生影响的主要作用途径,而融资约束组的企业,投资支出率对泡沫的正向敏感性由股权机制引起。
关键词:
股价泡沫 公司投资 迎合机制 股权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长征 方卉
基于公司治理行为视角,聚焦控制股东掠夺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问题,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探析控制股东剥夺行为是否为股价崩盘风险的"推手",研究公司治理行为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股东掠夺行为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而减弱,但不管大股东持股比例如何,第二至第三大股东都有较强的掠夺动机;股价崩盘风险受控制股东掠夺行为直接作用不显著,其风险主要来自于股票市场作用,但控制股东掠夺行为显著加大了公司的成长性风险和财务风险,且二者风险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表明控制股东掠夺风险会间接传染至股价崩盘,揭示出这种间接的风险作用使控制股东更易隐藏占款背后的"掏空"动机。
关键词:
控制股东 掠夺行为 掏空 股价崩盘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