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6)
2023(15302)
2022(13140)
2021(12107)
2020(10254)
2019(23233)
2018(22967)
2017(44392)
2016(24358)
2015(27106)
2014(26943)
2013(26583)
2012(24151)
2011(21818)
2010(21395)
2009(19859)
2008(19309)
2007(16730)
2006(14642)
2005(12799)
作者
(71505)
(59392)
(59078)
(56032)
(37641)
(28575)
(26664)
(23330)
(22599)
(21028)
(20096)
(20079)
(18897)
(18613)
(18379)
(18192)
(18162)
(17748)
(16953)
(16926)
(14978)
(14461)
(14319)
(13514)
(13391)
(13190)
(13175)
(13039)
(11918)
(11844)
学科
(91740)
经济(91599)
管理(73306)
(68113)
(56713)
企业(56713)
方法(42601)
数学(37007)
数学方法(36611)
(26930)
(25308)
中国(23823)
业经(21770)
(21148)
(20783)
(17592)
贸易(17586)
地方(17272)
(17072)
农业(16880)
(16368)
财务(16298)
财务管理(16269)
环境(15497)
企业财务(15420)
(15011)
银行(14945)
技术(14932)
(14594)
理论(14547)
机构
大学(345047)
学院(342948)
管理(135524)
(134682)
经济(131823)
理学(118289)
理学院(116959)
管理学(114944)
研究(114861)
管理学院(114336)
中国(83942)
科学(73175)
(72875)
(63047)
(61230)
(58011)
业大(56013)
研究所(53217)
中心(51342)
财经(50541)
(48928)
农业(48372)
(45926)
北京(45511)
(43618)
师范(43088)
(41678)
经济学(40401)
(39322)
财经大学(37692)
基金
项目(241869)
科学(189059)
基金(175934)
研究(171681)
(155568)
国家(154299)
科学基金(131573)
社会(108729)
社会科(103015)
社会科学(102988)
(94358)
基金项目(94220)
自然(87352)
自然科(85254)
自然科学(85230)
自然科学基金(83705)
(79904)
教育(78118)
资助(71471)
编号(68746)
成果(54800)
重点(54157)
(52736)
(50560)
(50550)
创新(47254)
课题(47141)
科研(46677)
(45454)
教育部(44895)
期刊
(144685)
经济(144685)
研究(97994)
中国(62842)
学报(61124)
(54863)
科学(53428)
管理(48332)
(47611)
大学(45532)
学学(43283)
农业(37262)
教育(34100)
(28020)
金融(28020)
技术(26812)
财经(24376)
业经(24254)
经济研究(23489)
(20696)
(18902)
问题(18733)
科技(17770)
(17292)
理论(16420)
业大(16355)
图书(15764)
商业(15581)
技术经济(15437)
实践(15046)
共检索到488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龙  匡贤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保制度随着经济制度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过程与消费倾向的历史回顾,着重分析了社保制度在转型中的重要风险因素及其对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同时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覆盖率、碎片化率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替代率的提高将有利于消费倾向的提高,而碎片化率对于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最后,本文给出了提高当前社保制度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鹏  向家敏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3年农村收入及消费的年度数据,分析了经济体剥转变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受经济制度变迁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在这一时期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呈降低趋势;农村居民的滇费行为对同期收入的敏感度较强,短期政策对农民滇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支持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同时,我国农村居民受收入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的理性预期消费行为也进一步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利丽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增长导向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是核心。它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诸如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消费结构的迅速调整,消费自主性的增强等,同时也使消费分化加剧,消费预期不确定增大,消费需求呈现不足。因此,调节消费要从收入分配入手,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建立收入补偿机制,以保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明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下降。随着对影响居民消费的收入、预期和不确定性等显性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方面。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投资制度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将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投资制度纳入居民消费测度模型中,以确定投资制度是否阻碍居民消费发展,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云  辜萍  
社会保障制度与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密切联系。论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消费行为的影响,揭示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燕  
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整体回升的因素之一 ,而影响我国消费需求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 ,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于完善的情况下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 ,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明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居民消费率却在下降。随着对影响居民消费的收入、预期和不确定性等显性因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方面。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投资制度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将具有政府主导特征的投资制度纳入居民消费测度模型中,以确定投资制度是否阻碍居民消费发展,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轶侠  
税收制度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税收影响居民消费的效应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效应、消费挤入或挤出效应、消费预期效应和消费环境效应这四个方面。因此,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以税收制度创新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实行结构性减税,同时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结构;重视发挥税收政策促进就业的功能;加大发挥所得税和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并促进消费环境的改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浩瀚  
西方宏观消费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的历史进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逻辑主线: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不稳定的制度变迁环境,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转型期的宏观制度背景,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不确定性的微观机理,具有很强的分析价值和应用前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内在动因。本文尝试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角度,通过模型分析来探讨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主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林燕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描述了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划分为不同阶层,阐释了各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及收入变化后可能带来的消费变化,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收入分配-消费模型,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阶段的回归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而倾向于低收入和中等偏下居民的收入分配将有利于增加总消费。因此,在本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努力构建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模式,将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潜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鹏程  刘艺铭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社会信任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降低内生性影响和更换测度指标等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居民的社交网络、生活信念和社会安全感是社会信任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社会信任的提高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促进家庭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对于方言趋同较高地区和交通位置较优越的居民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扩大内需和进一步发挥中国市场优势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也为推动供需动态平衡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一申  臧旭恒  姚健  
税收及税制结构在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税收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制结构来刺激居民消费。从异质性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异质性消费者无法实现跨期最优,导致其效用函数不同。这意味着同样一单位减税额会造成不同消费者最优消费水平的不同变动。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政策节点,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收入和消费数据计算居民承担的直接税和间接税数值,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税制结构的调整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居民消费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刺激居民消费,并且刺激效果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在调节税制结构的过程中,需在居民整体税负水平保持稳定或者逐步下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直接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税制结构良性发展的同时兼顾居民消费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斌  马娟  
居民消费制度是一系列消费权利、标准、机制以及调控体系的总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居民消费制度改革源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施的对内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经历近四十年的发展,成果斐然,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此,在综合分析居民消费制度改革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发达国家、转轨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中,为居民消费制度改革的"中国道路"找寻启示、探明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斌  马娟  
居民消费制度是一系列消费权利、标准、机制以及调控体系的总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居民消费制度改革源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施的对内改革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经历近四十年的发展,成果斐然,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此,在综合分析居民消费制度改革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试图从发达国家、转轨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中,为居民消费制度改革的"中国道路"找寻启示、探明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