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74)
- 2023(18950)
- 2022(15749)
- 2021(14885)
- 2020(12385)
- 2019(28396)
- 2018(27852)
- 2017(53874)
- 2016(29161)
- 2015(32873)
- 2014(33085)
- 2013(32016)
- 2012(29060)
- 2011(25622)
- 2010(25569)
- 2009(23221)
- 2008(22711)
- 2007(19779)
- 2006(16990)
- 2005(14859)
- 学科
- 济(109686)
- 经济(109547)
- 管理(85362)
- 业(81467)
- 企(66286)
- 企业(66286)
- 方法(51785)
- 数学(45172)
- 数学方法(44587)
- 财(38830)
- 中国(34638)
- 农(31334)
- 制(25901)
- 业经(25428)
- 学(23993)
- 贸(23150)
- 贸易(23139)
- 易(22492)
- 地方(22336)
- 务(21733)
- 财务(21648)
- 银(21621)
- 财务管理(21581)
- 银行(21569)
- 企业财务(20433)
- 农业(20408)
- 行(20305)
- 理论(19829)
- 融(18112)
- 金融(18104)
- 机构
- 大学(402172)
- 学院(399973)
- 管理(158124)
- 济(157990)
- 经济(154587)
- 理学(136763)
- 理学院(135310)
- 管理学(132777)
- 管理学院(132066)
- 研究(130882)
- 中国(102490)
- 京(84882)
- 财(81313)
- 科学(81073)
- 所(64871)
- 农(64814)
- 财经(62283)
- 中心(60601)
- 业大(59684)
- 江(59079)
- 研究所(58948)
- 经(56742)
- 北京(53014)
- 范(51716)
- 师范(51152)
- 农业(50763)
- 经济学(48672)
- 院(47976)
- 州(47414)
- 财经大学(46540)
- 基金
- 项目(278213)
- 科学(218793)
- 研究(202875)
- 基金(202502)
- 家(176540)
- 国家(175084)
- 科学基金(151097)
- 社会(128356)
- 社会科(121514)
- 社会科学(121486)
- 省(108229)
- 基金项目(107081)
- 自然(98390)
- 自然科(96177)
- 自然科学(96151)
- 自然科学基金(94396)
- 教育(93795)
- 划(90975)
- 资助(83443)
- 编号(82517)
- 成果(66572)
- 重点(61860)
- 部(61315)
- 发(57976)
- 创(57521)
- 课题(56545)
- 创新(53667)
- 科研(53517)
- 国家社会(53215)
- 教育部(52993)
- 期刊
- 济(166719)
- 经济(166719)
- 研究(121350)
- 中国(77843)
- 财(65500)
- 学报(65048)
- 农(58562)
- 科学(58442)
- 管理(56758)
- 大学(49916)
- 学学(47043)
- 教育(44107)
- 融(40188)
- 金融(40188)
- 农业(39765)
- 技术(34359)
- 财经(30221)
- 业经(27999)
- 经济研究(27362)
- 经(25778)
- 问题(22274)
- 业(20146)
- 图书(19784)
- 版(19637)
- 理论(18972)
- 科技(18640)
- 技术经济(18032)
- 贸(17720)
- 商业(17458)
- 统计(17455)
共检索到588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凤辉
伴随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商业保险快速发展,我国居民风险防范需求逐年上升。笔者通过期望效用分析框架,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同时引入消费者保险需求模型,系统分析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关系。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将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以上人均支出加总值,以及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加总值,作为社会保障体系财政支出(或社会保障水平)的代理变量,检验其与商业保险的替代效应,为商业保险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实证结果显示,社会保障体系财政支出促进了商业保险发展,对商业保险的替代效应不明显;而人口老龄化提高了我国商业保险需求,少儿抚养比却起到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建议现阶段我国在制定社保体系(财政支出)相关政策时,需重视其对商业保险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机制和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唐盟 赵威鹏
根据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决定,我国将全面放开独生子女的限制,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意味着中国就此进入人口的新常态~([1])。本文通过引入二孩政策约束的增长模型,考察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均衡需要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从中国已经进入人口新常态这一个现实条件来考虑,应该使财政支出和私人资本的比例相匹配,并且要继续保持财政投资的稳定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唐盟 赵威鹏
根据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决定,我国将全面放开独生子女的限制,以此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将意味着中国就此进入人口的新常态([1])。本文通过引入二孩政策约束的增长模型,考察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均衡需要两者的边际效益相等,从中国已经进入人口新常态这一个现实条件来考虑,应该使财政支出和私人资本的比例相匹配,并且要继续保持财政投资的稳定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维国 张逸君 邱德馨
本文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空间和时空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空间外溢性和竞争滞后性特征。人口老龄化对财政支出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人口年龄结构差异使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阻碍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但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且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效率提升不仅弱化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还成为人口老龄化发挥正向影响的重要传导渠道。上述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平 赵丙楠 程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仅靠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有效应对养老、医疗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商业保险因此成为有力的补充。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通过降低家庭可用资金和家庭健康水平来降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抑制作用在低金融素养、农村地区、有少儿抚养和未经历重大负面事件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商业保险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振涛
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之际,我国长期依赖第一支柱养老模式、养老金替代率低的状况愈发不可持续。商业保险参与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相比其他金融行业,具有长寿风险管控、康养服务提供以及资产久期匹配契合度高的优势;养老金融是保险服务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目前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产品、服务创新进展不理想,市场上具有强养老属性的保险产品有限;税延养老险试点吸引力不足;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探索参与度不高;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探索尚未被认可;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偏离养老主业,正开始纠偏过程;在生态建设上,“保险机构+养老社区”互动形成了三种模式,但尚难实现稳定盈利。研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明确自身定位,在三支柱养老体系构建中体现专业化、差异化价值;二是利用保险风险管理领域的长期经验积累,推动养老产品开发;三是发挥保险跨周期资产配置和长周期价值防御优势,确保稳健投资;四是立足“保险+”理念构建养老生态圈,巩固平台打造优势;五是规划引领、循序渐进,做好风险识别,避免盲目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代旭升
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既满足广大民众对公共产品以及服务需求,保证高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WG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该体系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基础、将业务部门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将考评监督作为重要检验手段,最大限度提升财政管理效率,降低财政支出管理风险,保证财政资金的稳健性与安全性,对财政支出管理内部控制进行有益的理论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
财政支出管理 内部控制 COSO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理恒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40年来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文章的核心观点为,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人口红利的消失不利于经济增长,也导致了财政面临"收入减小、支出增加"的困境。鉴于此,文章最后从优化调整财政体制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财政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鹏飞 苏畅
本文基于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背景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支出对财政负担的影响。通过构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支出影响财政负担的计量模型,利用199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分别检验了全国范围及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财政负担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就全国范围、中西部地区而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均显著增加了我国政府财政负担,而对于东部地区不显著;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就全国范围、东中西部地区而言,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均显著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负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心怡 邓龙真 龚锋
构建一个包含"统账结合"养老金制度的跨期迭代模型,基于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模拟老龄化对2020—2100年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考察为维持59.2%的目标替代率应如何调整企业和个人的基本养老金缴费率。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替代率大幅度降低;为维持目标替代率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缴费率;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显著降低为确保目标替代率而不得不提高的缴费率。有鉴于此,中国应综合实施延迟退休、调整缴费率的联动政策,在控制缴费负担、减少效率损失的基础上实现目标替代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养老保障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宫攀 马琦清
地方政府所处的激励结构会通过影响注意力配置及动机分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调整模式造成影响。从政府行为逻辑的视角,基于“激励—注意力—动机—行为”理论框架,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与结构均具有显著作用,其调整模式呈现出“经济财税型”与“公共服务型”的双重特征。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财税激励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调整偏向“经济财税型”,注重短期效果;晋升激励使“公共服务型”动机占据更高权重,但偏向于短期和可视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更高的老龄化及注意力水平推动“经济财税型”动机向提升长期人力资本转变,“公共服务型”动机向满足青年安居、生育、养老需求发展,并引起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的收缩。建议细化地方政府考核标准,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充分挖掘“银发资源”,以有效的制度供给打破“未备先老”困境,使基本公共服务有效充分供给,推动老龄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龙梦洁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人口演变的基本趋势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尤其给老年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结构性改革的开展,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保障水平逐步降低,政府在老年经济保障领域的责任进一步退出,而让位于市场化管理运营的企业年金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保障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商业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商业保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产健 许正中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手段。本文对2007年-2019年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财政支出结构同现代化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现代化经济体系水平在全国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格局。(2)全样本空间杜宾(SDM)回归结果显示,科、环、医卫、社保及就业、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等财政支出比重增加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水平提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教育和科技支出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则表现为空间外溢效应。(3)分区域的回归中,东部地区在科技、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方面表现为正向的促进效应,而医疗卫生支出的回归系数则为负数。中部地区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以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方面表现为正向的促进效应。西部地区在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科技支出表现为负效应。东北地区则在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支出方面表现为正向的促进效应,在科技、农林水务支出方面表现为负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喜斌 刘红梅 王克强 陈玲娣
开展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林业资金使用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文章从林业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出发,遵循目标一致性、相关性、完备性、可操作性和简明性原则,根据系统理论观点,用林业财政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四个阶段构建了林业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助于加快林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
关键词:
林业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学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在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成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促进提高政府资金运行效率,增强政府公共支出效果的关键手段。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推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已成为财政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