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9)
2023(8876)
2022(7615)
2021(7006)
2020(5810)
2019(12921)
2018(12873)
2017(24102)
2016(13472)
2015(15325)
2014(15429)
2013(15211)
2012(14895)
2011(13731)
2010(14355)
2009(13436)
2008(13415)
2007(12488)
2006(11523)
2005(10294)
作者
(43069)
(36119)
(35831)
(34272)
(23083)
(17308)
(16408)
(13930)
(13753)
(13013)
(12577)
(12244)
(11853)
(11447)
(11416)
(11042)
(10640)
(10543)
(10539)
(10348)
(9325)
(8932)
(8788)
(8396)
(8193)
(7952)
(7946)
(7818)
(7488)
(7266)
学科
(76767)
经济(76609)
管理(33031)
(28342)
方法(28075)
(23631)
企业(23631)
数学(22369)
数学方法(21957)
(20436)
地方(17869)
中国(16483)
(15394)
业经(15258)
理论(12997)
地方经济(12724)
(12104)
(11431)
(10652)
农业(10230)
环境(9720)
(9479)
金融(9474)
教育(9098)
(8536)
(8520)
贸易(8513)
银行(8492)
经济学(8485)
(8459)
机构
大学(213941)
学院(209066)
(88483)
经济(86601)
研究(79331)
管理(71967)
理学(61060)
理学院(60168)
管理学(58682)
管理学院(58290)
中国(58159)
科学(50813)
(46153)
(42412)
(39245)
(39094)
研究所(38601)
中心(34584)
(33152)
业大(32108)
(31089)
农业(31079)
财经(31058)
师范(30758)
北京(29237)
经济学(28432)
(27935)
(27346)
(25645)
经济学院(25134)
基金
项目(132034)
科学(102882)
基金(95689)
研究(93103)
(84671)
国家(83974)
科学基金(70042)
社会(61184)
社会科(56760)
社会科学(56734)
(50791)
基金项目(49366)
自然(44662)
自然科(43629)
自然科学(43614)
教育(43455)
(43325)
自然科学基金(42845)
资助(40067)
编号(36386)
成果(32285)
重点(30365)
(29210)
(28748)
课题(26014)
(25814)
国家社会(25228)
科研(24994)
大学(24703)
教育部(24692)
期刊
(108266)
经济(108266)
研究(65754)
中国(44352)
学报(39797)
(36548)
科学(34490)
(29564)
大学(29404)
管理(27911)
学学(27550)
教育(25524)
农业(24750)
技术(17757)
经济研究(17400)
(17188)
金融(17188)
财经(16755)
(14697)
业经(13777)
问题(13561)
统计(13004)
(12732)
图书(11893)
技术经济(11830)
(11674)
世界(11271)
(10820)
(10496)
业大(10227)
共检索到329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罕  
社会-经济因素及其方法是现代世界的构成性要素和主导性原则,这同时涉及社会性生产及其历史变化。与之前社会-经济因素及其方法没有得到充分展开以及哲学对其不甚重视相对,正是通过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马克思的发展,才彻底实现了其在哲学中的引入。这种引入极大地改变了哲学的面貌。从辩证法意义上可以认为,马克思否定了苏格兰启蒙运动,或者说苏格兰启蒙运动在马克思那里才得到了最终的完成。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正是通过将社会-经济因素及其方法作为出发点及批判对象(也即对实证性因素的吸纳与超越),才得以让自身理论可以在关于现代世界的理论与实践上真正地朝向人的自由与解放。对社会-经济因素及其方法的这种考察,充分揭示了马克思工作的革命性与开创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森林  
从哲学视角重思启蒙,意味着从绝对、理性、完满的大全一体世界转向现实、感性、激情、欲望、世俗利益的现代世界,意味着对人与上帝、皇帝的关系,理性、知性与感性的关系,普遍性、特殊性与个别性的关系,统一、对立与差异的关系,善、公正与恶的关系,存在、变化与行动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调整。通过这种调整与重构,启蒙辩证法得以发生。雅各比对激进启蒙否定超验性维度、理性和主体性谋求统治一切的担忧,黑格尔通过否定辩证法对绝对完满世界的新式追求,都预示着如何辩证对待自然、历史和超越性信念成为启蒙辩证法的核心问题。与启蒙传统贬低自然不同,马克思的启蒙哲学力主扬弃自然和自由的二元对立,强调自然和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资产阶级启蒙把历史视为漆黑一片,无产阶级辩证对待历史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充分肯定传统的历史性意义。针对激进启蒙否定超越性维度引发理想信念的虚无化后果,历史唯物主义不再与自然和历史对立,而是在尊重自然和历史的基础上,重建理想的超越性维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坤  
作为启蒙运动的分支,苏格兰启蒙运动是现代文明进程的中坚力量。苏格兰作为这场运动的诞生地,是追溯现代文明起源的重要场所。与欧陆发达地区相比,贫穷落后的苏格兰之所以能兴起一场辉煌璀璨的启蒙运动并产生深远的辐射力,其奥秘在于苏格兰的国际性以及自身的文化特性。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国际性与开放性,得益于其积极与英格兰、荷兰、法国等地先进文化的融合。再者苏格兰自身的独特性又深刻影响着这场运动。这种特性离不开苏格兰自由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政治环境的自由化、宗教宽容,强大的资助群体、启蒙知识分子的高度社会性等因素,使苏格兰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力波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现为哲学指导经济学研究和对经济学研究作哲学提升这两方面的统一,是构建整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敬才编著的《马克思经济哲学微观研究》,认为马克思经济哲学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其经济哲学思想贯穿于全书,并对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思想的实践发展脉络有深远影响。对此,本文深读、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正东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以手工业资本主义为背景,凸显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为背景,强调了交换关系的社会化过程的经济学意义,但他只是从价格竞争这一经济学维度来理解这种社会化过程的内涵;马克思对斯密、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超越经历了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历程,他以社会经济形态内在矛盾性的视角打破了古典经济学的单纯经济学思路,同时也超越了人本主义者的物化批判思路,从而把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学术层面。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在哲学方法论上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从历史性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理解经济事实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雄鹏  
高等学校文科试用教材《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指出:“社会经济统计学既然也是一门认识社会的方法论科学,它就必然以哲学作为它的方法论基础”。但是,该教科书没有对此作具体的展开论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这样两个方面来对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一些论证,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哲学基础这一命题作出初步的阐述。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  
马克思与启蒙的相遇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认同"到"思想资源的批判性使用"的重大态度转变,最终实现了对启蒙的资本主义"性质认定"。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扬弃了启蒙的资本主义问题域,使之从以"抽象的人"为中心的权利逻辑转化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解放逻辑。西方启蒙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导向并不能与马克思哲学简单对接,更不能被直接演绎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总体框架。面对社会思想文化剧烈变化的复杂局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哲学与资本主义启蒙之间的本质区别,以核心价值观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仕清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只是马克思说明其历史哲学观的一个解释性工具,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起因(目的和动机)、对象、结论都具有哲学性质,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应被视作政治哲学或历史哲学来解读,而不应把它当作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来解读。如此,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理论与实践不相一致的困境,帮助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包大为  
新文化运动以降,启蒙主义政治解放的构想主导着知识阶层的理论方向。不论是德先生、赛先生,还是移风易俗、重塑人民和改造语言的努力,都是五四启蒙者投身救亡图存的理论凭借。但是,当半殖民半封建的内外危机打破了启蒙式的政治解放的想象,知识分子便开始自觉地反思局限于意识形态变革的启蒙。同时,当十月革命展现了另一条依靠庶民而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便开始成为了五四运动新的历史特征。尽管在一开始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转向由于缺乏组织和理论译介,仍然掺杂着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等泛左翼的内容,但随着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逐步获得了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也开始接过了启蒙主义未竟的救亡图存的使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丽榕  
经济哲学是对经济世界进行理性追问的学科,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就是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与方法,阐释当代中国道路、解答当代中国问题、呈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经济哲学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智慧支撑。张雄教授撰著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是近年来学界经济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基本概念,诠释了与之相关的重要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高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哲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阐明了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为读者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依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宫敬才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历史有30余年,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历史是20年。世纪之交经济哲学研究发展到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是重大进步,但"瓶颈"性问题凸显出来: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和回答这一问题,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才能深化一步,其体系性架构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哲学。马克思经济哲学存在形式承载的内容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内生变量,准确理解前者,才能对后者作出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文献的理解和阐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冉力文   刘同舫  
黑格尔哲学在马克思对哲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构筑起作为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哲学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虽然使用了“本质与异化”的费尔巴哈式的话语,但不应看作是受费尔巴哈哲学影响的产物。马克思辩证吸收黑格尔哲学关于“对象性关系”的强调及其合理内核,并将其作为哲学共产主义建构的内驱动力,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中人与自然的“直接统一”。在哲学共产主义的具体建构中,马克思展现出“对象性关系”中自我生成的运动过程和不断发展的“中介”思维,搭建起哲学共产主义的历史性地基。“对象性关系”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之间联系的理论枢纽,也是马克思哲学共产主义理论走向科学的重要理论地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尤根·罗扬  赵玉兰  
本文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摘录笔记的出版和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以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保存的原始文献为依据,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文献学信息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诞生次序做了极为严格的、文献学的考证研究,还原了其诞生过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手稿"很可能是《穆勒摘要》的结尾;《手稿》可能并不是马克思在其"序言"中提到的那部著作;不能把《手稿》同摘录笔记割裂开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尤根·罗扬  赵玉兰  
本文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摘录笔记的出版和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着重以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保存的原始文献为依据,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文献学信息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此基础上对《手稿》及摘录笔记的诞生次序做了极为严格的、文献学的考证研究,还原了其诞生过程。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第二手稿"很可能是《穆勒摘要》的结尾;《手稿》可能并不是马克思在其"序言"中提到的那部著作;不能把《手稿》同摘录笔记割裂开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