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55)
- 2023(18754)
- 2022(16052)
- 2021(15392)
- 2020(12573)
- 2019(28995)
- 2018(28966)
- 2017(54894)
- 2016(29848)
- 2015(33410)
- 2014(33005)
- 2013(31827)
- 2012(28979)
- 2011(25807)
- 2010(26065)
- 2009(23416)
- 2008(22862)
- 2007(19944)
- 2006(17402)
- 2005(14778)
- 学科
- 济(108482)
- 经济(108274)
- 管理(85774)
- 业(78592)
- 企(67388)
- 企业(67388)
- 方法(48555)
- 数学(40725)
- 数学方法(40096)
- 中国(32679)
- 农(31675)
- 财(29228)
- 业经(27628)
- 制(24315)
- 地方(23101)
- 学(22524)
- 技术(22194)
- 理论(22074)
- 农业(20879)
- 和(19357)
- 银(17938)
- 银行(17893)
- 教育(17718)
- 贸(17362)
- 贸易(17344)
- 务(17124)
- 行(17063)
- 融(17062)
- 金融(17059)
- 财务(17036)
- 机构
- 大学(394182)
- 学院(393458)
- 管理(157108)
- 济(152174)
- 经济(148460)
- 理学(135241)
- 理学院(133727)
- 管理学(131267)
- 管理学院(130512)
- 研究(129606)
- 中国(97899)
- 京(84408)
- 科学(78727)
- 财(72533)
- 所(62715)
- 中心(60448)
- 江(59613)
- 农(58811)
- 研究所(56646)
- 财经(56404)
- 业大(56199)
- 范(55328)
- 师范(54857)
- 北京(53504)
- 经(51342)
- 院(48462)
- 州(48266)
- 农业(45107)
- 经济学(44866)
- 师范大学(44267)
- 基金
- 项目(270399)
- 科学(213417)
- 研究(204591)
- 基金(193438)
- 家(166768)
- 国家(165253)
- 科学基金(143286)
- 社会(128101)
- 社会科(120596)
- 社会科学(120563)
- 省(106962)
- 基金项目(102552)
- 教育(96706)
- 自然(91148)
- 划(89627)
- 自然科(89049)
- 自然科学(89030)
- 自然科学基金(87412)
- 编号(85536)
- 资助(77828)
- 成果(70183)
- 重点(60398)
- 课题(59679)
- 部(59618)
- 创(59069)
- 发(57568)
- 创新(54490)
- 项目编号(52790)
- 教育部(51787)
- 国家社会(51766)
- 期刊
- 济(170558)
- 经济(170558)
- 研究(119154)
- 中国(89064)
- 教育(60994)
- 管理(59898)
- 学报(57911)
- 财(56416)
- 科学(54087)
- 农(53923)
- 大学(45807)
- 学学(41829)
- 技术(39049)
- 农业(37266)
- 融(34209)
- 金融(34209)
- 业经(28238)
- 财经(26789)
- 经济研究(25923)
- 图书(25131)
- 经(22997)
- 问题(21119)
- 科技(20055)
- 业(19786)
- 理论(18688)
- 技术经济(18656)
- 版(18028)
- 坛(17763)
- 论坛(17763)
- 现代(17480)
共检索到59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呼丰 孙国华 沈春
创新计划项目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该项目需要在建设实践中更加注重创新的交叉学科性和社会产业化,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研究生工作站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有助于推动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产业化驱动、交叉学科协同和创新培养机制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新的实践路径,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推动大家开始思考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种思考和探索,大多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研究生教育谈研究生教育,没有将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思考。笔者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熊盛武 范涛
结合高校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利益共同体目标追求迥异、支撑载体缺失、长效机制缺乏等共性问题,武汉理工大学通过建立多元主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教融合支撑平台、构建运行机制进行制度设计,探索了校企协同遴选优秀人才、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校企联动实施双向选择、校企联合实行双师指导、校企互动强化学生管理、校企协作创新质量评价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认为深化产教融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教育规模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探索有效模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未来期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金栋 王胜文 高俊青
产学研联盟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起来共同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利用多方主体的优质资源对驻站人员及其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联合培养。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工作站的构成体系、影响因素与管理制度,探究了产学研联盟工作站建设的环境条件与具体过程,对工作站运行机理进行了详尽分析。最后阐述了工作站演进动力与演化形式,提出了研究生工作站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产学研联盟互利共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潘剑波
"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各省市教育改革规划的实施和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会商机制的建立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通过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构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平台。通过分析该计划实施的现状,明确提出"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可以设想将长三角研究生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生教育功能区,探索建立一个统一管理该功能区的机构,以此推动区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区域合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今雅 杜海琼
依据整合性、服务性以及反馈性原则建立研究生会工作信息化模式,并在研究生会网站建设、短信平台使用和电子杂志制作方面加以实践,能较好地解决研究生会传统工作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群众基础薄弱、信息传送效率较低、工作成本偏高等问题,信息化是研究生会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宁 车峰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给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当前的新情况、新要求入手,探索实践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林兴 林腾虹
[目的/意义]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从社会需求视角调查分析国内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需求,旨在推动我国图情档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进程,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图情档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方法/过程]采用线上调研、内容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分析总结图情档专业研究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及其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图情档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的不足进行阐述。[结果/结论]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创新素质教育已有初步探索,但存在图情档专业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调窘境。从理念先行、主体构建、资源赋能3个方面,对创新型社会下该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俞华锋
本文从就业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对培养人才的意义,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计算机实践教学具体的改革思路与措施。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的教学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岩 秦颖超 高彦芳 贺克斌
系统总结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试点单位的改革举措,归纳了改革的特色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实习实践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规律的研究,在继续抓好内涵建设的同时,教育内部与教育外部两大系统密切协同和相互支持,在教育认证、职业资格对接、工程师上讲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等意见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洪峰
高校承载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作为社会培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创新能力 研究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罗文广 蓝红莉 文家燕 戴喜生
将实践体系定义为多主体、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体系,并将其中的主体划分为学习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层次为知识习得、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维度为内容维、时间维和方式维。将创新能力的构成分为8个要素,以这些创新能力要素为导向,结合地方高校特点,构建研究生教育实践体系的内容维度,并由此建立主体、层次和维度立体关系的实践体系,使研究生能够获得完备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应用表明,该体系有利于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实践体系 研究生教育 地方高校 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是2002年开始酝酿并提出的。2003~2005年,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有关主管部门在国家统一规划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金佩华 李亚萍 王昭荣
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行研究生读书报告制的基本做法,总结了研究生读书报告制的实践成效,并就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生读书报告制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祥群 廖晓玲 于嘉林 张振刚 宋恭华 彭建刚
介绍了美国负责任研究行为(RCR)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教育资源及作为美国RCR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RCR教育计划,并对美国RCR教育给我国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