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4)
2023(13893)
2022(11753)
2021(11208)
2020(9363)
2019(21269)
2018(20846)
2017(38262)
2016(21277)
2015(24162)
2014(23812)
2013(22484)
2012(20523)
2011(18356)
2010(18365)
2009(16872)
2008(15155)
2007(13215)
2006(11572)
2005(10044)
作者
(55618)
(45784)
(45642)
(43411)
(29227)
(22033)
(21201)
(18161)
(17842)
(16340)
(15728)
(15499)
(14523)
(14441)
(14409)
(14120)
(13683)
(13648)
(13464)
(13299)
(11436)
(11191)
(11159)
(10755)
(10413)
(10212)
(10202)
(10161)
(9321)
(9211)
学科
(71543)
经济(71368)
管理(52198)
(49191)
(43283)
企业(43283)
方法(35756)
中国(33104)
数学(29845)
数学方法(29335)
(26473)
金融(26471)
(24233)
银行(24202)
教育(23590)
(23399)
(21260)
理论(19454)
(19270)
业经(17967)
(16658)
(16641)
地方(15854)
(13909)
财务(13866)
财务管理(13838)
企业财务(13271)
农业(12737)
(12645)
(12459)
机构
大学(281410)
学院(272162)
(102062)
经济(99631)
管理(98835)
研究(93766)
理学(85808)
理学院(84739)
管理学(82784)
管理学院(82251)
中国(70143)
(59660)
科学(55902)
(48951)
(46079)
师范(45622)
中心(45205)
(44998)
(42354)
(41680)
研究所(41088)
教育(39883)
财经(39320)
业大(38996)
北京(37757)
师范大学(37444)
(35888)
(34441)
农业(33218)
(33105)
基金
项目(187999)
科学(150217)
研究(142877)
基金(134790)
(116948)
国家(115804)
科学基金(99624)
社会(90625)
社会科(84933)
社会科学(84904)
(74907)
教育(74275)
基金项目(70221)
(65354)
自然(63174)
自然科(61802)
自然科学(61783)
自然科学基金(60674)
编号(59171)
资助(54578)
成果(50592)
重点(44311)
课题(44055)
(43520)
(41373)
(40421)
教育部(38508)
大学(38213)
创新(37277)
项目编号(36931)
期刊
(104344)
经济(104344)
研究(90462)
教育(66364)
中国(65031)
学报(43919)
(38928)
科学(38843)
(37685)
管理(36581)
大学(36447)
(35500)
金融(35500)
学学(31875)
技术(26818)
农业(25203)
财经(20086)
(17354)
经济研究(16606)
业经(15840)
职业(15798)
图书(14287)
(13396)
问题(13251)
(13247)
(12171)
论坛(12171)
(12114)
理论(11936)
科技(11572)
共检索到417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李楠  
美国弗州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化差异与族群融合的争论以及对马加爵事件的反思。从事件发生的社会结构性背景看,这两起校园凶案都反映了因贫富分化所导致的社会隔离,以及这种隔离在高等教育中的复制、传递。有鉴于此,当前以职业准备和教育成层为理念的大学教育,有必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实施文化融合的策略,以发掘大学在消弭社会分层消极效应上的文化潜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钱小龙  邹霞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在特殊教育领域,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系统设计来满足这个特殊学习群体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深度肢体和感官残疾的学生。特殊教育的教学系统设计与普通教育的教学系统设计相比存在更多的复杂性和可变性,目前趋势正在从隔离走向融合,所包含的内容也在发生改变,因此需要从课程修正、差异教学、辅助技术和通用性设计四个方面来对特殊教育的教学系统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文章以成年乡-城流动人口为切入点,界定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概念,构建了社会融入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五种融入类型。文章认为,概念"融入"比"融合"更适于形容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及结果;社会融入不是一成不变的单维度概念,而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隔离是新移民难以避免的遭遇。流动人口的融入轨迹和模式因次人群而异,但经济整合通常发生在先,次为文化接纳,再次为行为适应,最后是身份认同。从隔离、选择性融入到融合是多方面、多层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晶  
本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利用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城市化进程中的居住区位及隔离程度对城镇居民社会融合的影响。海沧区目前属于中等居住隔离程度,居住区位及隔离程度对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本地人口来说,居住区位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乡的维度上,城乡结合区、镇、村庄依然在社会融合水平上高于主城市区;而对外来人口来说,居住隔离对其社会信任水平和公共参与都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目前城市社会对外来人口在形式上的放开还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得义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开展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历史较短,残疾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尚现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也没有完全赶上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与国际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并没有完全兼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影响了残疾高职大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就业潜能,进而影响其生存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由此,进一步加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构建"残健合一、共同发展、有限隔离、无限融合"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康龙  赵远远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涵养功能,而且与理想信念教育在培养目标、内容与规律上具有内在一致性。从历史轨迹与现实关照分析,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属性,实现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互动,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也是传承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高校第四大功能的必然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乡村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责任,这一责任是它作为乡村建设主体的依据。教育的"乡村意识"不只属于乡村教育,实际也属于城市教育。乡村教育不能只有公共性和标准化,而应包含比城市教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处于两种视野中,前者立足于"农村视野",而后者则立足于"国家视野"。在政策设计层面,两者处于分离和脱节之中。乡村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均衡和标准化,而乡村建设则是以致富和发展为目标。事实上,不仅乡村教育缺少"乡村责任",而且乡村建设同样缺少"教育意识"。乡村教育在政策设计中被赋予"扶贫对象"的身份和处境,而不是作为乡村建设的动力和主体。农村学校实际处于乡村建设之外,没有赋予任何乡村义务和责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益飞  
校园文化和区域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学者们在如何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方面研究的比较少。文章首先进行了区域文化、校园文化的界定,两者互动融合能够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为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文化突破口,提高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接着分析了两种文化融合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两者融合认识不到位、程度不高、较为随意、没有全员参与等;最后从培养两者思想意识、构建机制体制、构建政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完善区域城市功能等几个方面来有机的使两种文化进行融合互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涂晓琴  戴东红  
本研究探讨了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现状,旨在为融合教育模式下开展听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获取社会支持问卷对114名听障大学生和266名健听学生进行测评。研究结果显示:听障生在主观幸福感方面与健听生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听障生的生活事件在学习、健康、其他维度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生的社会支持评定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评定总分维度上显著低于健听生。听障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恋人情况、唇读能力、听障朋友数量、健听朋友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融合教育模式下,听障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健听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听障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华  
种族居住隔离已深深扎根于美国城市生活中 ,许多美国主要大都市区的城市中心 ,至今都保持着高度的居住隔离。本文介绍了这种居住隔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并指出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住房业、银行业和私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隔离对黑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的研究均指出,院校分层和学生隔离及其相互渗透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的重要特征。基于不同种族、社会阶层,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着差别,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最不公平的现象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变化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代豪  陈文波  刘云  刘梦婷  
研究目的:探讨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并以南昌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提出基于线性规划及OD成本矩阵方法的两次平衡计算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土方空间配置思路。首先,确定剥离、覆土优先度并结合供求关系划定供需圈,在供需圈内部进行第一次调配平衡;其次,对于内部不能平衡的供需圈,进行第二次跨圈调配平衡,达到缩短运输距离,控制成本目的。研究结果:(1)南昌市耕作层剥离量能够满足覆土数量与质量的需求;(2)空间配置结果共划定18个供需圈,供需圈内土方调配加权平均运输距离为6 682 m,小于期望值10 km,满足项目实施要求;(3)共有15个供需圈存在土方量不平衡问题,跨圈调配的距离平均为72 071 m,满足短距离运输的要求。研究结论:以耕作层土壤剥离、覆土优先度及供求关系为基础划定供需圈,基于线性规划及OD成本矩阵的两次平衡计算的空间配置思路与方法,可以优化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成本,提高项目实施效益。本文提出的空间配置思路可以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奕  
本文针对1999年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两次剥离不良贷款的情况,分析了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剥离之后资产的处置所产生的影响,并建议按市场原则转移不良贷款,以便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处置的优势,真正化解银行风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高职学生的成才与成人、就业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应以精神文化为着力点,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课程文化为突破点,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落脚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涛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大学的职能、高等教育的功能等方面,研究与高职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