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812)
- 2022(9779)
- 2021(9311)
- 2020(7690)
- 2019(18015)
- 2018(17817)
- 2017(34448)
- 2016(18789)
- 2015(21142)
- 2014(21075)
- 2013(20811)
- 2012(18938)
- 2011(16889)
- 2010(16653)
- 2009(15257)
- 2008(14732)
- 2007(12791)
- 2006(11315)
- 2005(9394)
- 学科
- 济(73207)
- 经济(73030)
- 管理(53037)
- 业(51032)
- 企(43420)
- 企业(43420)
- 方法(36296)
- 数学(30237)
- 数学方法(29831)
- 农(20784)
- 中国(18946)
- 财(18072)
- 业经(17382)
- 学(16784)
- 地方(15180)
- 理论(14299)
- 和(14094)
- 农业(13856)
- 制(12243)
- 贸(11827)
- 贸易(11819)
- 务(11592)
- 环境(11536)
- 财务(11528)
- 财务管理(11507)
- 易(11453)
- 技术(11331)
- 企业财务(10925)
- 教育(10914)
- 划(10409)
- 机构
- 大学(262778)
- 学院(260565)
- 管理(108031)
- 济(98108)
- 经济(95791)
- 理学(94517)
- 理学院(93473)
- 管理学(91789)
- 管理学院(91338)
- 研究(84994)
- 中国(61136)
- 京(55833)
- 科学(54804)
- 财(44004)
- 所(42059)
- 农(40735)
- 业大(40052)
- 研究所(38731)
- 中心(38712)
- 江(36399)
- 财经(35957)
- 范(35947)
- 师范(35659)
- 北京(35207)
- 经(32604)
- 农业(31719)
- 院(31078)
- 州(30157)
- 师范大学(29008)
- 经济学(27886)
- 基金
- 项目(185841)
- 科学(145687)
- 研究(136925)
- 基金(133626)
- 家(115838)
- 国家(114809)
- 科学基金(98754)
- 社会(85775)
- 社会科(80319)
- 社会科学(80290)
- 省(73072)
- 基金项目(71711)
- 自然(64446)
- 自然科(62918)
- 自然科学(62903)
- 教育(62881)
- 自然科学基金(61730)
- 划(61528)
- 编号(56812)
- 资助(54710)
- 成果(45985)
- 重点(41167)
- 部(40704)
- 发(38760)
- 课题(38717)
- 创(38278)
- 创新(35553)
- 科研(35513)
- 项目编号(35172)
- 教育部(34860)
- 期刊
- 济(105540)
- 经济(105540)
- 研究(75130)
- 中国(46844)
- 学报(41774)
- 科学(38844)
- 管理(37499)
- 农(36977)
- 财(32182)
- 教育(31844)
- 大学(31712)
- 学学(29593)
- 农业(26143)
- 技术(22547)
- 融(18317)
- 金融(18317)
- 业经(17710)
- 财经(16565)
- 经济研究(16250)
- 图书(15267)
- 经(13958)
- 科技(13609)
- 问题(13423)
- 理论(13251)
- 业(12763)
- 技术经济(12660)
- 实践(12389)
- 践(12389)
- 版(12344)
- 资源(12033)
共检索到367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娄世艳 芦嘉迪
从社会阶层界定、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的成就和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的不足四个方面来梳理西方和中国关于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的文献。研究发现,社会阶层评价指标的选取会影响社会阶层划分结果和对社会结构变迁地认识,我国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阶层结构理论,但也存在划分标准与划分基础单一、结果不具可比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动态性、适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冰 王良燕 樊骅
把对消费者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扩展到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中,旨在探讨品牌关系类型(交换型vs.共享型)与消费者社会阶层(高vs.低)的交互效应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并且考察企业管理者如何将品牌关系作为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判断消费者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通过验证消费者期望确认的中介效用,解释对品牌评价产生交互效应的理论作用机制。通过3项对中国真实消费者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实验研究,采用聚光分析、方差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与消费者社会阶层存在匹配效应,进而影响对品牌的评价。与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相比,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到:我们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一份子、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每当回顾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总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1988年,我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在《金梭和银梭》的歌声的激励下,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学习。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坚成
本文阐述了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迁的基本趋势,分析了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对人才工作的影响与挑战,系统地提出了建立适应当代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人才工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阶层构成变化 人才工作 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锐 王福帅
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生态中开展设置议题与传递信息、参与议题与表达意见、倡议行动与实际参与等活动,对于缓和信息供求矛盾,实现有效信息治理、推动政府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各种事务、凸显民权的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行为存在非理性、行为缺乏全局性和组织性考量、行动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需要从明确自身在网络生态社会参与中的定位、理性参与网络生态中社会事务、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升新社会阶层网络"意见领袖"行为的有效性。
关键词:
网络生态 新社会阶层 意见领袖 行为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定湾 何凡
目的: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健康公平性。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浙江省的资料,选择职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作为区分不同社会阶层的客观变量,以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作为评价健康公平性的指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健康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浙江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16.8‰,慢性病患病率为169.0‰。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不同职业地位、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人群的健康公平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社会阶层是影响人群健康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待于且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健康公平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近些年来社会阶层分割及社会阶层固化的不断加剧促进了社会阶层研究的新发展。组织中社会阶层差异的普遍存在也使得组织管理学者开始关注社会阶层在组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过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并且比较零散,阻碍了组织内社会阶层研究的深入推进。文章系统梳理了组织内社会阶层研究文献,在对组织内社会阶层内涵及相关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了组织情境中社会阶层对个体自我态度与行为、对他人认知与评价以及阶层出身印刻效应机制的影响,剖析组织中基于社会阶层的互动与阶层工作,并基于上述分析探讨组织与个体双重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的管理影响,最后提出了组织内社会阶层影响研究的未来方向。期望借以促进组织内社会阶层影响的理论研究,同时对阶层分割突出背景下的当前组织管理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
社会阶层 阶层差异 印刻效应 阶层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楚江亭 都晓 李彦青 熊玥悦
相关理论表明,社会阶层差异与人的身体习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采用量化研究范式,以北京B、S两所大学教育专业一至四年级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物质性的身体习性、精神性的身体习性两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在身体习性的消费、道德品质、兴趣爱好、特长、对社会阶层的看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材、穿着、食物偏好、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从一到四年级,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的身体习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趋同与变化。教育对于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身体习性的影响是遗传永久化还是缩小差距,还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习性 社会阶层 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洪彬 于桂娥
在农村农民内部各阶层拥有土地情况是不同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农民阶层分化为不同的农业阶层。流转障碍使得分散在不同农业阶层间的土地资源难以向强势农业阶层转移,同时城镇对农民非农化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使得非强势农业阶层掌握的土地资源被固化,从而限制了农民各阶层的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阶层 分化及转变 市民化 土地资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帅 雷鹏飞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对该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较少。本文从教育的社会阶层流动效应出发,运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因果效应,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验证。研究表明,受到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冲击的个体,社会阶层提升概率和幅度都明显高于控制组。该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受教育程度、认知能力渠道促进受冲击个体的社会阶层提升,而收入并非主要作用路径。以上研究为继续实施完善免费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蔡文伯 候立杰
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多民族成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使得新疆社会分层呈现出特有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对新疆10所不同类型高校1 47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部分统计年鉴资料,分别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其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最终发现新疆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就读高校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新疆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校分层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国平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
阶层分化 公民社会 社会结构 内生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