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6)
- 2023(7976)
- 2022(6749)
- 2021(6586)
- 2020(5271)
- 2019(11774)
- 2018(11756)
- 2017(20928)
- 2016(12025)
- 2015(13186)
- 2014(12647)
- 2013(11579)
- 2012(10539)
- 2011(9481)
- 2010(9865)
- 2009(9064)
- 2008(8551)
- 2007(7787)
- 2006(7217)
- 2005(6378)
- 学科
- 济(38659)
- 经济(38516)
- 管理(27540)
- 业(24168)
- 企(21215)
- 企业(21215)
- 教育(20070)
- 中国(18188)
- 方法(15471)
- 理论(12525)
- 农(12240)
- 数学(11446)
- 数学方法(11244)
- 财(11242)
- 学(10787)
- 业经(10197)
- 制(9308)
- 和(7629)
- 教学(7529)
- 地方(7522)
- 农业(7437)
- 发(6651)
- 体(6551)
- 务(6469)
- 财务(6456)
- 财务管理(6445)
- 贸(6322)
- 贸易(6315)
- 银(6147)
- 银行(6140)
- 机构
- 大学(154261)
- 学院(151371)
- 研究(55704)
- 济(54913)
- 经济(53504)
- 管理(50466)
- 理学(43437)
- 理学院(42811)
- 管理学(41808)
- 管理学院(41486)
- 中国(35858)
- 京(33763)
- 科学(31832)
- 范(31321)
- 师范(31123)
- 教育(30826)
- 财(26990)
- 所(26920)
- 师范大学(25437)
- 研究所(24271)
- 中心(24225)
- 江(24220)
- 北京(21989)
- 财经(21094)
- 院(20351)
- 农(19603)
- 技术(19334)
- 经(19123)
- 州(18961)
- 业大(18556)
- 基金
- 项目(97562)
- 研究(80373)
- 科学(79316)
- 基金(68230)
- 家(58006)
- 国家(57348)
- 社会(50974)
- 科学基金(49186)
- 社会科(46898)
- 社会科学(46878)
- 教育(45198)
- 省(39293)
- 编号(35641)
- 基金项目(34818)
- 划(34782)
- 成果(31619)
- 自然(29044)
- 自然科(28402)
- 自然科学(28395)
- 自然科学基金(27905)
- 课题(27657)
- 资助(27111)
- 年(23809)
- 重点(23720)
- 部(23405)
- 发(22291)
- 项目编号(21741)
- 规划(21664)
- 性(21372)
- 教育部(21259)
共检索到239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课程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它实质上是一种官方知识或法定知识,是各社会阶层斗争、妥协的产物。作为课程知识选择之价值"滤网"的课程知识观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它的变革与演进往往体现其所处社会之阶层结构的变迁。当前,由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进行着剧烈地分化与重组,因此与之相联系的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课程知识观间话语权的变更:即代表精英阶层利益的要素主义课程知识观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未被彻底否定;而代表中产阶层、市民阶层以及社会新贵阶层利益的结构主义、进步主义、百科全书主义等课程知识观在改革中的影响则大大增强,进而形成了多种课程知识观共同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格局。
关键词:
社会阶层 课程知识观 基础教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
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与2000年人口普查比较,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和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职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加快,但社会阶层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十大社会阶层呈现金字塔形状,中间阶层规模较小,农业劳动者仍占主体,区域间差异显著。建议适时进行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推进职业结构现代化,协调区域发展,缩小阶层之间经济社会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结构向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
职业结构 社会阶层 现代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爽
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改变“需求约束”的增长格局,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源泉。而消费结构升级要依靠中产阶层的扩大与影响来推动。中产阶层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主要的购买力量,其消费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将对整个经济、生活,尤其是消费趋势与消费文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要积极开展社会阶层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契机,使服务的内涵与特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大限度地创造顾客满意,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产阶层 企业营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树枫 毛维靖 袁海林 杨志俊 赵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英梅
研究分析土耳其社会各阶层变迁与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近100年来,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土耳其士农工商等主要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土耳其政治参与、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土耳其伊斯兰教传统、发达的政党政治产生了独特的政教关系和军政关系;库尔德人问题时至今日仍未解决,成为土耳其政治发展的离心力之一。土耳其社会阶层变迁实质上体现了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心和边缘力量的较量,健康的社会分层状况和运行机制才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政治发展 政教关系 军政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爱萍 沈红
根据文献综述和"2014大学教师调查"的数据分析,建立了社会阶层背景-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分析模型,研究了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晋升时间、科研产出、时间分配和职业满意度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效果。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影响:社会阶层背景越高的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需时间更长,晋升速度更慢,科研产出相对越高,在科研与教学的时间分配上更偏重教学,在服务和管理的时间分配上更偏重管理,职业满意度越高。
关键词:
社会阶层背景 大学教师 职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飞
服务社会既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反映了高职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社会的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之一,高职教育理应适应这种转变,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层次上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贯通和融合,以及促进职业教育机制的协同创新等方面论述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职教育 服务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学艺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大变动中,变动的目标主要是使贫穷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1952年,历史称作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消灭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国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基础,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从1953-1956年称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1957-1977年,是中国大规模进行工业化...
关键词:
中国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旭媛 徐志刚 应瑞瑶
城市化在诱致耕地和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间、农业内部调整配置结构的同时,对粮食生产和布局变迁及安全保障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系统阐释粮食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动因的基础上,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归成8类区域,并在区域层面解析耕地数量、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变化对各区域粮食生产变迁的影响,研判未来粮食生产变迁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粮食生产变迁存在较大异质性;多数区域粮食面积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及其由粮食转向经济作物是粮食面积下降的主因,复种指数提高则缓解了这种下降趋势;部分区域则因复种指数大幅上升和结构调整压力相对较小,粮食面积反呈上升趋势。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结构调整和粮食区域分工是应对城市化冲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性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伟宜
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优势阶层子女更多地就读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部属重点高校,而弱势阶层子女大多就读于专科院校。近30年来,这种"对应关系"变得日趋明显甚至固化。政府可通过早期干预、缩小收入差距及培育中间阶层等措施尽量降低家庭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弱化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阶层再生产现象,进而提高各阶层子女间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的程度。
关键词:
社会阶层 高校类型 条件概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满荣
追求教育公平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出发点,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阶层分化趋势日益复杂的现实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专业选择、教育资源的享用和就业上,都有重大影响。重建一条高等教育公平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能,意义重大。
关键词:
阶层 高等教育 公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秀兰 陈发俊 杨善发 潘海峰 夏果 郭勇 赵智 陶群
通过对我国12所高等院校的3900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在校研究生的抑郁、焦虑现状,并从社会阶层背景的几个指标维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我国在校研究生抑郁、焦虑问题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心理问题 社会阶层 研究生 抑郁 焦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本文从阶层再生产理论入手,采用辈出率作为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获得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机会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保送上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与工商服务者(或农民与工人)阶层的子女,而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入学机会也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这说明文化再生产机制与特权占有机制在共同主宰着保送生制度的命运,应对之策是严格规范保送程序与提高保送标准。
关键词:
社会阶层 保送生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