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2)
- 2023(9327)
- 2022(7796)
- 2021(7764)
- 2020(6305)
- 2019(14855)
- 2018(14792)
- 2017(26227)
- 2016(15308)
- 2015(17411)
- 2014(17413)
- 2013(16550)
- 2012(15663)
- 2011(14587)
- 2010(14966)
- 2009(13623)
- 2008(13585)
- 2007(12247)
- 2006(11486)
- 2005(10671)
- 学科
- 济(60245)
- 经济(60084)
- 管理(35876)
- 业(31550)
- 企(27694)
- 企业(27694)
- 中国(26140)
- 方法(25274)
- 教育(21655)
- 数学(19960)
- 数学方法(19732)
- 理论(16012)
- 制(15827)
- 农(15349)
- 学(15246)
- 财(15107)
- 业经(13879)
- 体(11660)
- 贸(11570)
- 贸易(11560)
- 易(11368)
- 和(10863)
- 银(10666)
- 银行(10660)
- 行(10382)
- 融(10051)
- 金融(10049)
- 教学(9873)
- 体制(9829)
- 策(9207)
- 机构
- 大学(222460)
- 学院(212547)
- 济(91328)
- 经济(89535)
- 研究(84095)
- 管理(71763)
- 理学(60482)
- 中国(59699)
- 理学院(59635)
- 管理学(58663)
- 管理学院(58212)
- 京(49761)
- 科学(45392)
- 财(44721)
- 所(41767)
- 范(40150)
- 师范(39937)
- 研究所(37620)
- 教育(35283)
- 中心(35219)
- 财经(34631)
- 北京(33372)
- 师范大学(33195)
- 江(32752)
- 经(31699)
- 经济学(30388)
- 院(29322)
- 经济学院(27083)
- 农(26633)
- 财经大学(25692)
- 基金
- 项目(129825)
- 研究(105996)
- 科学(105288)
- 基金(94232)
- 家(80862)
- 国家(80055)
- 社会(69200)
- 科学基金(67734)
- 社会科(64439)
- 社会科学(64417)
- 教育(57082)
- 基金项目(47764)
- 省(46522)
- 编号(44286)
- 划(42708)
- 成果(41146)
- 自然(38509)
- 资助(38508)
- 自然科(37663)
- 自然科学(37654)
- 自然科学基金(37076)
- 课题(33838)
- 部(33345)
- 重点(30963)
- 教育部(30163)
- 国家社会(28920)
- 发(28442)
- 性(28297)
- 年(27833)
- 中国(27694)
- 期刊
- 济(104621)
- 经济(104621)
- 研究(84967)
- 教育(60300)
- 中国(56024)
- 财(34687)
- 学报(29793)
- 科学(29070)
- 管理(28207)
- 大学(24832)
- 农(24126)
- 学学(21403)
- 技术(21058)
- 财经(20347)
- 融(20061)
- 金融(20061)
- 经济研究(17837)
- 经(17820)
- 农业(15975)
- 职业(14839)
- 问题(14269)
- 贸(13383)
- 业经(12583)
- 世界(12490)
- 坛(11836)
- 论坛(11836)
- 图书(11588)
- 国际(11576)
- 技术经济(9737)
- 技术教育(9719)
共检索到34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葛春
课程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它实质上是一种官方知识或法定知识,是各社会阶层斗争、妥协的产物。作为课程知识选择之价值"滤网"的课程知识观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它的变革与演进往往体现其所处社会之阶层结构的变迁。当前,由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正在进行着剧烈地分化与重组,因此与之相联系的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各课程知识观间话语权的变更:即代表精英阶层利益的要素主义课程知识观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未被彻底否定;而代表中产阶层、市民阶层以及社会新贵阶层利益的结构主义、进步主义、百科全书主义等课程知识观在改革中的影响则大大增强,进而形成了多种课程知识观共同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格局。
关键词:
社会阶层 课程知识观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玉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英爽
要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改变“需求约束”的增长格局,消费结构升级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源泉。而消费结构升级要依靠中产阶层的扩大与影响来推动。中产阶层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主要的购买力量,其消费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将对整个经济、生活,尤其是消费趋势与消费文化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企业要积极开展社会阶层方面的调查研究,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契机,使服务的内涵与特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更大限度地创造顾客满意,实现更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产阶层 企业营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树枫 毛维靖 袁海林 杨志俊 赵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
本文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与2000年人口普查比较,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和社会阶层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职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加快,但社会阶层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十大社会阶层呈现金字塔形状,中间阶层规模较小,农业劳动者仍占主体,区域间差异显著。建议适时进行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推进职业结构现代化,协调区域发展,缩小阶层之间经济社会差距,促进社会阶层结构向现代化转变。
关键词:
职业结构 社会阶层 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学艺
新中国建立60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大变动中,变动的目标主要是使贫穷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1952年,历史称作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消灭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国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基础,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四个基本阶级的格局。从1953-1956年称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1957-1977年,是中国大规模进行工业化...
关键词:
中国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任春荣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的基本人际关系,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变量。以往研究多着眼于教师职业道德,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源于不同家庭,打着家庭所处阶层的烙印这一客观现实。基于三个城镇27所小学70名教师、1 5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观察和访谈资料,分析师生关系与学生所处社会阶层的关系以及相关因素的阶层差异。结果显示,学生主观感知到的公平感、师生的语言含义理解、参与机会、人际互动的判断方式等方面存在阶层差异,并且阶层差异得到教师群体的印证。师生关系的阶层差异事关教育公平,改善师生关系需要培养教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到:我们要"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一份子、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每当回顾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总是心潮澎湃,感触良多。1988年,我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在《金梭和银梭》的歌声的激励下,为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学习。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时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小芹 简小鹰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英梅
研究分析土耳其社会各阶层变迁与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近100年来,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土耳其士农工商等主要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土耳其政治参与、政党政治以及政治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土耳其伊斯兰教传统、发达的政党政治产生了独特的政教关系和军政关系;库尔德人问题时至今日仍未解决,成为土耳其政治发展的离心力之一。土耳其社会阶层变迁实质上体现了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心和边缘力量的较量,健康的社会分层状况和运行机制才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政治发展 政教关系 军政关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陈勇 毕健康
受制于政府治理能力低下和特权企业垄断市场等因素,当代埃及私营部门内部结构失衡的情况较为严重。非正规部门过于庞大,而中小私营企业的数量和吸纳就业人数占比低,资本规模极小且生产技术落后。由于中小私营企业发展受挫,导致市场转型不佳,进而加剧了社会的二元分化:大商人阶层和上层官僚集团窃取私营部门发展成果;广大中下层难以分享市场化改革的好处,导致生活无法改善,社会地位难以提升。塞西政府在稳定政局后,重启市场化改革,但营商环境并无根本改善,中小私营企业仍未恢复到2011年之前的水平。塞西政府需全面提升治理能力,杜绝裙带主义,抓住"2030年愿景"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的契机,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走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之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祝
本文从阶层再生产理论入手,采用辈出率作为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所获得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机会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仅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优势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保送上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与工商服务者(或农民与工人)阶层的子女,而且国家与社会管理者(或干部)阶层的子女所获得的重点大学与热门专业的保送入学机会也明显高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阶层的子女,这说明文化再生产机制与特权占有机制在共同主宰着保送生制度的命运,应对之策是严格规范保送程序与提高保送标准。
关键词:
社会阶层 保送生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邹红
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中,社会流动的增强引致了新中间阶层的产生,也给居民消费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在社会的水平流动中,还是在垂直流动中,中国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的变迁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变迁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在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学者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基于不同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自优势地位阶层的学生更多地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上层,而来自弱势地位阶层的学生则更多聚集在院校系统的下层。与美、英两国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分类虽有自身的特点,但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揭示出基于社会阶层存在于学生中的不公平现象也十分明显。这表明,高等院校方层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院校分层 社会阶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国平
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背景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政府的主动改革以及国家(政府)与经济、社会领域分离的同步性使得我国的公民社会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在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过程中,不能忽视来自社会内部的力量对于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的特定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公民社会发育发展的一种内生推动力量,社会阶层的分化过程与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调适两者的关系也很有必要。
关键词:
阶层分化 公民社会 社会结构 内生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