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2)
2023(8236)
2022(6617)
2021(6427)
2020(4958)
2019(11129)
2018(11299)
2017(19361)
2016(11411)
2015(12711)
2014(12302)
2013(11218)
2012(9982)
2011(9276)
2010(9526)
2009(8591)
2008(8005)
2007(7341)
2006(6721)
2005(5789)
作者
(27832)
(23040)
(22703)
(21972)
(14605)
(11033)
(10605)
(9024)
(8872)
(8294)
(7920)
(7656)
(7270)
(7216)
(7138)
(7030)
(6995)
(6832)
(6807)
(6637)
(5847)
(5650)
(5331)
(5302)
(5292)
(5214)
(5131)
(5013)
(4624)
(4594)
学科
(32046)
经济(31905)
管理(26545)
(21614)
教育(20050)
(19229)
企业(19229)
中国(16943)
理论(12642)
方法(11795)
(10853)
业经(10734)
(9672)
(9285)
教学(7758)
(7718)
数学(7666)
(7637)
数学方法(7493)
地方(7142)
农业(6836)
(6561)
(6484)
贸易(6477)
(6301)
环境(6125)
资源(6113)
发展(5713)
技术(5666)
(5591)
机构
大学(143132)
学院(142197)
研究(51412)
管理(47978)
(46278)
经济(44926)
理学(40965)
理学院(40380)
管理学(39468)
管理学院(39159)
中国(32175)
(32155)
(31210)
教育(31180)
师范(31076)
科学(30998)
师范大学(25245)
(25050)
(23418)
研究所(22715)
中心(22192)
(21715)
北京(20921)
技术(20101)
职业(19250)
(18927)
(18721)
(18608)
业大(17705)
财经(16967)
基金
项目(93240)
研究(77925)
科学(75113)
基金(62894)
(53565)
国家(52906)
社会(48076)
科学基金(45079)
社会科(44143)
社会科学(44125)
教育(43825)
(38783)
编号(36164)
(34180)
基金项目(32211)
成果(31418)
课题(27697)
自然(26420)
自然科(25670)
自然科学(25663)
自然科学基金(25171)
资助(24219)
(23910)
重点(22592)
(21863)
规划(21691)
(21658)
项目编号(21612)
(20113)
(19592)
期刊
(55951)
经济(55951)
教育(53204)
研究(50279)
中国(40198)
学报(19725)
科学(18390)
(17656)
管理(17295)
(16655)
技术(16245)
大学(15586)
职业(14659)
学学(12659)
农业(12451)
业经(10761)
图书(9671)
技术教育(9590)
职业技术(9590)
职业技术教育(9590)
(8915)
论坛(8915)
经济研究(8767)
(8409)
(8336)
金融(8336)
财经(8117)
资源(7738)
(7165)
书馆(7021)
共检索到225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晓芹  鄂世举  赵忠平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力机构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为了确保中职教育有质量的扩大规模,均衡普职结构、降低生师比和增加财政经费投入甚为必要,而对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前提。为系统合理评估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完整的指标模型,包含人口承载力、人力资源承载力、物力资源承载力、财力资源承载力和统筹多种要素承载力五大指标和若干次级指标。基于该指标模型,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及统筹多种要素承载力四个维度提出加强我国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郭振  麻德明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岛应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3)区块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特征,可载区占41.7%,临界超载区占30.0%,轻度、中度和重度超载区分别占15.9%、8.1%和4.3%,超载区主要分布在各岛的城镇建设区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郭振  麻德明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均至关重要。城镇化对海岛生态系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开展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对管控人类开发行为、维护海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我国北方典型海岛——庙岛群岛为研究区,构建了一套综合开发强度和生态状况的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开展评估,结果显示:1)群岛尺度上,海岛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2)单岛尺度上,南长山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北长山岛、庙岛和大钦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小黑山岛、大黑山岛、砣矶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处于可载状态,不同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明军  樊鹏飞  苏敏  冯淑怡  
[目的]把握要素流动下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不仅是资源管理工作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议题。区域均衡发展和自然资源多元化配置加速了区域间要素流动,文章基于产业/部门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该文运用框架分析法,对评价边界划分、要素配置方式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把握当前新时代新趋势背景下要素流动性的承载力评价的基本要求,并以供需平衡法对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当前资源要素行政和市场交叉配置下的承载力评价应在资源跨区流动最小的一个社会配置边界上进行,同时以地理边界上的"人口消费边界"界定本地化资源环境要素需求,并且以考虑出口和剔除进口的资源要素来界定其供给,这样可剥离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压力转移。[结论]该文提出了产业/部门层面的承载力评价方法,通过把握资源环境要素位置(包括资源位、经济位和生态位)。其主要策略是通过分析和测量由要素流动引起的资源当地消费,经济贡献和环境效益的变化,来捕捉该变化对承载能力的动态影响。该方法可量化经济系统中物资流动与经济发展、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新趋势下资源要素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制度的完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鹏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几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供需比较的理念,并在此理念基础上,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均值化法对西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其本质在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31个省份2003-2014年的数据,从区域与整体两个层面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整体成熟度水平不高,但在政府的政策推动下,除2011-2014年间略有下降外,发展度指数、协调度指数以及协调发展度指数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成熟度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03-2014年间成熟度的区域差异总体下降了15.3%,成熟度差异约70%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内部差异;高校的区域分布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畅  祁毅  姚红  李珊  于俊岚  倪天华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进入深化阶段,生态承载力日益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论文对"生态承载力"相关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要义拓展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同时,重点从理论内涵和技术应用两个层面,总结和分析了现行相关研究方法的问题与不足。最后,为了响应我国大力实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跟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趋势,提出了生态承载力研究优化思路与方向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广斌  申立敬  龙文  
构建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分别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城市群和群内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但空间分异明显;从承载力的供给与需求角度看,关中—天水和兰白西城市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现象;各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受限制程度存在差异,且制约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产生正向或反向的联动效应;城市群内28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处于高、较高、较低和低水平的城市数量比例为10∶6∶2∶10,且中小城市的综合承载力状况及其开发潜力优于大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蓝希  刘小琼  郭炎  陈昆仑  
为揭示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武汉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的演化特征,理解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武汉城市水环境的承载基础,从水资源环境、水污染控制和社会经济承载3个子系统来构建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结构熵权法和均方差决策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对长江经济带战略下的武汉城市水环境承载背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3年武汉城市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协调性较好,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综合值呈上升态势,具有较好的水环境承载基础;(2)水资源环境和水污染控制两个子系统在武汉城市水环境承载力中贡献较大;(3)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水污染控制是提升武汉水环境承载力的关键,未来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武汉城市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鹏媛  米红  
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客观属性,基于教育经费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构建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区)1999年、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承载力指数模型分析法,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各分量承载力及其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各分量承载力呈两极分化,且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与区域差异性显著。建议公共教育财政支出"4%"的增量,重点向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承载力微弱的区域倾斜,同时建立完善的省际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和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提升高等教育资源承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夏军  朱一中  
水资源承载力是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于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关系,论文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与计算方法,包括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需求量的计算,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水资源承载力分量的测度等。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地区,因此,论文就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循环模拟研究、生态需水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讨论,并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水文基础与水资源、社会经济学科的综合研究,促进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并重视区域差异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葛军莲  张翎  刘民士  刘丰源  龙毅  黄震方  
景区承载力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于现有景区承载力估算模型以景区由"均质的可游览空间"构成为假设前提,通过面积和游客单位游览面积进行景区承载力的估算,未涉及游客进入景区游览行为的动态性。由于游客不能瞬时填满整个景区,景区承载力具有时空特性,故建立景区动态承载力计算的概念模型,并构建以停留区、通道以及出入口等要素为空间实体的网络结构逻辑模型,从而提出基于网络结构的景区动态承载力估算方法,选取南京总统府景区作为实验区域,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将地理信息科学应用于旅游管理,有利于确定景区承载力的具体量化水平,使景区管理分时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发挥,进而促进旅游景区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