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6)
2023(5846)
2022(4574)
2021(4366)
2020(3628)
2019(7924)
2018(7686)
2017(14404)
2016(8284)
2015(9247)
2014(9186)
2013(9214)
2012(8740)
2011(7774)
2010(8436)
2009(8292)
2008(7644)
2007(6519)
2006(5947)
2005(4978)
作者
(23745)
(19891)
(19757)
(19065)
(12639)
(9430)
(9002)
(7483)
(7443)
(7343)
(7033)
(6675)
(6489)
(6386)
(6347)
(5868)
(5720)
(5708)
(5685)
(5668)
(5032)
(5000)
(4723)
(4699)
(4628)
(4558)
(4361)
(4264)
(4023)
(3986)
学科
(30788)
经济(30645)
管理(28439)
(22520)
(22026)
(20056)
企业(20056)
方法(12661)
财政(12135)
中国(10179)
(9807)
(9802)
(9572)
财务(9565)
财务管理(9524)
环境(9216)
(9146)
企业财务(9096)
业经(9055)
数学(8814)
数学方法(8693)
(8288)
(7967)
理论(7747)
地方(7691)
(5905)
生态(5895)
(5795)
农业(5773)
(5754)
机构
大学(115763)
学院(115723)
(44375)
经济(43439)
研究(43378)
管理(40445)
理学(34657)
理学院(34190)
管理学(33462)
管理学院(33263)
中国(32533)
(30569)
科学(28062)
(24764)
(23168)
研究所(20788)
(20717)
财经(20136)
中心(18493)
(18446)
(18088)
业大(17027)
(16503)
师范(16368)
农业(15972)
北京(15686)
(15408)
财经大学(14604)
(14153)
(13899)
基金
项目(76371)
科学(59623)
基金(55528)
研究(55256)
(49061)
国家(48652)
科学基金(40838)
社会(36987)
社会科(33720)
社会科学(33701)
(29580)
基金项目(29434)
自然(25742)
(25157)
自然科(25051)
自然科学(25040)
教育(24821)
自然科学基金(24587)
资助(22027)
编号(21553)
成果(18960)
重点(17961)
(16928)
(16122)
课题(15414)
(15345)
国家社会(15080)
科研(14852)
(14677)
创新(14350)
期刊
(54084)
经济(54084)
研究(36622)
(28649)
中国(25518)
学报(21500)
(18866)
科学(18752)
大学(16191)
学学(15396)
管理(14006)
农业(12846)
教育(11874)
财经(10578)
(10514)
金融(10514)
(9007)
经济研究(8469)
业经(7600)
(7465)
(7191)
财政(7191)
会计(7187)
财会(6759)
技术(6688)
问题(6569)
(6528)
资源(6326)
业大(5561)
(5207)
共检索到181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红涛  张志超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入手,剖析了经济发展模型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对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战略意义,并尝试给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艳华  
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日益凸显。开展职业教育是应对就业危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提出了诸多严峻的挑战,亟需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和文  
生态危机是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其实质是人类发展的危机和文明进步的危机。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对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追问生态存在的文明境遇,反思人类进步的文明历程,可以洞悉生态危机文明的实质,收获真正的文明智慧和发展的科学启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志勇  陈莉莉  
2008年5月以来,我国十几个地方政府先后推出了拯救楼市的方案,中央政府先是默认继而肯定,最后财政部和央行联手打出"救市""组合拳"。政府联合"救市"的背后折射出了地方政府巨大的"土地财政"利益,也暴露出地方政府倚重"土地财政"模式的危机。危机也是转机,通过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地方财权结构,构建"税收财政"模式,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可促使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东亚此次金融动荡根源于经济成长转型期的“断层危机”,这种“断层危机”是工业化升级转型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在未来10年内,也将面临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将会遇到转型障碍。为此,必须:(1)回补基础结构;(2)推动整体升级;(3)把握需求结构变动趋势,重新构造产业布局;(4)寻求体制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平稳过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志源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应对生态危机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积极构建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法律保障体系。这就需要全面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保护的制度现状,从中找出现有制度的差距和不足。自然资源的制度完善,需要建立健全从明确权利归属到规范开发利用再到违法行为法律责任承担的完整制度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清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来落实自然资源权益的所有者,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制度来规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用自然资源法律责任制度来惩罚滥采乱伐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正君  
人类中心主义并非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是深藏于人类沙文主义和人体与群体中心主义后面的资本逻辑。资本的扩张性逻辑驱使商品生产、消费模式、技术理性与生态理性日益悖离。如果不能有效调控,资本的无限扩张性和自然的有限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必然引发生态危机。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要利用资本,更要驾驭资本;要扩大生产,更要转变生产;要发展科技,更要掌控科技;要刺激消费,更要导引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昌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治改革等也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关键期。在此大背景下,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善社会治理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实现社会治理模式转换,推进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加强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化社会治理中伦理道德的软约束,是当前进行有效社会治理亟待实施的政策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顺仙  王国聘  
生态危机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它与经济危机一样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且伴随着新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加速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具有全球市场向度、国际资本的逻辑向度和世界公害性特征,其发生和治理不以个别国际行为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生态危机全球化的全球治理定位有赖于全球市场和国际资本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小云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生态危机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一旦出现则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当生态危机尚未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提高警惕。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够和谐共处,种群结构与数量比例相对稳定,系统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相对平衡。在现实环境中生态系统经常会被外界各种因素所影响,一般外界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坏,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人的意识的变化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为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转型期农民意识的变化正反映了这一特征。改革开放前,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民的传统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小农经济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难以形成或被建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民的意识才真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农民意识呈现出"碎片化"。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崎琦  
地方高校作为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关键力量,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简政放权、经济调整、社会构建的新形势,地方高校应抓住管理权限下移、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活力迸发的新机遇,通过协同共治、适应社会、高校法治等途径,谋求自身灵活性、多样性和延展性的发展,以期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践行高校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