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64)
2023(9128)
2022(7311)
2021(7009)
2020(5741)
2019(13201)
2018(12943)
2017(24919)
2016(13577)
2015(15450)
2014(15096)
2013(15245)
2012(14389)
2011(13427)
2010(13187)
2009(12362)
2008(12024)
2007(10657)
2006(9726)
2005(8759)
作者
(37553)
(32470)
(31548)
(30368)
(20275)
(15536)
(14369)
(12593)
(12583)
(11341)
(11238)
(10901)
(10293)
(10229)
(10080)
(9607)
(9452)
(9185)
(9114)
(9104)
(8063)
(7909)
(7692)
(7649)
(7359)
(7236)
(7034)
(6923)
(6506)
(6444)
学科
(66216)
经济(66058)
(46623)
(39108)
农业(30705)
管理(27147)
方法(23337)
中国(20926)
数学(19670)
数学方法(19559)
业经(18628)
(18270)
企业(18270)
地方(13570)
(13303)
(12920)
贸易(12911)
(12691)
土地(12453)
(12330)
(12024)
(11425)
农业经济(10414)
(9682)
(9319)
发展(9311)
农村(9305)
(9298)
(9163)
银行(9153)
机构
学院(192528)
大学(189939)
(91397)
经济(90005)
研究(75616)
管理(71936)
理学(61673)
中国(60986)
理学院(60953)
管理学(60119)
管理学院(59773)
(52774)
科学(43318)
(41329)
农业(40126)
(38279)
(37116)
中心(35196)
研究所(34767)
业大(33744)
(31288)
财经(29314)
经济学(28636)
(26888)
(26201)
师范(26058)
北京(25974)
(25965)
经济学院(25864)
科学院(24836)
基金
项目(129281)
科学(103091)
研究(97933)
基金(96258)
(84444)
国家(83659)
科学基金(70555)
社会(67190)
社会科(62320)
社会科学(62303)
基金项目(50688)
(48151)
教育(42610)
自然(42198)
自然科(41143)
自然科学(41133)
(40724)
自然科学基金(40452)
编号(39330)
资助(38286)
成果(31955)
(31334)
(30759)
(29732)
重点(29187)
国家社会(28774)
中国(27287)
课题(26953)
教育部(26339)
(26269)
期刊
(107826)
经济(107826)
研究(60420)
(57330)
中国(47978)
农业(38990)
科学(31036)
学报(30287)
(25695)
大学(23755)
学学(22567)
(22497)
金融(22497)
业经(22111)
管理(22041)
(19233)
教育(17951)
经济研究(15793)
问题(15773)
世界(14772)
财经(14769)
农村(14301)
(14301)
农业经济(14008)
技术(13808)
(12798)
资源(12448)
(11211)
经济问题(11128)
(10873)
共检索到30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梅东海  
本文立足于浙江、湖北、重庆三省(市)的三县九村实地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被调查地的背景情况,从土地利用、土地保卫和土地权利三个角度来具体分析三地农民土地意识的现状和成因,并分析这些意识对土地制度安排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农民在对待土地时既有较强的经济理性,同时也有生存理性的思考;农民的自我保护土地意识很强,但农民的经济理性使其并没有激励去保护耕地;农民对于土地所有权归属存在概念上的模糊,意识上没有土地私有化的倾向,但对土地权利的要求正在萌发和强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人的意识的变化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为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转型期农民意识的变化正反映了这一特征。改革开放前,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农民的传统意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小农经济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难以形成或被建构。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民的意识才真正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农民意识呈现出"碎片化"。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加强农民公民意识培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长海  杜时忠  
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学习化社会建设等社会发展主题将农民工的教育需求与供给问题摆在了人们眼前。课题组在广东两市进行的调查表明,初中毕业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有着旺盛的学习需求和复杂的教育期望,面向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供给目前不够丰富、全面。本课题组主张从重视农民工培训逐步过渡到重视农民工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和学习机会,全面提升农民工素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展  刘培仓  肖春平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在获得生产自主权之后,走向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了了解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摸清农户走向市场的程度和走向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正确分析和把握其经营行为的特征、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要求,以探讨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于1993年上半年,在全国312个固定观察点村庄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7012个农户中进行了《农户与市场》的专题调查。 调查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新旧体制之间不时出现摩擦,农户的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新华  黄锟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实施1年以来,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月均工资比2004年增加625元,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是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也远远没有实现。所以必须在进一步落实各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加大相关投入,逐步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资金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农民自杀既与传统时期农民自杀有相同的逻辑,也有其独特性,它是现代性进村与农村社会文化结构及农民家庭和个体发生碰撞和作用的结果。不同区域农村的社会文化结构差异巨大,农民自杀也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同一村庄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农民群体在面对现代性冲击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得农民自杀不仅有时间和空间差异,还有年龄、性别和阶层的差异。家庭是农民自杀的主要场域,家庭矛盾是农民自杀的主要诱发因素,降低农民自杀率首先要从理顺家庭关系着手,现阶段尤其是要将老年人从子代家庭关系中剥离出来,消除可能导致他们自杀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要构建干预农民自杀的国家责任,通过国家设置议程、采取措施确保农民不受到"自杀"的威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阳  王宾  王明昊  
为了解当前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看法和意愿,2006年6月,我们在安徽省凤阳和肥东两个县进行了一次农户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快速现场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两县两个乡的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获得了43份农户问卷,其中凤阳县22份,肥东县21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晓明  高宏  胡军  
为了解村情民意,近日,新疆自治 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在新疆的 奇台县、沙湾县、额敏县、焉耆县、 疏附县和墨玉县等6个县,随机抽选 了300户农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生产、生活情 况较为满意,但存在的问题仍需引起 重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宜德,岳青,罗珏,汪和平,汪时东  
通过对武穴、巫溪及宁国、岳西4县(市)807户农民家庭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赡养系数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困难仍是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对合作医疗认可度较高,而加强基金管理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认为要正确处理抗风险与受益面的关系;在宣传动员、组织管理中,要有农民代表参与,充分发挥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等部门的作用;家庭外出流动人口增多对传统合作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绪福  吕世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则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民的货币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给农村货币流通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一、农民的持币(包括存款与现金,以下同)变化和特点据在绥化市、明水县选择60个各种经济类型典型户,对81、82两年农民的持币情况的调查表明: 一是,农民的收入增加,占有货币量增多。据60个典型户的调查,在1982年我省农业遭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之分析(三)秦晖供给反应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农业走向市场的条件下这一问题的更加现实。然而,旧体制下很大程度上属于"政策经济学"的农业经济研究却很少关注这一间题。因此在本次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雯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在我国生产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劳动地位,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力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提升人民素质、人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农民工幸福感偏低现状的存在,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成人教育应当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来优化农民工的知识结构,切实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楠  张志刚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一类特殊群体,解决农民工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归属问题。目前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培训内容多以技术操作为主,虽然直接效果明显,但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后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为此应立足社会转型期农民的身份特征,从绩效技术出发,深入分析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需求。特殊性需求表现为技术、职业和发展三个维度,技术需求立足农民工的生存权,容易满足,发展需求表现为市民化教育,实现起来较为困难,职业需求介于二者之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