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3)
- 2023(8201)
- 2022(6568)
- 2021(6296)
- 2020(4994)
- 2019(11457)
- 2018(11796)
- 2017(20067)
- 2016(12404)
- 2015(14214)
- 2014(14948)
- 2013(13531)
- 2012(12555)
- 2011(11612)
- 2010(11962)
- 2009(10656)
- 2008(10443)
- 2007(10013)
- 2006(8964)
- 2005(8094)
- 学科
- 济(36110)
- 经济(35964)
- 管理(28043)
- 业(23155)
- 教育(21476)
- 企(20339)
- 企业(20339)
- 中国(18577)
- 理论(14747)
- 方法(12279)
- 农(12008)
- 学(11713)
- 业经(11008)
- 财(10905)
- 制(10538)
- 教学(9702)
- 和(8691)
- 地方(8171)
- 体(7864)
- 数学(7665)
- 数学方法(7489)
- 银(7450)
- 银行(7423)
- 农业(7230)
- 行(7123)
- 发(6808)
- 融(6635)
- 金融(6628)
- 技术(6077)
- 策(6034)
- 机构
- 大学(161386)
- 学院(159936)
- 研究(61834)
- 济(52466)
- 经济(50740)
- 管理(49752)
- 中国(41503)
- 理学(40953)
- 理学院(40303)
- 管理学(39264)
- 管理学院(38916)
- 京(37380)
- 科学(36667)
- 范(32882)
- 师范(32630)
- 教育(32545)
- 所(32020)
- 江(28654)
- 研究所(28541)
- 财(27700)
- 中心(27294)
- 师范大学(26308)
- 农(26265)
- 北京(24862)
- 技术(24068)
- 州(22565)
- 院(22506)
- 业大(21340)
- 职业(21315)
- 财经(20436)
- 基金
- 项目(96140)
- 研究(80096)
- 科学(75066)
- 基金(62728)
- 家(53998)
- 国家(53319)
- 社会(46733)
- 教育(45279)
- 科学基金(43810)
- 社会科(42602)
- 社会科学(42586)
- 省(40384)
- 编号(37280)
- 划(35475)
- 成果(34745)
- 基金项目(31490)
- 课题(30036)
- 自然(25486)
- 资助(25471)
- 年(25358)
- 自然科(24847)
- 自然科学(24840)
- 自然科学基金(24401)
- 重点(23535)
- 项目编号(22285)
- 部(22212)
- 发(21999)
- 性(21845)
- 规划(21457)
- 创(19887)
共检索到27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本先,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弱势群体的主体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子女在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均存在着教育机会均等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探讨。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机会均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学平
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最初使用和界定的范畴,泛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势力差人群。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分化日益呈现为一种不断加剧的态势,社会学领域中的“弱势群体”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构成当前弱势群体的主要成份在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重失衡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曙光 林棉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社会对高校的关注程度也随之提升,大学生弱势群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有着特有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已对高校乃至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应该从“授人以渔”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扶贫助学,心理干预的同时,更要做好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全面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扶助体系,保障其健康发展,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雯
弱势群体的产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改革的必然结果。分析弱势群体特征,明晰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最终归结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关键是社会政策的调整。但各种非政府组织、团体乃至个体的力量,都是扶助弱势群体所必需的。只有这样,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新时期 政策调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詹长春,周绿林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本文试对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现状作出初步分析,并就如何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琢虹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文章结合相关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弱势群体子女弱势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制约于此的因素,并建设性的为改善弱势群体子女的弱势心理提供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弱势群体子女 心理问题 教育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樊广玲
从社会意义、提供知识援助的措施及时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主动性、持久性、多元性等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丽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经整体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日渐凸显,并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沉重话题。弱势群体主要指城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丽华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过大。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为 :导致即期消费欲求萎缩 ;抑制民间投资增长势头 ;形成资源畸型配置 ;阻碍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 ;降低公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减缓或消除这一现象的措施包括 :让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成果 ;关注“三农”使农民增收减负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 ;实施反垄断战略。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收入差距 分析与思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虹 叶迎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萧今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性人口流动使职业重新区分和组合,导致了社会阶层的重构。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新兴工商业实体,由于缺乏充足的职前教育培训准备,缺乏可利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居住的社区缺乏社会服务设施,他们长期陷入不利境地,成为弱势群体。教育有两重性,既可以促进一个人向上流动,也有社会分层和阻碍向上流动的作用。继续教育作为第二次机会,政府的投资和转移支付应该着重放在公共空间的建设,改善弱势群体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便于不同的教育服务机构和志愿者进入,为弱势群体提供切身需要的教育培训和服务。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社会分层 弱势群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刘后平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经济体制转型是重要的制度原因。制度变迁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规模、程度等均有较大影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类型 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杰
弱势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备受关注的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弱势群体起到了保护和照顾的作用,图书馆要抓住我国当前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历史机遇,加强和改进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图书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