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6)
2023(6076)
2022(4808)
2021(4773)
2020(3725)
2019(8688)
2018(8928)
2017(15463)
2016(9546)
2015(11082)
2014(11255)
2013(10436)
2012(10003)
2011(9040)
2010(9450)
2009(8400)
2008(8470)
2007(7924)
2006(7281)
2005(6528)
作者
(24148)
(20165)
(19717)
(19199)
(12802)
(9699)
(9403)
(7912)
(7689)
(7474)
(6937)
(6693)
(6355)
(6325)
(6317)
(6168)
(6076)
(6023)
(5840)
(5793)
(5384)
(4860)
(4819)
(4760)
(4584)
(4512)
(4498)
(4423)
(4163)
(4057)
学科
(27565)
经济(27418)
管理(20722)
(19868)
教育(19636)
中国(16197)
(14527)
企业(14527)
理论(11475)
方法(11270)
(9266)
业经(8499)
(8475)
(7974)
工作(7688)
(7536)
数学(7440)
数学方法(7226)
教学(7154)
服务(6822)
(6672)
(5682)
地方(5341)
(5256)
贸易(5251)
(5123)
发展(4994)
服务业(4954)
(4871)
农业(4815)
机构
大学(128351)
学院(121581)
研究(45882)
管理(40192)
(39649)
经济(38213)
理学(33625)
理学院(33109)
管理学(32268)
管理学院(31977)
(29669)
教育(29456)
中国(28735)
(28044)
师范(27913)
科学(26581)
师范大学(22954)
(22692)
(21207)
(20839)
中心(20219)
研究所(20171)
北京(19827)
技术(17008)
(16781)
(16406)
(15946)
职业(15421)
财经(15389)
业大(14343)
基金
项目(74421)
研究(63683)
科学(59521)
基金(49768)
(41819)
国家(41245)
社会(39564)
教育(37052)
社会科(35899)
社会科学(35882)
科学基金(34535)
编号(29897)
(29551)
成果(29047)
(26913)
基金项目(24867)
课题(23083)
(20147)
资助(19724)
自然(18891)
项目编号(18780)
自然科(18494)
自然科学(18492)
自然科学基金(18169)
(18122)
重点(17913)
规划(17558)
(16944)
(16912)
教育部(16472)
期刊
教育(50465)
(49508)
经济(49508)
研究(48473)
中国(39119)
学报(18054)
(16903)
科学(15390)
大学(15169)
(14790)
管理(14498)
技术(14157)
图书(14118)
职业(12218)
学学(12108)
书馆(10774)
图书馆(10774)
农业(9776)
(8756)
金融(8756)
(8673)
论坛(8673)
财经(8368)
技术教育(7923)
职业技术(7923)
职业技术教育(7923)
经济研究(7571)
(7398)
业经(6879)
(6663)
共检索到20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大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历年政策的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努力扩大供给阶段、全力促进均衡阶段、以标准化统筹资源配置阶段和优质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城市地区的发展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中部塌陷”现象较为明显、弱势群体享有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未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着力于破解现有问题,持续关注优质均衡,进一步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应坚持以法制化和规范化为战略导向,以精准化和便捷化为实施理念,以体系化和制度化为实现手段,以统一性和动态性为执行标准,以常态化和长效化为评价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玮  
长期存在的身份传统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中的体现,才是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格局形成的根源。改革开放后推行的许多改革措施都直指身份社会,社会经济结构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等区分"身份"的先赋指标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身份社会的根基也开始出现松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身份传统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影响逐步降低,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惠玉  刘国辉  
基本教育均等化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测算辽宁1987—2007年间的教育基尼系数,从教育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方面选取相应指标分析影响教育均等程度的因素,并从区域和城乡两个方面分别考察辽宁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状况,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克让  
文章从社会治理的背景出发,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可及性,分析当前社会治理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不足,并从可适合、可获得和可接受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和可及性提升的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殷继国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垄断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存在冲突。为此,有必要提升社会教育权的法律地位。社会教育权是指除家庭和国家之外各个社会主体依法所享有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教育公平化、教育社会化以及教育市场化是其价值取向。社会教育权的发展主要有国家权力主导下的补充性发展、社会权利主导下的系统性发展及价值多元导向下的制衡性发展三种模式,我国应采用多中心制衡的发展模式并强化市场化供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云  
实现"民富",让包括广大农村村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能够公平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我国财政管理创新的长期任务和重要使命。"实现民富"、"共享发展",对公共财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智平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纠正公共福利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弊病。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在具体单项福利改革的同时,还需要一套清晰的福利社会重建战略指导,底线公平是中国特色福利社会重建的理论指导,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底线公平福利模式的实践形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柏铭  
本文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是不同区域居民所感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性价比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性价比是指公众消费基本公共服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与交纳税费所承受的牺牲程度之比,其经济学含义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边际效用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之比。以公众意愿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有效率的。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构分项、分区的"意愿表达"机制。迁居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选择,提供迁居机会比单纯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更有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悦荣  
在创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2003-2008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数据,运用人口加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工具和改进优化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均等化和能力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很低,处于非均等和极为不均等状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中西部递降,自身能力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殷有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我国社会进步和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打下有力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含义和重大意义,其次指出了我国当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一花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欣然  刘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近年来我国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因此备受学术界和决策层重视。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现状研究、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相对全面、系统、概要地反映这一热点领域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凡  岳彩新  
文章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与公共文化7个方面入手,建立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权重,加权计算得出均等化指数,得出结论:2000~2011年我国不同省市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前几年呈现单边增长的态势,近年来波动较大,省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地区间差距较大。通过普通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中央对各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对省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显著的正效应,税收返还也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邹立文  李娟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宽裕,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丁元竹  杨宜勇  李爽  严浩  王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当前的突出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均等化放在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