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1)
2023(6469)
2022(5481)
2021(5163)
2020(4426)
2019(10143)
2018(10048)
2017(21005)
2016(11100)
2015(12636)
2014(12366)
2013(12547)
2012(11850)
2011(10761)
2010(10784)
2009(10055)
2008(10027)
2007(9247)
2006(8207)
2005(7121)
作者
(29689)
(25609)
(25106)
(23998)
(16070)
(12327)
(11402)
(9893)
(9694)
(9061)
(8767)
(8540)
(7950)
(7762)
(7622)
(7600)
(7414)
(7404)
(7198)
(7135)
(6333)
(6286)
(6238)
(6037)
(5807)
(5753)
(5559)
(5375)
(5134)
(5117)
学科
(59336)
经济(59176)
(44867)
(41245)
农业(29767)
方法(27848)
管理(26626)
数学(24488)
数学方法(24412)
(21506)
企业(21506)
业经(16719)
(16407)
中国(14406)
地方(11943)
收入(11563)
(11010)
农业经济(9913)
(9022)
农村(9017)
(9013)
(8474)
贸易(8473)
(8185)
(8072)
(7958)
(7901)
金融(7899)
(7776)
财务(7772)
机构
学院(162299)
大学(159288)
(77999)
经济(76860)
管理(66040)
理学(58080)
理学院(57560)
管理学(56878)
管理学院(56586)
研究(51118)
(43807)
中国(41927)
(34453)
(34252)
农业(32893)
业大(28317)
财经(27615)
科学(27294)
中心(25488)
(25426)
经济学(24819)
(24522)
(23736)
经济学院(22747)
研究所(21730)
北京(21615)
经济管理(21376)
财经大学(20324)
农业大学(20280)
(19632)
基金
项目(107937)
科学(86991)
研究(83736)
基金(81203)
(67901)
国家(67182)
科学基金(59319)
社会(58956)
社会科(54624)
社会科学(54609)
基金项目(43400)
(41139)
教育(37298)
自然(34591)
编号(34553)
自然科(33784)
自然科学(33780)
(33436)
自然科学基金(33242)
资助(32769)
成果(27912)
(27276)
(26167)
国家社会(24564)
(23919)
人文(22989)
重点(22982)
教育部(22951)
(22439)
课题(22279)
期刊
(88846)
经济(88846)
(49501)
研究(48822)
农业(33287)
中国(31755)
(25095)
学报(22631)
科学(21693)
(20773)
金融(20773)
业经(20418)
大学(19519)
学学(18555)
管理(18388)
财经(14650)
(14449)
问题(13691)
农村(13578)
(13578)
农业经济(13369)
教育(12945)
经济研究(12437)
(12392)
技术(11757)
世界(10979)
经济问题(9881)
(9125)
农村经济(9043)
社会(8683)
共检索到24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静怡  周晔馨  
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进城打工收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其增加城市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即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的影响。这些结论在解决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农民工社会资本转变不仅关系自身收入提高和福利增加,而且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培训和社团活动等等公共政策,可能超出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具有提升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的不期结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会娜  
根据在北京市城八区进行的农民工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样本农民工存在健康恶化现象,即与流动前的健康状况相比,流动后健康状况可能发生恶化。样本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农民工健康状况出现了恶化趋势。基于个人收入和健康变化的系统性,本文建立了联立方程组,并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农民工的健康与收入形成了循环作用机制:初始健康状况越好,收入越高。健康对收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高单位时间收益率上;个人收入的获得却在损耗健康;而健康状况的恶化又导致单位收益率下降,但对月收入则无显著影响。健康生产函数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农民工健康越可能恶化,影响农民工健康状况恶化的因素还包括农民工在京生活情况、...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睿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从工资收入、劳动供给、岗位稳定性和福利待遇的多维就业质量视角系统评估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就业效应。研究发现,从工资收入维度来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增作用,但社会资本的工资回报率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从劳动供给维度来看,社会资本虽无法直接降低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强度,却可能有助于其获得各项待遇相对较好的非超时劳动岗位。从岗位稳定性维度来看,社会资本并未提高农民工签订长期固定劳动合同的概率,但市场化程度的深化可能有助于纠正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劳动合同规范的负面影响。从福利待遇维度来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镇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并无显著作用,但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参与城镇医疗保险的概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超  吴玲萍  孙文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选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借助CHIPS微观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自主创业的概率。在处理了遗漏变量和外溢效应等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稳健。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还对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与留守本地农民相比,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加广泛,且更容易获取创业资金、客户资源和经营许可。此外,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异质性影响。具体看,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超  吴玲萍  孙文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选择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借助CHIPS微观调查数据,系统评估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民自主创业的概率。在处理了遗漏变量和外溢效应等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稳健。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还对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与留守本地农民相比,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加广泛,且更容易获取创业资金、客户资源和经营许可。此外,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不同类型创业项目的异质性影响。具体看,外出务工经历对初始投资规模较小和以发展为目的的创业项目影响显著,对初始投资规模较大和以生存为目的的创业项目无明显作用。文章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不同类型农民在创业决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还为当下政府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荣明  
本文利用北京市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基于Mincer工资方程,在影响工资的人力资本、个人特征和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加入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和职业流动作为控制变量,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法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相对较强的弱关系会对农民工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收入层级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智勇  
在意识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解释变量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制定各种正式制度,以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非正式制度往往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效果。本文以社会资本为例,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农民工实现城乡转移和顺利就业中的作用机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呈有组织式的发生给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局限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 ,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 ,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宗成峰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城区中394位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率较低。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认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运行机制,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办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宗成峰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基本身所具有的弱势性特征及该群体正规就业渠道使得社会资本在其获得工作机会方面起着不惑缺的作用。结合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调研数据,利用改进的Mincer工资决定方程进行运量分析,可以探索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岩  胡必亮  
文章在探讨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基础上,将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划分为情感性和工具性两种类型,并运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对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和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新型社会资本中的工具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收入和收入差距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分布不均。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收入差距的影响明显小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社会资本可能同市场化程度和正式制度有着相反的运动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超  何意銮  
文章以中国珠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数据为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整体的收入流动和群体内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与程度。研究发现:当前农民工群体呈现收入分化的趋势。从年度纵向上看,"整合型"社会资本无助于农民工整体收入的提高;"跨越型"社会资本能显著提高其收入。从农民工群体内部横向上看,"整合型"社会资本会显著减小农民工群体内的收入差距;"跨越型"社会资本则会显著拉大群体的收入差距,尤其对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贡献大于中低收入组。此外,研究还发现了教育对农民工收入差异的影响。在排除自选择因素和考虑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世军  刘丽萍  卞家涛  
一直以来,职业培训被认为是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提高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皖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农民工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代际、性别、区域、行业和教育差异;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当前工作的从业时间有显著正相关,频繁变换工作岗位不利于农民工的专业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增长;教育依然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作为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方式和现实途径---职业培训对于收入提高的作用并不显著;农民工培训存在参与率偏低、简单同质和不可持续等问题。针对上述发现,论文在培训参与、人力资本专用性以及培训机制上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定德  曹莎  税玥  刘邵权  王旭熙  
[目的]利用四川省400农户710个务工个体调查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以期加深对农民工迁移选择行为的规律性认识,进而为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合理引导其迁移行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在控制务工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村落特征基础上,将农户社会资本分为结构性和认知性两类,构建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社会资本对务工者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均有显著影响。就认知性社会资本而言,农户年赠送礼金越多,过年登门拜年朋友数量越多,通过媒体等其他途径就业,农民工越倾向于近距离务工;而过年登门拜年亲戚数量越多,有家人和亲朋好友介绍工作,农民工越倾向于远距离务工。就结构性社会资本而言,有工作网络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远距离务工,而有事业单位网络的农民工更倾向于近距离务工。[结论]认知性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务工区位选择均有显著影响。政府在加大三农财政基金投入的同时,应当适度整合农民工社会资本,增强农民工群体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龚晶  张峻峰  
基于2012年在北京8个区县开展的抽样调查,本文对在京务工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京农民工主要来自近京的中东部地区,具有工作层次低、工作强度大、生活状况差等特征,而其社会保障则存在参与率低、受益面窄、参保意识不强、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参与率,提高受益水平,增强城市社会融入度,使其逐步实现市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