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0)
2023(16464)
2022(14233)
2021(13458)
2020(11152)
2019(25189)
2018(25196)
2017(48724)
2016(26398)
2015(29575)
2014(29147)
2013(28666)
2012(26003)
2011(23483)
2010(23539)
2009(22111)
2008(21416)
2007(19147)
2006(16959)
2005(14903)
作者
(73584)
(61356)
(60998)
(57999)
(38900)
(29465)
(27535)
(23992)
(23211)
(21679)
(20750)
(20613)
(19262)
(19122)
(18824)
(18561)
(18330)
(17975)
(17488)
(17403)
(15182)
(15155)
(14727)
(14068)
(13797)
(13760)
(13621)
(13556)
(12288)
(11995)
学科
(102843)
经济(102640)
(80805)
管理(77029)
(60466)
企业(60466)
(49175)
方法(43299)
数学(36195)
数学方法(35774)
农业(32682)
(29027)
业经(28719)
中国(28177)
(24635)
(20708)
地方(20073)
理论(18591)
(17817)
财务(17744)
财务管理(17709)
(17547)
贸易(17537)
(17425)
(17078)
(16842)
(16821)
企业财务(16801)
银行(16779)
技术(16430)
机构
学院(369849)
大学(368775)
(148312)
管理(146840)
经济(145114)
理学(127481)
理学院(126121)
管理学(123993)
管理学院(123328)
研究(121169)
中国(91650)
(77363)
科学(73587)
(71590)
(69709)
(59828)
业大(58180)
中心(56091)
财经(55133)
农业(54885)
(54511)
研究所(54055)
(50144)
(49479)
师范(49090)
北京(48297)
经济学(43881)
(43702)
(43005)
财经大学(40768)
基金
项目(251725)
科学(198998)
研究(189740)
基金(182638)
(157262)
国家(155843)
科学基金(134708)
社会(120873)
社会科(113612)
社会科学(113583)
(98653)
基金项目(97150)
教育(87011)
自然(85402)
自然科(83362)
自然科学(83346)
(82136)
自然科学基金(81849)
编号(79506)
资助(73516)
成果(65011)
(56234)
重点(55742)
课题(53693)
(53666)
(52578)
(50201)
国家社会(49110)
创新(48895)
教育部(48588)
期刊
(168842)
经济(168842)
研究(110212)
中国(74538)
(72055)
学报(56907)
(53341)
科学(52966)
管理(51384)
农业(48659)
教育(44722)
大学(44575)
学学(42007)
(34927)
金融(34927)
业经(32076)
技术(30933)
财经(26948)
经济研究(24750)
(22965)
(22962)
问题(22679)
(19024)
图书(17737)
科技(17700)
理论(17673)
技术经济(17110)
现代(17050)
世界(16316)
实践(16092)
共检索到54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超  
我国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占有量低下是造成其群体水平社会流动的原因所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民工社会流动与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占有量、社会关系强度、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社会地位等机制相关。进城农民工工作、生活的经验性、情境性、社会性和突发性不断凸显,这为农民工转化学习提供了环境。转化学习打破了以往成人学习的书本化倾向和知识的狭窄性而日益凸显其强有力的社会适应性并伴随着社会流动现象。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并接合农民工社会流动现状,以社会资本为桥梁,探索进城农民工社会流动与转化学习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做初步的模型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随着社会发展,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走进城市开始了新生代的打工生涯,转化学习对农民工社会流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有其鲜明特点,受到经济、社会及制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能够有效转化学习,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突出农民工转化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转化学习环境,加强农民工自身的转化学习素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琳琳  孔媛媛  
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丽丽  
作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障碍和组织型社会资本障碍,要化解这些障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城乡二元障碍;必须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参与,构建新型私人社会关系,融入城市社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智勇  
在意识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解释变量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制定各种正式制度,以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非正式制度往往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效果。本文以社会资本为例,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农民工实现城乡转移和顺利就业中的作用机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呈有组织式的发生给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局限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 ,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 ,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童雪敏  晋洪涛  史清华  
笔者利用1446个在沪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建立logit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表明,以教育程度、职业培训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以老乡交往为代表的同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起阻碍作用,而与城市居民进行经常性互动建立起来的新型异质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文慧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职业流动的过程,这与其所具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工工作搜寻的成本、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加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多样化和带动其它农民转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良好社会资本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俞林  印建兵  孙明贵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且普遍存在强烈的城市融入欲望。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考察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需考虑社会资本作为新型社会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本文构建社会资本调节下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促进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研进行计量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结果显示,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及社会资本对职业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调节效应均显著。鉴于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增强职业能力,优化社会资本转化渠道,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其向市民转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玲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建构可分为获得职业、获得认可、拓展交际、传承制度和文化等层次,而其宏观制度型、中观组织型和微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建构,个体和集体社会资本的建构,外联型、综合型和内转型社会资本的建构,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定位、企业重视规范、社区市民帮扶的共同保障,只有联合政府、企业和社区市民的共同力量,才能更加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顺利建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海燕  张树锋  
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他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对此关注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社会资本作为个人嵌入的关系网络,是否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这是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结合农民工特征,将其社会资本划分为在农村先天赋予的原始社会资本和在城市后天构建的新型社会资本两维度,利用1 102份全国农民工调查问卷,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中仅有婚姻一项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新型社会资本中当地人的社会网络、工友的社会网络和网络投资都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其中工友社会网络影响最大。此外,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具有代际差异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受到新型社会资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宗成峰  
农民工本身所具有的弱势特性使其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正规就业信息渠道的缺位使得依靠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来获取就业机会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机会的获得、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工资决定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进  
本文研究了本土性社会资本和再生性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发现社会网络规模、本土性社会网络的交往频率、再生性社会网络的帮助,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土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初入城市具有帮助作用,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其市民化。农民工再生性网络交往规模太小,对市民化的促进不足。因此,应当扩大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规模,特别要加强再生性社会资本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