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6)
2023(8290)
2022(6985)
2021(6504)
2020(5144)
2019(10937)
2018(10506)
2017(20593)
2016(10681)
2015(11515)
2014(10732)
2013(10137)
2012(9033)
2011(8068)
2010(7977)
2009(7503)
2008(7084)
2007(6224)
2006(5466)
2005(4580)
作者
(26021)
(21981)
(21623)
(20774)
(13717)
(10368)
(10046)
(8273)
(8148)
(7417)
(7352)
(7290)
(6728)
(6644)
(6636)
(6531)
(6501)
(6409)
(6379)
(6109)
(5221)
(5145)
(5075)
(5047)
(4882)
(4738)
(4721)
(4569)
(4339)
(4249)
学科
(43371)
经济(43220)
管理(32631)
(27952)
(24981)
企业(24981)
方法(16278)
(13158)
中国(12768)
(12553)
数学(12194)
地方(12111)
数学方法(12090)
业经(11715)
理论(8800)
(8609)
(8599)
(8008)
财务(7996)
财务管理(7985)
农业(7933)
(7672)
企业财务(7651)
地方经济(7555)
环境(7114)
(6573)
金融(6571)
(6297)
(6223)
(6121)
机构
学院(141957)
大学(139380)
(57827)
经济(56696)
管理(56236)
理学(49112)
理学院(48570)
管理学(47854)
管理学院(47563)
研究(44388)
中国(33171)
(28862)
(27188)
科学(25282)
财经(23026)
(20890)
中心(20764)
(20097)
(20000)
(19878)
师范(19760)
经济学(18651)
研究所(18114)
财经大学(17275)
经济学院(16816)
(16582)
业大(16544)
(16425)
(16358)
北京(16302)
基金
项目(99627)
科学(81023)
研究(77724)
基金(73548)
(62608)
国家(62078)
科学基金(54713)
社会(54274)
社会科(50384)
社会科学(50367)
(38896)
基金项目(38774)
教育(35334)
编号(32627)
(32412)
自然(32071)
自然科(31337)
自然科学(31333)
自然科学基金(30751)
资助(27440)
成果(26461)
国家社会(22616)
重点(22509)
(22185)
(22163)
课题(21535)
(21397)
(20553)
项目编号(20480)
人文(19989)
期刊
(65377)
经济(65377)
研究(40904)
中国(24986)
(23135)
管理(19490)
科学(18157)
学报(17978)
(16238)
教育(16231)
大学(14372)
学学(13542)
业经(11881)
财经(11718)
(11710)
金融(11710)
经济研究(11238)
农业(11185)
技术(10331)
(10168)
图书(8199)
问题(8102)
商业(6982)
(6593)
现代(6462)
(6155)
论坛(6155)
书馆(6086)
图书馆(6086)
财会(5986)
共检索到20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芸  李建华  
区域公共治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中心治理,它是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新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是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在区域公共利益基础上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以管理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公共治理离不开信任、对公共机构的情感及合作的意愿、公众的参与精神、公众参与网络、网络行动的规则等社会资本。这就要求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公民有组织地参与区域治理;建立社区合作网络,加强公民基层参与;推行区域政务公开制度,使多元主体在信任的基础上相互协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互相依赖,进行合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光芸  杨龙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它们既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因而我们有必要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磊   任元彪   王铁龙   宋维明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时间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其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特征;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则呈现出复杂性和自组织特征,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关系紧密性、关系持久性和关系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据此,本文提出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网络化管理、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推动协同治理常态化等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磊   任元彪   王铁龙   宋维明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采用Mitchell三分类评分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时间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及其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开展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利益相关者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和动态化特征;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协同治理关系则呈现出复杂性和自组织特征,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的不同阶段关系紧密性、关系持久性和关系质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据此,本文提出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利益相关者网络化管理、明确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推动协同治理常态化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庞楷  
我国城市贫困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国企改革进行而日渐凸显的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该问题还将进一步演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从构建社会资本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剖析,说明社会资本对贫困的滋生以及反贫困制度安排有重大影响,从构建制度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视角,提出提升贫困人口社会资本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破解我国城市贫困这一难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梦娜  
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丹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  
基于CGSS2018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等结构性要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公众的环境保护合作,相比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公众环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社会规范对公众环保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资本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但边际环保支付意愿下降;环境认知能力越高,社会资本的公众环境参与效应越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立根  韩伯棠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司治理基于物质资本视角,提出了两权分离和委托—代理问题,形成了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观,其实质是支持资本雇佣劳动原则,采用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忽略了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诉求,忽略了公司核心能力的构建,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本文认为,企业作为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所构成的一种特定契约,企业收益是三方合作的产物,三者共同拥有企业产权。因此,公司治理应由股东单边治理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公司治理目标也应从股东至上调整为公司核心能力最大化。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它们之间博弈的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栋  邹珊刚  
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关系资源 ,具有特定的经济价值。根据社会资本联系性质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 ;从联系对象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地区机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基于工业结构联系的社会资本和基于企业内部联系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中具有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 :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 ;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增强区域整体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张一林  雷丽衡  
地方政府出于维护和提高公共福利的目的,有激励待社会资本进入后,利用PPP合约的不完全性对PPP项目进行行政干预(例如,调低公共品的收费价格),后果是社会资本的利益受损,这是社会资本作为公共品提供者面临的"公共品负担"。基于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博弈模型,本文揭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推广PPP模式的不同最优策略。20世纪90年代尝试开展PPP模式时,由于PPP项目数量较少且市场对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是事前给予社会资本优厚条款,待社会资本进入后,再以施加公共品负担的形式提高公共福利,避免社会资本获得过高的私人利益。不同于过去,当前PPP模式被作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和稳定地方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已大幅提升,如果地方政府仍然事后对社会资本施加公共品负担,将严重弱化社会资本的进入激励,引发PPP项目落地难、实施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指出,当前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是通过合理界定自身权力边界,减少地方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唯此才能提高社会资本的进入激励,让PPP模式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障公共品供给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茹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引入空间计量概念,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是否通过作用于空间知识溢出效果而对我国区域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积累是地区有效利用空间知识溢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社会资本信息交流特征的正向推动作用强于信任特征;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更加依赖于当地社会资本积累去吸收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家章  
本文基于中国区域视角,采用相关社会调查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可以肯定社会资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在社会资本的各个层面表现的并不一致。在仅给定初始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前提下,个人层面信任和企业层面信任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没有发现个人层面社会网络和社区层面社会网络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向影响;引入控制变量后,社会资本在信任维度仍旧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显著影响,社会网络维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仍旧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茹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引入空间计量概念,实证考察了社会资本是否通过作用于空间知识溢出效果而对我国区域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积累是地区有效利用空间知识溢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其中社会资本信息交流特征的正向推动作用强于信任特征;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省份更加依赖于当地社会资本积累去吸收利用空间知识溢出效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巍  
在我国拥有相似自然禀赋和物质资本的不同地区之间,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本文利用省际数据,从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的角度对这种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和解释。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相对优势与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股票市场总值和保费收入等金融发展指标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依然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