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10187)
2022(8529)
2021(7697)
2020(6269)
2019(13604)
2018(13280)
2017(25574)
2016(13159)
2015(14310)
2014(13780)
2013(13426)
2012(12392)
2011(11024)
2010(11248)
2009(10727)
2008(9980)
2007(9133)
2006(8354)
2005(7385)
作者
(35400)
(30017)
(29750)
(28385)
(18835)
(14144)
(13500)
(11442)
(11254)
(10434)
(10434)
(9618)
(9518)
(9299)
(9213)
(9090)
(8906)
(8651)
(8462)
(8399)
(7415)
(7152)
(7054)
(6976)
(6913)
(6628)
(6318)
(6314)
(5979)
(5727)
学科
(74283)
经济(74130)
管理(39362)
(34552)
(29318)
企业(29318)
方法(23580)
数学(18768)
数学方法(18632)
地方(18426)
中国(17969)
业经(16287)
(16275)
(15201)
地方经济(12799)
(12437)
农业(11188)
理论(10958)
(10928)
(10646)
(9396)
金融(9394)
(9304)
环境(9301)
贸易(9298)
(9116)
财务(9097)
财务管理(9085)
(8938)
(8703)
机构
学院(187154)
大学(184544)
(88525)
经济(86919)
管理(69943)
研究(64635)
理学(60030)
理学院(59371)
管理学(58431)
管理学院(58085)
中国(48583)
(40608)
(36816)
科学(35519)
财经(32015)
(31267)
(29051)
经济学(28908)
中心(28826)
研究所(27915)
(27603)
经济学院(25671)
(25440)
(24147)
师范(23974)
财经大学(23646)
北京(22977)
(22880)
业大(22869)
(21903)
基金
项目(120593)
科学(96647)
研究(91579)
基金(88803)
(76051)
国家(75418)
科学基金(65660)
社会(63864)
社会科(59555)
社会科学(59537)
(46766)
基金项目(46333)
教育(41762)
自然(39043)
(38568)
自然科(38179)
自然科学(38168)
自然科学基金(37505)
编号(36405)
资助(34910)
成果(29506)
(27488)
重点(27266)
(26862)
国家社会(26691)
(25532)
课题(25198)
教育部(23971)
人文(23942)
创新(23750)
期刊
(108359)
经济(108359)
研究(61268)
中国(36606)
(32690)
管理(28049)
学报(24837)
(24748)
科学(24095)
大学(19738)
经济研究(19198)
教育(18924)
学学(18814)
(17625)
金融(17625)
财经(17297)
农业(16610)
业经(16332)
技术(16016)
(15137)
问题(13183)
技术经济(10571)
(10205)
世界(9364)
商业(9282)
国际(8823)
现代(8818)
统计(8787)
经济管理(8336)
经济问题(8278)
共检索到28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董小瑞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将各个区域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完整的物质网络,并将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本地区,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为更好地了解社会资本下,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交通基础设施特性,阐述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生龙  胡鞍钢  
本文利用中国28个省市区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来验证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中所扮演的角色。基于一个巴罗类型的增长模型以及对该模型进行分解,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向中东部地区趋同,其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广珍  刘瑞国  黄宗晔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有文献多认为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影响生产行为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观察日益普遍的私家车购买现象,本文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生产行为,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据此,本文构造了一个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增长模型,揭示了道路基础设施通过促进私家车消费,进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了验证理论命题,本文还构建了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道路和道路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可以直接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中私家车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消费效应)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良  孙海鸣  
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0912,介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得出的弹性值之间。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表现出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承超  朱英俊  
利用1997~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关系。研究表明:公路密度、铁路密度和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空间关联模式下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而交通部门资本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时间和空间依赖的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及空间溢出效应在三种空间关联模式下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个助推性因素。本文试图从理论溯源中寻找交通基础设施研究的经济学基础,从现代文献的进一步拓展中梳理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外部溢出效应、效率改进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发展效应和现代化效应等5个方面。最后,本文认为,现代化交通体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量化等方面的影响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百胜  杨晓勤  
运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理论模型表明,提高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会引起其他区域生产要素流入,产生负的溢出效应,但也可以改善区域间贸易和要素流动,促进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认为交通基础设施不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区域经济综合效率提高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浩  郑筱婷  
自1997年以来,中国实施了6次铁路提速,这可以看做是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一次自然实验。本文选取京广线和京沪线作为铁路提速代表,构造了1994~2006年提速铁路线沿途站点和其他未提速站点相对应的城市一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铁路提速促进了沿途站点的经济增长。在整个铁路提速期间,相对于未提速站点,铁路提速将提速站点的人均GDP增长率提高了约3.7个百分点;同时,在铁路提速后期,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文章构建中国2000—2015年间30个省份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及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铁路在地理距离作用下对经济增长正向显著,在其他作用下不显著;公路在经济、产业和技术距离作用下高度显著,而在地理距离作用下不显著。综合距离作用分析表明,公路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在统计上正向显著;而铁路则存在较弱的影响,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晓黎  李红昌  
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发现2000—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群趋势以及正向空间自相关。利用2000年、2007年和2014年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资本、劳动力仍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要素,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贸易开放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总效应中仍占绝对优势,而传统研究未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将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