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3)
- 2023(13525)
- 2022(11021)
- 2021(10146)
- 2020(8255)
- 2019(18738)
- 2018(18200)
- 2017(34644)
- 2016(18656)
- 2015(21005)
- 2014(20708)
- 2013(20778)
- 2012(19457)
- 2011(17555)
- 2010(17875)
- 2009(16619)
- 2008(16916)
- 2007(15387)
- 2006(13955)
- 2005(13087)
- 学科
- 济(95142)
- 经济(94945)
- 业(83510)
- 企(75565)
- 企业(75565)
- 管理(69002)
- 方法(35032)
- 业经(31137)
- 中国(29996)
- 农(29314)
- 财(28685)
- 数学(26415)
- 数学方法(26311)
- 务(21024)
- 财务(21003)
- 财务管理(20985)
- 地方(20958)
- 农业(20915)
- 企业财务(19971)
- 制(18884)
- 技术(18526)
- 贸(17501)
- 贸易(17483)
- 易(17022)
- 和(16803)
- 策(16483)
- 划(15614)
- 理论(14947)
- 体(14575)
- 银(14504)
- 机构
- 学院(275808)
- 大学(270648)
- 济(128606)
- 经济(126546)
- 管理(109097)
- 研究(96086)
- 理学(92265)
- 理学院(91321)
- 管理学(90443)
- 管理学院(89901)
- 中国(78007)
- 财(59970)
- 京(58255)
- 科学(51931)
- 所(47702)
- 财经(46915)
- 经(42617)
- 江(42579)
- 中心(42528)
- 研究所(42393)
- 农(42147)
- 经济学(39939)
- 北京(37875)
- 经济学院(35955)
- 财经大学(34469)
- 范(34235)
- 业大(34074)
- 院(34073)
- 师范(33984)
- 州(33692)
- 基金
- 项目(170544)
- 科学(138022)
- 研究(131159)
- 基金(126075)
- 家(107406)
- 国家(106385)
- 科学基金(93358)
- 社会(89475)
- 社会科(84191)
- 社会科学(84169)
- 省(65619)
- 基金项目(65556)
- 教育(58850)
- 自然(55786)
- 自然科(54548)
- 自然科学(54537)
- 划(53858)
- 自然科学基金(53677)
- 编号(51985)
- 资助(51073)
- 成果(42057)
- 发(41965)
- 部(39234)
- 创(38457)
- 重点(38234)
- 国家社会(37708)
- 业(37470)
- 课题(36180)
- 发展(35249)
- 创新(35078)
- 期刊
- 济(153966)
- 经济(153966)
- 研究(90767)
- 中国(60907)
- 财(49405)
- 管理(47162)
- 农(41296)
- 科学(36367)
- 学报(33376)
- 融(30100)
- 金融(30100)
- 教育(29094)
- 农业(28671)
- 大学(27190)
- 业经(26138)
- 技术(25796)
- 学学(25538)
- 经济研究(25101)
- 财经(24977)
- 经(21775)
- 问题(19906)
- 业(17774)
- 贸(17260)
- 世界(17070)
- 技术经济(16706)
- 国际(15343)
- 现代(14149)
- 商业(13473)
- 经济管理(13430)
- 经济问题(12640)
共检索到440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志帆 龙小宁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民营企业依赖非正式制度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支撑。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是:非正式制度能否长期支持企业发展?本文从企业社会资本与研发创新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首先,理论推导表明,尽管孤立视角下社会资本投资能帮助企业争取稀缺资源而有利于研发创新,但由于稀缺资源的供给是相对固定的,全局视角下企业将相互挤出而形成负和博弈均衡,说明依赖社会资本并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基于理论推导假说,本文使用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强度对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影响为正,但其功效被细分市场中其他企业的竞争大幅削弱,并引致研发创新总量损失。拓展研究发现,反腐能有效地治理企业的非生产性活动,说明清廉的制度环境有助于促进企业中长期的发展。稳健性检验放松企业竞争范围假设、变更核心变量构造方法、使用工具变量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前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启示,中国应持续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以充分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华民 兰雅婷 向海凌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了重要契机。本文运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2007—2021年数据,实证检验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运营能力提升、财务状况改善及创新要素投入强化三种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并不存在所谓“避险”偏好,反而能够助力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创新创业环境较差、市场估值较低组别中的民营企业,反而能起到显著的全要素生产率驱动作用。特别地,国有资本参股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能够在促动“绿色-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塑成方面带来显著效果,有助于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不仅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还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辉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从保险的本质出发,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是保险行业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关乎经济全局,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技术服务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朝先 李成禅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可分为两大历史时期,进一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复苏与消亡阶段(1949-1977年)、再生与成长阶段(1978-1991年)、快速增长阶段(1992-2011年)和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成就主要有:总体规模快速增长,部分民营企业已成长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以实体经济为本,成为制造业领域的主力军;成为就业主渠道,"稳就业"作用十分明显;成为科技进步重要驱动力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作用更加突出;社会贡献持续加大,有力促进国家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实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护私有产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调动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企业转型升级困难、融资难融资贵、民营企业投资下滑、人才与人力资源、营商环境等,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爱青
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民营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保护是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其对于民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民营企业在产权保护层面却面临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融资环境收紧等诸多困境。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内部机制、优化法治环境、构建创新体制、加强司法保护等路径对民营企业的产权加以保护,是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反言之,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目标所在。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 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宝厚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主办、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协办的2023年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交流大会在浙江嘉兴成功举办。会上,审计署原副审计长、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孙宝厚发表题为“以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讲话。现将讲话内容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兴国 沈志渔 周小虎
本文总结了1985年以来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对创业影响的主要文献,探讨了社会资本对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机会获取与利用、创业融资渠道选择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创业者发现创业机会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民营企业创业者评估与利用创业机会。社会资本决定了民营企业创业者更倾向于透过亲朋网络进行创业融资。不论民营企业创业者利用何种渠道进行创业融资,其个人社会关系网络都有助于缩短融资时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宏楷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考察ESG投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投资对资产收益率、环保投入、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能够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ESG投资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与高创新型、管制型行业相比,ESG投资对低创新型、非管制型行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ESG投资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营商环境较差企业中更显著。据此,提出构建合理化ESG投资体系、释放ESG投资多元赋能效应、制定个性化民营企业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文武
<正>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民营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宏楷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考察ESG投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投资对资产收益率、环保投入、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能够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ESG投资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与高创新型、管制型行业相比,ESG投资对低创新型、非管制型行业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ESG投资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营商环境较差企业中更显著。据此,提出构建合理化ESG投资体系、释放ESG投资多元赋能效应、制定个性化民营企业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波 曹鑫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及企业面对的共同课题。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结合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代理成本是企业社会资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与企业规模、所有权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在规模较小、民营、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企业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在部署长期发展战略的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与地区营商环境数据相匹配,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地区营商环境影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地区营商环境改善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营商环境分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除政务营商环境外,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场化营商环境、金融营商环境指标和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均正向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表明,地区营商环境改善对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影响,更有助于弥补较差的公司治理结构给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就行业异质性而言,地区营商环境改善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低创新型行业、非管制型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高融资约束行业、高外部融资依赖行业、高契约密集型行业和高市场竞争型行业更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祁继鹏 何晓明
本文选取2005—2007年沪、深两市931件并购事件,并借鉴情报学中内容分析法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编码,以研究企业高管团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嵌入在金融网络的社会资本对并购后的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高管团队嵌入在校友网络的社会资本反而不利于企业并购后的绩效。高管团队政府工作网络的社会资本对并购后的绩效具有促进作用,而高管团队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网络的社会资本并不利于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本文同时引入了区域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实证表明,区域因素对企业高管团队嵌入在校友网络的社会资本与并购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区域因素对企业高管团队嵌入在金融网络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并...
关键词:
高管团队 社会资本 并购绩效 区域因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魏彦杰 尹飞 钟娟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EO社会资本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CEO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与提高战略柔性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呈现差异,其有利作用在盈利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企业应在CEO选聘、培养与任期中重视其社会资本积累,以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益。同时,政府应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避免企业在转型中过度依赖社会资本,保证市场主体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煜 田素华 吴德胜
在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的特征事实,考察了国有资本参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该提升作用存在3期滞后性,随后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政策感知效应、资源补偿效应和竞争兜底效应,加快了民营企业数字化变革的响应速度,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转型能力和数字化质量,从而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数字化的提质增效。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大数据技术应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和技术密集行业更突出,并且当入股比例较低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当着“扶持之手”的角色。本文从股权融合视角厘清了国有资本参股与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黑箱,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微观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