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3)
- 2023(13672)
- 2022(11197)
- 2021(10342)
- 2020(8726)
- 2019(19371)
- 2018(19192)
- 2017(37302)
- 2016(19816)
- 2015(22081)
- 2014(21908)
- 2013(21487)
- 2012(19614)
- 2011(17430)
- 2010(17747)
- 2009(17235)
- 2008(16526)
- 2007(15222)
- 2006(13770)
- 2005(12488)
- 学科
- 业(90647)
- 济(82475)
- 经济(82277)
- 企(73302)
- 企业(73302)
- 管理(66041)
- 农(47143)
- 农业(31705)
- 业经(31675)
- 方法(31102)
- 财(28416)
- 中国(28393)
- 融(27702)
- 金融(27694)
- 银(26243)
- 银行(26227)
- 行(25393)
- 制(24025)
- 数学(22806)
- 数学方法(22659)
- 务(20718)
- 财务(20682)
- 财务管理(20665)
- 企业财务(19584)
- 地方(18547)
- 体(18092)
- 理论(17271)
- 技术(16944)
- 策(16608)
- 和(14790)
- 机构
- 学院(280163)
- 大学(270098)
- 济(119485)
- 经济(117026)
- 管理(111925)
- 理学(95062)
- 理学院(94174)
- 管理学(92927)
- 管理学院(92414)
- 研究(87917)
- 中国(78601)
- 农(58363)
- 财(57950)
- 京(56192)
- 科学(49913)
- 江(45306)
- 财经(45001)
- 农业(44428)
- 中心(43806)
- 所(43053)
- 业大(42757)
- 经(40682)
- 研究所(38333)
- 州(35888)
- 经济学(35650)
- 北京(34499)
- 范(33057)
- 师范(32746)
- 财经大学(32685)
- 经济学院(32172)
- 基金
- 项目(178398)
- 科学(142099)
- 研究(136968)
- 基金(129493)
- 家(109874)
- 国家(108691)
- 科学基金(95563)
- 社会(90386)
- 社会科(84597)
- 社会科学(84570)
- 省(72884)
- 基金项目(69073)
- 教育(60601)
- 自然(58560)
- 划(57793)
- 编号(57368)
- 自然科(57203)
- 自然科学(57190)
- 自然科学基金(56245)
- 资助(50997)
- 成果(45466)
- 创(40281)
- 发(39856)
- 业(39557)
- 部(39300)
- 重点(38725)
- 课题(38400)
- 创新(36801)
- 国家社会(36793)
- 制(36418)
- 期刊
- 济(147118)
- 经济(147118)
- 研究(83329)
- 农(61081)
- 中国(60666)
- 财(48375)
- 融(43915)
- 金融(43915)
- 管理(43324)
- 农业(40311)
- 学报(37949)
- 科学(37625)
- 业经(30715)
- 大学(30714)
- 学学(29439)
- 技术(25233)
- 教育(25194)
- 财经(23079)
- 业(20754)
- 经济研究(20657)
- 经(19878)
- 问题(19547)
- 农村(15790)
- 村(15790)
- 技术经济(15312)
- 世界(14838)
- 现代(14441)
- 版(14391)
- 农业经济(14355)
- 财会(13565)
共检索到439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腾跃 李顾杰 罗剑朝
本文基于陕西、山西和江苏三省的实地调研数据,以农业信用担保融资为切入点,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社会资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含政府关系资本、银行关系资本和村级关系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均能显著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型融资约束,而仅银行关系资本更有助于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这一结论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社会资本对陕西和山西、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并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用村镇建设方面呈现出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依赖的差异性。农村金融环境在政府关系资本和村级关系资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在银行关系资本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供给型融资约束的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庄腾跃 胡杰 罗剑朝
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的促进效应,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户抵押担保融资难题意义重大。基于陕西3县(区)666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探讨其影响机制和农户异质性。结果表明,50.4%的受访农户愿意进行农业信用担保融资,但融资行为率仅为18.6%,农户对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有效意愿较低,且意愿与行为间存在偏差。各类社会资本中,政府关系资本仅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而银行关系资本和村级关系资本能显著促进农户同时具有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意愿和行为,减少二者之间的偏差。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农户农业信用担保融资流程认知和政策认知而提高其具备融资意愿和行为的概率;相比于其他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农户,社会资本对年龄在60岁以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和低收入水平农户的融资意愿和行为影响更显著。因此,提出丰富农户社会资本,加大农业信用担保融资宣传力度,制定差异化的农业信用担保贷款政策和申请条件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娅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农业生产率提高、国家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述在政策重点和政策方向上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功能性政策转变的视角,探讨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解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分析政府如何提供金融支持,完善市场制度环境与扩展市场机会,扩大经济主体的自由度。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担保 产业政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剑英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融资担保的相关文献,以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样本,剖析了融资担保模式及其运行特征,认为融资担保能够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物缺失等问题,农户间专业合作和农业产业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切入点。文章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担保平台、开发与创新动产融资担保产品与业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融资 融资担保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远标 沈亦凡
本文基于我国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应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当地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就金融改革政策是否有助于纠正金融资源错配问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有效缓解了当地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这种政策效应具有持续性。第二,传导机制检验显示,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的银行贷款期限、延长企业商业信用期限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等途径,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第三,试验区设立可以改善传统金融存在的属性错配和阶段错配的问题。第四,试验区设立对高市场化、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进一步提升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宽度,并做好改革经验的总结和复制推广;金融改革措施应与试点地区发展特征相匹配,以提高改革措施的政策成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美娆 曲丽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资金不足制约其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能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不足、缺乏抵押物以及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约束。基于农业供应链金融视角,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剖析融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及影响因素,并进行策略稳定性分析和案例仿真分析,进而就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约束纾解机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奖惩机制、协作收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合作收益、未来融资成本、搜寻信息成本以及金融机构面临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影响融资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演化到(担保,不违约,贷款)稳定状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汪来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融资难题,原因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给方即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三方面。因此,要加大支持力度,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三方之力,共同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工作。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难 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孔健 孔祥毅 杨志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文简称"新主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类新生事物,具体类型包括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也可以叫公司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与主要依靠人力投入的传统农户相比,新主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土地产出率较高,且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等特征。尽管具有这些优势,但在融资方面,"新主体"与传统农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孔健 孔祥毅 杨志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文简称"新主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农业领域发展较快的一类新生事物,具体类型包括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也可以叫公司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与主要依靠人力投入的传统农户相比,新主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土地产出率较高,且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等特征。尽管具有这些优势,但在融资方面,"新主体"与传统农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文胜 王德群
近年来,不少县域涌现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供求缺口较大,难以获得金融的有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格认定与规范运作问题。一是认定标准和统计台账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和登记没有县域标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遵循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悦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必将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其发展主要障碍就是融资问题,深入分析融资问题形成原因,提出新的对策和路径,将有利于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问题 探析 海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裴璇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在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良好的融资能力是家庭农场发挥作用的基础保障。但是由于资金瓶颈问题的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75家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家庭农场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采用以信用社贷款为主的外部融资,同时以家庭积累为辅的内部融资。融资渠道采用信用社贷款和贷款用于农业生产时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的融资能力。加强内部资金积累,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制定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家庭农场的保险体系将是提高家庭农场融资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融资能力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莫国莉 刘振伟 张卫国 谭春枝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重要的制度革新。基于我国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注册制改革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第二,注册制改革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企业财务风险两个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第三,注册制改革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应进一步扩大注册制改革的试点范围,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提高融资便利性和灵活性;强化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改革配套措施,破解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莫国莉 刘振伟 张卫国 谭春枝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重要的制度革新。基于我国2016—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注册制改革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第二,注册制改革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抑制企业财务风险等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第三,注册制改革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应进一步扩大注册制改革的试点范围,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提高融资便利性和灵活性;强化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强化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张焰朝
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所处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行政管制过多导致的企业资源获取和配置效率低下,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外部制度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这里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但政策效果因企业特征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涉及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企业从改革中能获得更大利益。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