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0)
- 2023(5462)
- 2022(4603)
- 2021(4233)
- 2020(3501)
- 2019(7819)
- 2018(7460)
- 2017(14312)
- 2016(7598)
- 2015(8457)
- 2014(8178)
- 2013(7876)
- 2012(7497)
- 2011(6798)
- 2010(6984)
- 2009(6429)
- 2008(6590)
- 2007(6177)
- 2006(5594)
- 2005(4858)
- 学科
- 济(33693)
- 经济(33527)
- 业(22146)
- 管理(20968)
- 企(19082)
- 企业(19082)
- 方法(15556)
- 数学(11741)
- 数学方法(11601)
- 中国(10297)
- 农(10100)
- 财(9569)
- 业经(8645)
- 学(8101)
- 理论(7258)
- 和(6763)
- 农业(6514)
- 制(6034)
- 融(6020)
- 金融(6018)
- 务(5549)
- 财务(5543)
- 财务管理(5536)
- 企业财务(5374)
- 银(5310)
- 银行(5290)
- 贸(5147)
- 贸易(5146)
- 行(5090)
- 地方(5059)
- 机构
- 大学(118194)
- 学院(114487)
- 济(49446)
- 经济(48615)
- 管理(42899)
- 研究(41808)
- 理学(37459)
- 理学院(36974)
- 管理学(36251)
- 管理学院(36043)
- 中国(30030)
- 科学(25371)
- 财(24577)
- 京(24343)
- 所(21286)
- 财经(19958)
- 农(19861)
- 研究所(19616)
- 经(18290)
- 中心(18164)
- 江(16835)
- 经济学(16756)
- 业大(16526)
- 范(16515)
- 师范(16365)
- 农业(15498)
- 经济学院(15220)
- 北京(15182)
- 财经大学(15157)
- 院(14567)
- 基金
- 项目(79706)
- 科学(64383)
- 基金(61333)
- 研究(56869)
- 家(55212)
- 国家(54354)
- 科学基金(45994)
- 社会(40613)
- 社会科(37313)
- 社会科学(37297)
- 基金项目(32226)
- 自然(29042)
- 省(29008)
- 自然科(28396)
- 自然科学(28385)
- 自然科学基金(27948)
- 教育(26091)
- 划(25435)
- 资助(24375)
- 编号(20898)
- 部(18749)
- 重点(18221)
- 成果(18001)
- 国家社会(17525)
- 创(16421)
- 发(16400)
- 教育部(16392)
- 人文(15461)
- 科研(15377)
- 创新(15314)
共检索到16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邵兴全 林艳
采用贫困家庭的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探讨累积效应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这五个维度中,尤其是其中的社会网络规模、信任及其参与公共事务对家庭福利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效应很大。因此,在政策设计上,应提升贫困家庭的社会资本累积程度,从而提高贫困家庭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庭福利 累积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柳 李思蒙 任萍
基于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学理论和累积效应模型,通过分析4 557名流动和留守儿童数据,考察了累积家庭风险对个体受欺凌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具体包括自尊的中介作用和累积学校心理发展资源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累积家庭风险显著正向预测流动、留守儿童的受欺凌水平,并且呈现出“线性模式”,即每增加一个家庭风险因素,受欺凌水平就会相应地增长一个单位;自尊在累积家庭风险与流动、留守儿童受欺凌水平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累积学校心理发展资源显著负向预测流动、留守儿童的受欺凌水平,具有“补偿效应”,并且呈现出“正加速模式”,即每个资源的效应都会因为其他资源的存在而得到放大,学校心理发展资源数量越多,流动、留守儿童受欺凌情况的减少速度就越快;同时,累积学校心理发展资源能够调节累积家庭风险与受欺凌之间的关系,即累积学校心理发展资源能够发挥“保护效应”并表现为“雪中送炭”模式,以缓冲累积家庭风险对流动、留守儿童受欺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鲍洋
"金砖国家"引进FDI的资本形成效应表现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从直接效应来看,1992~2010年"金砖国家"引进FDI的直接资本形成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巴西、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印度。从间接效应来看,利用1992~2010年相关数据对"金砖国家"引进FDI对国内投资的间接资本形成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引进FDI对国内投资具有"挤入"效应,且中国大于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引进FDI对国内投资具有"挤出"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南非、巴西和俄罗斯。通过分析指出,"金砖国家"引进FDI的间接资本形成效应差异主要与FDI的进入方式、投资率和FDI的产业分布有关。
关键词:
FDI 金砖国家 资本累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昭昭 林燕
近年来,涌现了大批关于社会资本研究的文献。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对家户福利的不同影响。回归显示,社会网络规模、信任及其参与公共事务对家户福利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显著。同时文章还考察了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变量,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而言,社会资本的收入补偿很大。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户福利 收入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原
"男出女守"的家庭分工改变了中国留守妇女的劳动供给模式,留守妇女保留工资较低、劳动参与率较高以及工资性工作时间较长,表明其劳动供给更接近合作博弈模型所描述的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留守妇女的家庭分工和劳动供给模式有利于家庭短期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使得女性的家庭事务、工资性工作和农业劳动负担加重,不利于家庭的长期利益和不同家庭成员的长期福利。留守妇女的多重角色冲突导致原有的家庭利益平衡机制和稳定状态受到冲击,并且由于目前中国农村仍然缺乏有效的市场化和社会化途径将家庭短期经济收入转化为长期利益,因而短期内无法有效缓解家庭冲突和矛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刘天伦 陈子夏
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仅由传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无法完全解释,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家庭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的路径分析,建立了嵌入社会资本的家庭生产函数。并利用多人入户的面对面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的家庭增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促进家庭增收,进而消除两级分化、减少贫富差距等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家庭收入 生产函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兰兰 侯莉敏 张义宾
通过对壮族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及存在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考查,发现同在村落中壮族和汉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群体差异不显著。与城市学前儿童相比,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儿童2岁6个月前已经出现落后,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种城乡差异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累积性,即随着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二是其累积效应在叙事能力方面更为凸显,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叙事能力城乡差距存在的平行态势可能与随着年龄不断扩大的词汇差距有关。因此,要重视贫困村落中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并尽早进行有效的语言干预。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村落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支持和监测力度,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的支持网络,以早期阅读为抓手,加强贫困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课题组 冯乃林 胡英 武洁 杨建春 肖宁
本文通过对失独妇女和失独家庭的统计范围和概念进行界定,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失独妇女的状况、失独家庭的总量及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特点进行对比,对失独家庭形成的因素和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64岁失独妇女约为67万人,其中城镇失独妇女比例为58.09%,乡村为41.91%;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困难、无人养老、心理脆弱等难题,尤其是乡村失独家庭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再生育服务和收养政策,做好失独家庭的心理疏导;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家庭医疗负担;三是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扶助标准。
关键词:
失独妇女 失独家庭 独生子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学红
文章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影响的复杂性、变动性,以及互动关系的多样性,资本的概念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等以及学校知识分配的不均等现象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为理解现代学校的功能以及学校与家庭之间互动的复杂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慕文 卢二坡
家庭金融投资不仅能够分散居民家庭资产风险、促进资产保值与升值,而且也能够活跃资本市场交易、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维护经济平稳运行,是近年来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2-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户籍身份、社会资本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户籍与社会资本积累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金融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更加明显;二是从中介效应来看,社会资本是户籍身份影响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重要中介,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家庭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慕文 卢二坡
家庭金融投资不仅能够分散居民家庭资产风险、促进资产保值与升值,而且也能够活跃资本市场交易、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维护经济平稳运行,是近年来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2012-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研究户籍身份、社会资本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户籍与社会资本积累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金融较为发达的城镇地区更加明显;二是从中介效应来看,社会资本是户籍身份影响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的重要中介,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家庭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从而更愿意参与金融投资;三是从交互效应来看,社会资本与户籍身份对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具有交互作用,社会资本更有助于在城市居住的农村户口家庭参与金融投资。为此,要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打破户籍壁垒,增强居民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资本积累,促进居民家庭参与金融投资,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巩宿裕 王聪
本文以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调查数据为基础,从社会资本角度探究中国城镇家庭金融市场参与问题。根据社会资本的不同构成,将其分为结合型社会资本与桥接型社会资本。研究发现,以传统宗族为代表的结合型社会资本显著地阻碍了城镇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同时也减少了城镇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深度;以相互沟通、传播信息为特点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对城镇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和深度都有显著正向作用。总的来说,社会资本对中国当前城镇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表现为正向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柴时军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系统研究了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居民投资组合有效性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效应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基于亲友关系的社会资本,显著提高了家庭资产配置的效率,采用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也进一步证实,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家庭,投资组合更为有效。分城乡和区域来看,较之农村家庭,城镇家庭投资更为有效,但资产配置效率在中西部家庭与东部家庭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边际影响更大。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资产配置 投资效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随着逆全球化思潮的逐步发酵,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如何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数据,将社会资本、消费信贷与农户家庭消费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可获得性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社会资本通过提升农户消费信贷可获得性对农户家庭消费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消费信贷 农户家庭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